2007年12月4日星期二

高達

覆診,醫師換了一劑典型的經方藥,以麻黃為主,附以桂枝、炙甘草、紅棗等,一看就知是以發汗為目的。之前自己也說過要解一解表,這次醫師也說明,濕大部份已隨上次的「冬瓜湯」隨二便去之七七八八,脈象已變,如今必先解表,讓腸、肺、皮重新打通,否則濕會慢慢再累積起來,又要從頭治過。

麻黃是猛藥,西藥中不少減肥藥都以提煉麻黃製作,它作用是刺激心臟跳動,開表,單單心臟加快跳動就是消耗性的了,於是中醫用上複方。倪醫師以下的解釋再清楚也沒有,總之人的皮膚是人體的重要通道,它需要呼吸,外感時就要先解表:

在治療太陽傷寒的時候, 一定要用麻黃, 我用麻黃治療很多氣喘, 沒有麻黃治不好, 像慢性支氣管炎, 咳嗽, 氣喘, 百日咳, 但是麻黃不是單味在用, 麻黃一定跟桂枝, 因為麻黃是開表, 所謂開表, 就是把毛孔打開來發散汗; 如果你光吃單味麻黃, 心臟當然跳動快, 所以要加炙甘草, 炙甘草可以讓慟悸的心臟緩和, 不會心跳加速. 桂枝是把肌肉打開, 杏仁是把肺裡面的津液補足, 杏仁色白入肺, 所以麻黃湯下去的時候, 因為我們知道病人是寒在表, 肺裡面有寒水, 所以要把身體內的濾過性病毒, 利用發汗排出體外. 我們擔心麻黃發汗的力量太強, 把肺裡面的津液傷到會, 所以把杏仁加進去; 擔心麻黃只把心臟加快, 沒有到達表, 汗發不出, 所以把肌肉先打開, 加上桂枝, 桂枝好比馬, 麻黃騎在馬背上, 利用桂枝的力量把肌肉打開, 把麻黃推進皮膚去, 不會使心臟加速;預防麻黃使心跳加速, 因此加了炙甘草, 緩和心臟慟悸的現象. 所以這是非常好的一種藥方. 然而美國很多藥廠, 把麻黃素提鍊出來當減肥藥, 因為麻黃素吃下去, 人不會睡覺, 就好像吃了安非他命一樣, 不睡覺, 人當然就瘦了, 所以簡直是混蛋, 破壞中醫的名聲.

如果有人認為中醫不科學,應該好好研究以上一段文字。這就是科學、邏輯。曾看過某某網友問醫師:你認為中藥能殺死XXX病菌嗎?醫師答得好:我不知道中藥能否殺死XXX病菌,但我知道中藥能把病趕出身體外。

西藥由現代科學而來,一切講微觀,你研究胃我研究大腸佢係心臟專家,甚至只研究一種病菌。但中國醫理,千年來都知道病會變化,從來不談甚麼殺不殺,不看那一個幾毫的化學變化。我們看的,是身體內、藥理中的一條大路。

如果一種醫術有療效,它必然是理解人體真實結構的、合理的。

麻黃猛,故下重藥之餘,要先以六碗水猛火煎二十分鐘,然後把麻黃渣子倒掉(只要麻黃水),再加其他藥材,這樣就是避免我心臟受不了。聽說有病人一喝就眼光光睡不著,嚴重的會感到自己心臟猛跳。只是先後在睡前喝了四劑,我都沒甚麼汗,而且依然睡得酣。哈哈,我身子果然有問題。

---

個人認為,用藥(不論中西),成人都有責任去(基本的)認識自己吞了點甚麼下肚。如同投資,你知道自己買了些甚麼嗎?

粗淺的了解,醫理不外乎:
一)了解人體內部運作(內經),如果你理解錯了,就治不好。你以為頭不痛病就不存在了,病又真的不會重來的話,我也會說「必X痛」萬歲。

二)了解藥物的作用,中藥說的「物性」(神農本草經)。

三)病的變化,五臟的關係,與病變戰鬥的策略。(傷寒)

以上經典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去研讀,而且人人資質不同,理解程度自然大異。中國文化上的琴棋書畫、醫卜星相、南拳北腿,全部都是以學徒制傳承,看你際遇資質,總之達者為先。

關於這一點,台灣的IL君(「無懼的啟程者」作者)作了個比喻,說經方就是鋼彈(高達Gundam),他威力驚人,並非如相貌近似的量產型吉姆般單簿火力弱。但高達需要有新類型人阿寶(在人群之中很少數)來駕駛,普通人根本駕不了,但就是一台,也就以一敵百了。(這跟人家跟我說「太極拳是給聰明人學的。」異曲同功嘛!)

因此如果大家發現了這些新類型人,應該是高興的,雖然他們不老練,打起仗來也許要多花點子彈,但如果年輕又有心有能力,總不能讓他們閒著,更不會讓他們捱餓吧。

3 則留言:

lazy guy 說...

"因此如果大家發現了這些新類型人,應該是高興的,雖然他們不老練,打起仗來也許要多花點子彈,但如果年輕又有心有能力,總不能讓他們閒著,更不會讓他們捱餓吧。"
哈哈哈哈, 我喜歡這個說法!

tabo 說...

見笑

lazy兄身子有沒有好一點?

lazy guy 說...

吃第三劑, 情況有改善, 今日覆診, 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