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星期日

老了的X個理由

人是怎麼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老了」呢?我是這樣子的吧,今年是2009年。

"老"這個字怎去定義,大概要多花個一千字吧,所以,你要我寫發現自己還很年輕,也可以數個100點吧。

今次來先數老的:

1.玩facebook 15套電影,我即時想到的是Orson Welles大國民,及差利”城市之光”,都是黑白片,都超過50年,才突然發覺,沒有一個朋友選差利。當然年輕時也沒有,但那時我以為還未遇上吧。而人們總還知道誰是charles chaplin。

2.仍喜歡看Classic Hollywood Movie,例如柯德莉夏萍,例如希治闊。

3.知道誰是Lagy Gaga,但沒有興趣聽。不追聽新的流行曲,卻依然會買舊人出的新專輯。

4.不可能喜歡Green Day。15年前已覺得他們是o靚仔Band,今天也沒兩樣。

5.縱使會覺得部份Local Band不俗,卻仍只聽Beyond及達明。

6.很怕聽到女孩們說/嗌/在msn/fb說自己"今日好開心!!!!"

7.怕聽到人在facebook告訴全世界"我換手機了"

8.仍叫叮噹做”叮噹”,不叫XXXX。

9.仍叫地鐵,頑固地不改口。

10.清楚自己愛/不愛吃甚麼,可以一星期七天吃叉燒飯。

11.除了叉燒飯,也愛吃所謂老餅/麻甩飯如火腩飯、盅飯,樂在其中。

12.仍在看手塚治蟲,卻看不下浦澤直樹的Pluto。

13.一直想儲齊大友克洋"亞基拉",卻原來推出已有二十年,都絕版了。

14.永遠一聽就令我覺得年輕的Stone Roses同名"Stone Roses",也推出20周年了。

15.對Beethoven及Mahler產生濃厚興趣,已有兩年,證明口味真的變了,不是個Crush。

16.由愛批評年比自己年輕時已有點老態了吧,如今更演變成懶理他們。

17.喜歡獨處。放假可以整天不外出。

18.在齋舖門前,拿了本”金剛經”回家看。

19.是突然有一天發現地鐵上企滿人,卻沒有人閱報,只有我一個。

20.仍喜歡在紙上寫字畫圖,收到信會很高興幾天。

2009年8月14日星期五

無言再無言

假若你這幾天沒有看新聞,先看以下片段吧。中國真的無奇不有,面對不能改變的事實,也許我們該笑一笑。

(記者黃珈瑜出道只有三年,敢質問公安,好堅!)




閒話港記四川被屈         By 練乙錚

  港記往成都採訪維權人士譚作人的審判,被當地公安聰明地制止,而其他前往支持譚氏的內地人,則待遇稍遜,獲饗以輕度暴力;有此分別,端賴「一國兩制」中之「兩制」分野,所以說,香港人就是幸運。其實,「兩制」之好處,豈是區區一次採訪盡可反映?就看六四事(譚之罪名與此有關),在內地是說也不得,當局為免要興文字獄,早把「六四」二字從所有平面出版和電子流通物上刪除,甚至有內地傳聞,到二○一三年(六四二十四周年),小孩子不許唸六的乘數表。如此斬釘截鐵一件不留,是大陸對六四的政治底線。在香港,為了統戰進行得更好,中央給定的底線寬鬆得多,口徑可用四個字概括,就是民建聯立會議員李慧琼說的「悲劇」,以及行會召集人梁振英說的「無悔」;後者是特別為曾在當年六四簽過名抗過議而後來懺悔、但還要在香港當頭面人物者特設的「甩身條款」(escape clause)。對這類人,「懺悔」與「無悔」,是所謂辯證統一,即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或可說是互為表裏,亦與「兩制」有關,在大陸要懺悔,在香港,太迫不得已,可用「無悔」頂住一下;出於統戰需要,中央不計較。通常,「無悔」是指再來一次也會照做,但梁振英等人的用法,不是這個意思。

  言歸正傳。港記被「屈」涉毒之後,香港主流媒體昨日都詳盡報道,頗有點情緒,一般市民知道此事,也相當不悅,畢竟都想知道多點內地事,特首也多次勸人多了解國情。不過,取態與主流媒體不同的,是《文匯》、《大公》兩份官媒。《文匯》上周還大膽報道北京上訪女李蕊蕊被截訪人員徐某當眾強姦之事,但這次與《大公》一樣,消息欠奉,兩報出紙合共二十九大張半,一個字的報道也沒有。未知是記者稿子寫了、編輯不發,還是編輯發了、老總扣起,又或者是老總要發、西環卡住;當然也有可能是西環不覺有什麼大不了,北京中宣部卻堅持原則,認為不能因為區區一點新聞自由,毀了整個國家的和諧表象。總之,兩份官媒就是一字不報。這個做法不好,會擴大香港愛國派與其他市民之間對內地的認知差距,雙方對話又少一些共同語言。

  不過,新聞不報道,評論不能缺,讀者可以不讓知道事實,立場卻一定得好好灌輸,這是內地官媒昔往慣常做法。故《大公》昨天的社論(井水集),以不點名方式(不提事件原來主角譚作人的姓名)評論港記遇屈事,鏗鏘有力。評論標題是〈以身試法,怪誰「粗暴」?〉「粗暴」二字套了括號,即表示作者不認為事件中的公安行為粗暴。這也許是對的。前往支援譚的內地人,其中一位是艾未未,公安敲他酒店房門,艾問來者何人,答說是警察,艾問怎麼證明你是警察,來者一腳把門踢開,說這樣就證明我是警察(見昨日am730報道)。艾是內地人,待遇自是較差,粗暴以對,理所當然。港記只是房間和個人物品被搜而已,而且搜女記時,還特地叫來女公安。又港記要求公安出示證件而公安未能提供,港記問那算不算違法執法,對方僅說:「可能你們香港跟我們這地方有地域差別」,也就是說:一國兩制。此解釋完全正確,說得比昨日拙文標題下半句「香港不是大陸」還婉約,故對港記而言,過程不能說是粗暴;時至今日,以栽贓阻止採訪,只能說是野蠻。文章也有一點這種蠻氣,筆者引其最後一句,便可說明——「要以身試法,挑戰內地司法和執法,到時別怨內地公安人員粗暴就是了。」這裏說以身試「法」,不指什麼法律,而指司法或執法機關,這是舊詞新用,不是講法理,而是看拳頭,野蠻之氣出於此。

  以前的《大公報》不是這樣的。七十年代的統戰工作分工,《大公》的對象是知識分子,內容精要充實,語調和藹可親,是當年筆者每日必讀。時移世易,該報老一輩報人包括羅孚(絲韋)都離開了,羅孚一手栽培的曾德成亦另有高就,《大公報》遂改了樣子變了格調,少了人情味多了王霸氣,連很多內地傳媒也比不上;國家富強、報紙財多,恐怕也是原因之一。香港社會劣質化,官媒退步也是一個標誌。

  筆者寫此專欄,匆匆快將兩年,兩年之間,中國給人的印象變化很大;頭一年讓人覺得各方面蒸蒸日上,比較自信、開放,至奧運為一分水嶺,之後暴露出的社會矛盾愈來愈多,點點零星事件連成一串結成一面,教港人知道「中國模式」經濟面外之另一相。這是很壞的事,故內地新聞和思想尺度近來愈收愈緊,本地官媒一定程度上緊跟,港媒到內地採訪「敏感」事件愈來愈危險,便都不足為奇。

2009年8月12日星期三

練功的人

09年的 7月,我朝思暮想的,是一個肥佬。我們還沒見過面呢,聞說他六呎一,近 200磅。他在名校讀中學,同學仔都勤奮上進,一早計劃好人生,要少年時努力,好讓退休時嘆世界,但他另闢蹊徑,把嘆世界計劃由這一刻開始,早別人享受 40年。如今同學都封他做偶像。他在序中寫到:
「誰是最快樂的人?將賺回來的錢,一部份捐去慈善團體,剩下的全花掉的人。」
「誰是最快樂的人?以上兩樣都不做的人。」

「大地產商通常都有自己的廚師及食堂,為甚麼呢?因為他們心知肚明,好的餐廳已經給他們逼死了。」




封面寫葉一南、大師姐著,其實大師姐只負責中間的買料小冊子,
由於本人還沒有開始學廚,這本秘笈對我來說是對牛彈琴了。


7月日日往書展跑,去「天窗」跟出版社朋友吹水,她問我有沒有興趣見 XXX,我卻央她:「我想見葉一南呀。」當然不果,葉一南是個隱形人。

看《文化現場》訪問李志超,李說「香港最優勝的,是飲食文化」,嚇得我!香港的「食家」,寫的不是去那裏吃飯,就是去那裏買醬油,統統是消費享受,打開電視,飲食節目盡是囡囡大嗌「好彈牙呀」。葉一南不同之處,是真正的寫生活及態度,他開過餐館,寫的都是實戰經驗,他講咖喱,是教你怎落手落腳去調配;他談的飲食界是武林,高手們都練功不暇。當市面上人人教你怎樣去買服務,馬上享有時,任何擁抱練功價值的書都很值得尊敬鞠躬了。

例如他說,食物跟音樂、藝術一樣,是一種acquired taste,並以榴槤、藍芝士、臭豆腐做例子。即係,飲食都要學,而且要練!你不欣賞很可能只是你不懂,這是多麼虛心誠實的態度,事實上我今天還在學看Cezanne, Matisse, 李可染等等,學了十多年。相比之下,最後一章”遊手好閒”只談到那裡去吃甚麼,縱使食物、經歷都很特別,但就顯得太平凡了。市面上阿貓阿狗都是食家,都出書,也都是寫寫消費享受吧了。

也很重要的是他老實,肯講真話,因此雖然他替「分子美食」講好話,說服力也強。你看看多少人有了名,為了錢,光天化日下在說甚麼?有「名廚」成名就賣廣告,叫人用雞粉少用鹽;另一個主持則天天叫人幫襯 X佳超市,因為至慳!咁都講得出,誰能分辨他們平日那句是真話了?

聰明人都知道有名就有利,但人成了名往往很難老實,做人就不痛快了。絕頂聰明的人,往往見到名氣都逃之夭夭。做隱形人是有原因的,葉一南呀,千萬不要出來。

2009年8月11日星期二

中共黐撚線

哎,作為中國人有何話可說?

 上訪女被姦及維權者被抓之後

練乙錚

八一建軍節過了不幾天,溫總在北京情深走訪中國頂級老科學家、解放軍中將錢學森,媒體大幅報道,熱情洋溢躍然紙上;可是,幾乎同一時間,在天安門廣場以南不遠處的一個「接待」外地進京上訪者的「賓館」裏,卻發生了一件安徽省上訪女子李蕊蕊被截訪人員強暴的事。

二 ○○五年,維權律師許志永介入上訪問題,當時各地上訪者到京「告御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遭原居地地方政府派人到京「暴力截訪」,不少上訪者被恐嚇、打傷,在家鄉的親人遭報復。許到信訪局了解情況,有一次為了阻止地方派來截訪的人員對上訪群眾施暴,與施暴者發生衝突,最終導致上層干預,下令嚴懲暴力截訪,並於同年通過了新的《信訪條例》,其中第四十、四十六條明確禁止行政人員侵害上訪群眾權益、進行打擊報復。

其後,暴力截訪事件的確減少了,但地方政府卻加緊用其他方法對付到京上訪者。安徽省用的辦法,是哄騙上訪者到北京南站附近的「聚源賓館」集中居住,「等候」信訪部處理,期間食宿費用全免,但上訪者進去之後,等於遭受軟禁,不能出戶,沒有放風,有的一關就是幾個月,電話打不通,手機沒訊號;上訪者男男女女都擠在「賓館」大廳裏,看守他們的,是七個大漢,強姦李女者,便是其中一個,當時李被掩口,大廳裏七十多個上訪者都目擊其事,但因為都是老弱病殘或是婦女,而且都相信那壞蛋身上有「傢伙」,不敢吱聲;當時也有人以為發生的是「通姦」不是「強姦」,因為不久前,有女上訪者不堪無故被打,向打她的看守者「示愛」,換取免打待遇及獲得出外放風及打電話回家的「特權」。

此事揭發經過是這樣的:事發後,夜裏一名老婦佯稱急病,吵着要到醫院,看守者不得不放她出去,老婦出去後,跑到派出所投案不獲受理,回來之後,七十多個上訪者破門而出,把人證物證(血染的床單、墊褥)都帶到派出所,終獲受理,但壞人已經跑了。消息很快傳到《南方周末》,兩個記者遂走訪當事人,八月六日寫了四千字報道公之於世,其後一些媒體跟進,包括大陸「新華報業網」和香港《文匯報》(後者駐京辦還特地向北京警方求證此事,十分專業,記者馬靜、實習記者王添翼、王悅寫的報告很認真,值得一讚)。《南周》首發的網文,周末即被屏蔽,但仍有不少其他網站傳載,後續報道亦紛紛出現,可惜在百度和谷歌中國上搜尋,不少是有題目沒連結,原因無疑是愛國日將至,中宣部不能讓媒體為了一個少女被當局人員強姦而毀掉整個政府的面子。

此事件一再暴露中共治下的兩個社會問題。其一:地方法治基本上失敗,基層人民受貪官污吏欺壓,不得不離鄉別井進京作幾十日甚至幾年的上訪,最後的一線希望竟是最高領導人會給他們一個公道。其二:即便是在北京、在溫老爺子眼皮底下,人民的最基本權利也得不到保障,那是因為中共及其支持者從根本上敵視「人權」二字;他們也許認為,除了「吃飯人權」,婦女不受強姦、人民不受官員任意禁錮的基本權利,都是西方對付中國的人權武器庫裏的彈藥。派出所最初不肯受理該案投訴,有內地傳媒認為是早與截訪人員有默契;如是者,這種違反人權的事便是有組織、有系統的現象。

司法系統不能保障人民的權益,誰可為小民挺身而出呢?本來,法院、公安都不管用了,還有維權人士、維權律師替他們奔走呼號,但這些人士,從去年起便被打成與外國勢力互相呼應的壞人,今年更被陸續抓起投獄,控以「非法取得國家機密罪」(黃琦)、「顛覆國家政權罪」(譚作人、南京師大教授郭泉),或者乾脆關起,無聲無息(許志永、劉曉波)。維權律師許志永幾年來為上訪戶出過不少力,這次自身難保,是最大諷刺。

這些維權人士、維權律師,是大陸吏治腐敗和政治高壓之下的最低限度安全閥,連這些安全閥也取消之後,制度與人民之間的矛盾更難解決,法治更受權貴操控,小小的事也會變成你死我活的衝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于建嶸教授○五年發表文章,指出上訪人數和個案正在高速增長,單是○三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受理的上訪量便比○二年升百分之四十六;全國黨政信訪部門共接待公民集體上訪三十一萬批次,七百一十二萬人次,亦分別比○二年上升百分之四十以上。○四年第一季,上訪人次、批次,更同比增長達九成以上,比全國經濟增長速度快七八倍。上訪也無門之後,群眾可以怎麼樣呢?今年各地紛紛出現的「群體性事件」,動輒幾千、幾萬人,便是答案。

老科學家如錢學森,是國之瑰寶,溫總當然應該重視,但筆者今天更希望溫老爺子去探一下李蕊蕊和她的家人。此事件在香港鮮為人知,除了《文匯報》三位記者關注之外,一眾愛國派都無興趣,因為他們只喜替黨和中央政府錦上添花。特別讓筆者感觸的是,《文匯報》報道裏有一段說:「聚源賓館」附近的居民近年常常聽到密封的窗戶傳來敲擊聲,他們多次看到內裏看守者毆打上訪者,深夜傳出的尖叫聲更份外恐怖,有時上訪者還集體唱《東方紅》、《國際歌》。「賓館」內上訪者唱這兩首歌的意義,香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者」們當然懂得。

註:「上訪」的另一叫法是「信訪」;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俊勝去年十二月十九日講話:「一些敵對勢力妄圖通過炒作司法個案,大作「人權」文章,破壞我社會大局穩定,內外勾聯,煽動製造事端……已經到了無孔不入、不擇手段、無所不用的地步……」;于建嶸文章《信訪制度改革與憲政建設》,原刊於「天益」網站,此網站上月起被中宣部鏟除,文章現在還能在百度快照上找到。

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

哎,瘋

在很多情形下,我覺得自己不是too old,就是一個老套怪。

例如萬眾潮拜的iPhone,我是絲毫沒有動過心的──雖然它的好多功能很Stunning;但對她沒動心,就像你跟同儕說周秀娜唔正一樣,定會換來一句”黐X線”,或”性無能”。(題外話,我認為周秀娜身材是Very Good,但樣貌只屬C Grade,整體也不算性感。)

iPhone早已變成了一個宗教。凡事一成宗教,就是既有User,又有崇拜者(自然也有叛教、反對者)。崇拜者第一原則就是要”不講理”,例如凡蘋果皆叫好,如果apple明天推出限量攬枕,我肯定今晚就有人去訓街排隊,而且非為炒賣。而且攬到了,也許還有生理反應。

iPhone的瘋癲之處,是在一個頭腦正常的人的合理要求下,這根本是一具未合符標準可以販賣的電話。

試舉身邊人的荒謬例子:

1.女子Y的iPhone 32gb,但她從來不入歌,iPhone的硬碟是吉的。因為一聽歌,iPhone就不夠電。

2.她的iPhone,因為裝了好些application(apple的殺著),結果來電時,十次有八次電話是不通的,只能打出。拖了三五個月(iPhone用家都練得耐力超人),近日蘋果換了部新機給她用。她希望這不是另一個死亡循環的開始(iPhone用家都很樂觀地面對厄運)。

3.同事C,可怕的蘋果死忠信徒,職業為美術設計員。注意,他是美術設計,即是~他的生活,8小時在公司坐在電腦前,收工了就回家。但他也需要兩部叉電機,一在家一在公司,即使他已不多逛街,他的iPhone依然沒有提供足夠電量給他用足一天。

4.朋友L,跟我去探訪某作家。一到家,他就在袋中掏出叉電機(!),問我家中那裡有電源!我覺得很失禮!不過又佩服iPhone用家,隨身帶備著叉機。先天缺陷難不到蘋果用家,他們都韌力驚人!

以上只是隨意想起的幾樁小事。iPhone的電池技術,根本沒有追上它的電子技術啊。

但它的問題是否只有電量問題?當然不是,由於我不是用家,別的就不多說了,但它hang機來電不通資料不見等等問題,人人都見識過。

有時我想,nokia說自己是connecting people,其實它是追不上時代的。新一代的手電用家根本不是想connect people啊,他們是太寂寞了,才需要一部瘋的手機!我見識過一些奇景,例如有人有desktop電腦不用,硬是要在電腦前用iPhone上網!他們生活太蒼白了,因此才會要一部隨時會壞,隨時會打不通的電話,就像養了一個寵物一樣。

說奇景,大家也一早見識過,有人會為買到了iPhone而尖叫。為了一件死物尖叫,真是oh my GOD!

蘋果當然成功,因為推出了一部根本還應該在試驗的電話,就賺取了這麼寵大的金錢,誰敢說它不成功?蘋果更厲害之處,是把人類的通訊史,倒退到要到處找電源叉電的N年前,而且沒有讓用家換後備電池,但用家們大都不介意,提著叉電機到處跑,這根本是沒有吃進肚裡去的迷藥啊!我能弄懂一招半式,下半輩子就不怕娶不到老婆了。

哎瘋萬歲!

2009年8月7日星期五

大青龍 + 小青龍

注意:
*以下紀錄只供個人學習用途。
不定期抄寫。
*有錯請指正,
謝謝!


(track 18)續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我們的大小青龍湯,究竟要歸類做桂枝湯系列,或麻黃湯系列的藥,其實是一個蠻有意思的思考點。

好比說,小青龍湯有加減法,有時候加半廈於加栝蔞裡面,有時候加麻黃於栝蔞裡面,其實小青龍不見得一定要用麻黃,所以它的麻黃是屬於可有可無的狀態,他的主機構,是屬於桂枝+芍藥+甘草,然後加一個結構,是”乾姜細辛五味子”結構。也就是說,小青龍湯裡面看不到入營份的棗子,也看不到由營入衛的姜。所以你會知道,小青龍主軸是走桂枝湯的路,可是它驅邪的方法跟桂枝湯不一樣,因為桂枝湯是有姜跟棗調和營衛,才可以把邪氣由汗出來,而且桂枝湯並不是發汗的藥,它需要你用熱稀飯、蓋棉被啦,把汗迫出來的。

大青龍湯呢,它的麻黃放到六兩,麻黃湯的麻黃只有放到三兩,所以感覺很多;然後麻黃湯的杏仁有七十個,而大青龍湯的杏仁只有四十個。其實大青龍湯的主證不在咳嗽,所以杏仁只是讓麻黃不會發汗發得太厲害而已啊。

上次我們有提到過,倪海廈先生治SARS這種病,他會說,杏仁跟麻黃要一樣重,這樣子的話,麻黃發出去肺的氣,剛好從杏仁從心退過來,把它補進來,這是一種說法。但是我們一般,張仲景的大青龍湯,麻黃放這麼重,你說會不會出事呀,其實如果你石膏放得夠重,發汗不會發得很狂,因為我們說過,石膏跟白竹都是紋理平行、直線的,它作用在人體平行直線的,像肌肉,所以,用了石膏之後,麻黃的力度不會有這麼強。石膏跟白竹,會讓麻黃的力度沒那麼強。

---
(3 mins)
大青龍湯的主結構,因為有薑棗,有桂,有杏仁,沒有芍藥。桂枝湯有芍藥是因為把它的作用點不要太散,對不對,那大青龍湯的情況就不用芍藥了。大青龍湯比較可以看成是桂枝湯+麻黃湯的合方,然後麻黃的量加倍。我知道我們班上的同學很乖,在家裡用麻黃湯發汗,科中都照我說的,1.5克1.5克的少少吃,所以你們看見大青龍湯可能會很怕,因為如果照原方煎,吃下去有多可怕,不知道!而且,薑棗在調和營衛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大陸方面有個醫案,民國初年陸淵雷的徒弟,返鄉的時候,有個唐兄或是表兄吧,吃大青龍湯沒有放薑棗,中醫發展下去,很多有事沒事都放薑棗,簡直是把薑棗當垃圾,隨便放!那他沒有放薑棗,然後他回去見老師陸淵雷,老師就說:你不是開大青龍湯,而是加味麻杏甘石湯,他很不服氣,於是就去找另外一個師長,把頂撞老師的內容再說一遍,師長說:我不在意你開的是甚麼方,可是我很擔心你的病人之後會怎麼樣!他就再返鄉,回去打聽他的病人,家人說:他吃了你的方一碗,汗一出,燒就退了,但我見他還有一點點燒,就再給他吃一碗,結果他就掛了。

大青龍湯是可醫而不可散的藥,因為大發過一次之後,如果再燒,就成了燒成真武湯的燒,或是其他的燒了。總而言之,對一個外行人來講,他只知道這是一帖藥,他不知道,上一帖藥是仙丹,下一帖藥是毒藥!那但這個醫案裡面值得反省的是,如果加了薑棗,這個人可能就不必死,因為可以調和營衛,藥的力度沒那麼大。

---
石膏(6:45 mins)
石膏 味辛微寒。主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幹舌焦不得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創。生山谷。

石膏的重點:神農本草經裡面,說它”味辛為寒”。

在古方裡面,石膏的確可以當視為”發散藥”,所以才會覺得辛。當你處於傷寒論裡面陽明高燒,就是從肌肉裡面產熱很多,出大汗、脈洪、大口渴的高燒,用了石膏就可以把它清掉,像白虎湯(以石膏為主),你不用白虎湯,就是只用生石膏煮水都會有效,白虎湯其他三味藥都是調節用的。

那我們一般的時方醫讀醫書的時,會說石膏這味藥不錯,它進你的身體可以把你多餘的熱帶走,因為我們說太陽偏表,陽明偏裡,你進你的身體裡面就可以把多餘的熱吸走,然後隨著大便排走,它不會傷身體。這個理解是不錯的,但它還是錯!因為石膏治的是陽明經病,不是陽明腑病。

甚麼叫陽明經病?就是白虎湯症,治的病是在陽明經上面,像承氣湯類治的病,邪氣是已經在大腸裡面了。所以你用承氣湯,是用大黃把你的乾燥的大便通下去的同時,然後用芒硝從腸道的內側,把病邪吸出來,跟著大便排出去。所以,那的確是把病邪從裡面跟大便排出去的。

但實際上,我們用白虎湯退陽明經的病的時候,那個人把白虎湯喝下去,是身上微微的出一身薄薄的汗,燒就退掉。所以用石膏治陽明經病的時候,它是從皮膚表面把汗發出來的,不是從裡面帶走的。實際上臨床,石膏的確是發汗的藥!如果你病在陽明的話,身上的是從肌肉產生高燒的話,石膏就好像扭毛巾一樣,扭一下把熱邪帶出來。所以,石膏退高燒,如果看準了打,是很快的,因此石膏不是寒瀉的藥,用了之後,照理說是發表的比較多啦。但如果石膏用了很多,發到沒有東西可發,會用脾胃弄寒,張錫純說,我行醫一生幾乎都不用承氣湯,因為白虎湯用多就會拉了,一樣會出來呀,所以不用承氣,這是他的人生體驗了。

---
(10 mins)
然後,它說:治中風寒熱。

這個寒熱,當然不是往來寒熱,但你想想看,我們說熱一熱又不熱,傷寒用到石膏的機會還是蠻大的。

至於說,心下逆氣驚喘:可能是說胸腔有大熱的時候,因為倒底石膏是白色的嘛,可能有涼到肺,所以它能夠去肺熱,代表方有麻杏甘石湯。

口乾舌焦不得息:整個人燥熱得不能睡覺,這是白虎湯的主證。

腹中堅痛:腹中大便燥結在裡面,不通。張錫純也說了,用多了也能拉嘛。所以它能把燥結的大便拿掉。

除邪鬼:因為陽明病裡面,發高燒,燒到亂七八糟會像看到鬼一樣。神智不清的人用石膏清熱,是可以的。

產乳:並不是能通乳。主要是產後傷風傷寒的病,有可能用到石膏,在《金匱要略》婦人病有比較清楚的描述。產婦,陰虛的人會熱得很厲害,失血嘛,可能要用到退大熱的藥。

金創:內服的話,月閉湯(大青龍減掉XX),能夠把傷口的熱邪發掉的藥,有時候要內服來消炎,這個例子是存在的。如果外敷的話,刀劍砍傷啦,用熟石膏的粉,前面內服的話全部是用生石膏,熟石膏的粉,我們傷科是用來治刮傷啦、燙傷啦,都可以,可以用來收口。千金方裡面的"無比山藥丸"加減法,”遇大肥加石膏”,可以加石膏。就是在某些情況下,搭配了,可以當補藥用,這是很特別的,有的時候會配其他的藥來補,大概是不想壯火食氣吧。

至於中國人的牙齒痛,分上排牙,跟下排牙,中國人認為上面主要是大腸,下面主要是胃。如果是下排牙痛,可以用石膏+白芷,因為白芷是陽明胃經的引經藥,所是石膏+白芷是下排牙痛的通用方。大概知道一下。當然這些事情,是不是一定對?不一定,張元素說的。

這個石膏呢,用就要用得重。我平常用石膏開藥來清熱,絕不用少於一兩,通常用現在劑量的四兩。記得用的是生石膏,能清熱的是生石膏,而煮湯葯的時候,一定要搥碎,搥得越碎,它跟水的接觸面就越多,而如果你買回來就已經搥碎了,你一定要分得很清楚是生石膏或熟石膏,如果你要清陽白熱,吃錯了熟石膏就不得了啦。會燒壞人,所以生石膏是半透明的結晶體,紋理是直條的,即使是搥碎,碎得像冰糖一樣,都有它透明的部份;熟石膏是石膏粉,完全像面粉一樣的,我們小時候有玩過石膏粉,調了石膏粉就放模子裡面,乾了以後倒出來就是個玩具。

生石膏在水裡面煮過以後,煮好了,底下的石膏還是碎碎的,因為生石膏在水裡面煮過,不會產生形狀和質地的變化,可是如果你用熟石膏,煮好了藥渣可以整坨掉出來,這一定要分清楚!因為我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在新竹或中壢,他去買藥,問有沒有石膏,他說有,藥行說是熟石膏,他再問你熟石膏幹嗎?他就說是用來做豆花的,因為做豆腐是用石膏,所以吃豆腐能清胃熱,你胃瀢瘍吃一點豆腐就能解嘛。

因為竟然有人跟我說,在台北以南的某一家藥局,都沒有賣生石膏的,那如果你開個藥單要用生石膏,那不是很危險嘛!因為你要用到生石膏的話,絕不能用到熟石膏,所以這個一定要很小心。那如果你不知道,可以用一杯水,調下去看看有沒有成模型啊。熟石膏可以外用,但內用絕不可以哦,這個一定要記得!

---
(17:52 mins)
石膏比較要緊的是,我的話,就用得很重。像石膏清陽明熱,像我們剛說到”產乳”,清了陽明熱,陽明脈比較順暢就能產乳。它說”雞子大”(石膏如雞子大(碎)),以現在的劑量(不是傷寒論的劑量),是差不多二兩半到三兩,他大青龍湯方的寫到石膏如”雞子黃大”,像雞黃一樣大,可能是錯字,因為沒有用這麼少的啦,石膏用這麼少不大可能有效。大青龍湯的石膏一定多,但像雞子黃大也不算最多,因為有用更多的方,石膏可以用到很重很重,因為石膏不大傷身。

我是覺得,之所以有些醫生說我們是北派的中醫,不是南派的。北派是用經方,南派用時方;因為我見到人家發高燒,開白虎湯,不覺得很嚴重,是理所當然的方,副作用也不大。可是台灣在六七十年前,老很多輩的中醫(大陸那一批還沒過來的時候),病人病到不知道死還是活的話,台灣的中醫會有一句俗話,就是”開白虎湯”,要不就是死要不就是活,白虎湯變成賭命之方劑!就是有這麼可怕,可是用藥的幅度,啊,很可怕,但它那個石膏用幾錢而矣,幾錢能退得了甚麼高燒呢?然後呢,南方的中醫思考會說”桂枝湯不要用,太熱了”,那我就會覺得說,很奇怪,桂枝湯裡面桂枝、生薑比較偏陽,芍藥大棗比較偏陰,甘草不陽不陰,加起來剛好是平掉的方嘛。有些人說桂枝湯很熱很熱,我也不知道這個很熱很熱是那裡來的。

對比於這個湯劑寒熱的範籌,有些人會產生一種非常強烈的”寒熱過敏症”。偏偏這種人,平常把生地、女貞子很冷很冷的保養藥當飯吃的。其實,石膏比生地那些藥不寒得多的啦!石膏是有熱清熱,沒熱就算了,所以一定要用得重!

最後,開方的時候,我有一個非常不合符數學的建議。照理說,我們大青龍湯,我們煎三碗,第一碗有效第二碗就倒掉,尤其大青龍湯更是如此,所以大青龍湯就不用煎三碗的啦,煎一碗就好。就用乘0.1的劑量,那麻黃至少放八錢(像我這麼大隻的,否則發不動。),你嬌小玲瓏的就用六錢,但無論你折算到多數,石膏都放足二兩半-三兩,就是石膏不要減量,因為如果你小碗的煮一煮,桂枝麻黃甚麼味道都出來了,水都乾掉了,就關火了,但是石膏還沒有煮夠。雖然不符合數學的計算,但是比較好用。所以不管你乘0.3或0.1,都放足二兩半到三兩之間,不要減。我自己一碗大青龍湯,麻黃用不到八錢發不動,你們的話,看情形好不好。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變:
麻黃八錢(去節) 桂枝二錢(去皮) 甘草二錢(炙) 杏仁12枚(去皮尖) 生薑一兩(切)大棗3-4枚(擘) 石膏二兩半-三兩(碎)

大青龍湯,味道不錯啊。麻黃不苦,其他很香啊,煎出來淡淡的,一股甘甜的味道,然後呢,你喝,上床蓋著棉被,因為還在惡寒嘛。因為手腳還在煩,所以一面轉身一邊喝,然後呢,過一陣,你會覺得手腳煩的地方的皮膚,有點濕潤了,然後感覺一下,煩的感覺都不見了,大青龍湯用得對的話,很好用。但是原來你是陽比較虛的人,你比較舒服了,但尿尿尿不出來啦,那這個時候就要用真武湯來救,所以真武湯要背好。

你看大青龍湯的煮法,”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因為從前的麻黃沒有泡製得很乾淨,所以麻黃要先煮一煮,然後把泡泡撈掉,台灣的麻黃都很乾淨,所以不用先煮。然後呢,可以從七碗開始煮,然後呢,煮到三碗了,也沒有要溫覆也不用啜粥,這麼多麻黃保證能發汗了,他說”取微似汗”,汗是微微的滲出來。我覺得我還很幸運的,吃大青龍湯都微微出汗就好了,沒有出大汗。我沒有大汗過,希望你們也不要大汗,小心一點。因為有石膏在牽制,麻黃六兩不等於麻黃湯的兩倍,有石膏在牽制,所以它的發汗力道只有麻黃三兩左右而矣。

”汗出多者,溫粉粉之。”如果你汗多者,趕快擦一下痱子粉,收一收汗孔。當然我們有些高級的自製痱子粉,麻黃節+滑石粉,再加牡犡殼,再加點香的中藥,打成粉,主要是米粉。大青龍湯非常怕發汗不止,然後虛脫,亡陽死掉。

它說”。若複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一服汗者,停後服”,如果你還不知道要停,再服一碗了,亡陽的煩燥,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煩的感覺,以燥為主。這個人陽氣沒有了,神也沒有了,像坐立不安的燥。煩是有意識的,我不爽;很燥是已經沒有意識了,整個人慌慌亂亂的。

當然,我們要慢慢喝,不要傷到,如果有陽氣有虛損的話,就要用真武湯去救。就剛剛這一年啊,我就用了兩次大青龍湯,而且都是煎劑。有些人用科中是可以處理的好的,只是我自己就用煎劑醫得比較透,比較有效。

---

小青龍湯(28:20)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講小青龍湯,就要講到半夏了。有幾味藥,我非常怕講,是關於季節的藥,像半夏(剛好夏天一半收割的)、夏枯草(夏天會枯的草),或者是款冬花,到底是陰還是陽,我搞不清楚耶。可能是我用不慣吧。

半夏,神農本草經:"一名地文,一名水玉。"水玉就是水竹竹(*),因為它形狀像水竹竹。這個半夏很乾淨,小青龍湯的半夏上面有一個”洗”字,我們說藥味有辛味可以造成一個東西分開,或一個東西換一個位置到那裡去,例子就是細辛、半夏等等。小青龍湯裡面,細辛是這樣子,如果你嚐過味道是蠻好玩的,麻黃是中空的,咬起來沒甚麼味道,只是有爽到的感覺;而細辛上面有一股辣味,跟花椒不一樣,它的辣味好像一條細線往你咀吧裡鑽,果然它的辛味是很細的,因為小青湯是它的寒邪進來跟你的水邪混合,細辛的功用是它的辛味,像是一把小刀片,它能夠把你身體裡面凡是跟寒邪混雜在一齊的水,把它跟寒邪切開來。

那我們再看:
"細辛,生山谷,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痺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竅。”

細辛除了在青龍湯的那種方劑裡面,跟乾薑五味子做結構,在大區塊的範圍之外,其實細辛都是你的肌肉或那裡,只要是有液體或津液(活的水叫津液),津液受了寒就變了凝聚不散的寒飲了,如果津液跟寒邪勾纏在一起,細辛用下去就把它分開。所以,這東西可能是”百節拘攣”,可以在你骨節,可以在肌肉,也可能在你眼睛鼻子,令你嗅覺視覺受損。

所以就是把你的寒邪在你小小的部份刮掉,那多少有驅寒的效果嗎?不會!細辛在中醫的系統裡面,處理的是小小的區塊,整片整片的寒是附子的事。只是,好比說,因為細辛它是尖尖的,可以通竅,它到底可不可以從心通到小腸,我還是存疑之中。但一些陰實證,譬如說有人鼻子有瘜肉,《本草備要》就說細辛能治鼻瘜肉,像我們有朋友,他在辦公室就拿科中的細辛,像吸毒一樣的吸,被他沾到,過了幾天那瘜肉就化成邪水了。從這件事情,可看到通鼻竅會用到細辛。

因為細辛有時候會刺激到我們的呼吸中樞,像重咳呀,會用到細辛。所以中醫很多說,細辛的粉末不可以單服超過一錢,因為超過一錢會刺激你到窒息而死,可是我們開仲景方,動不動用到三兩(現在的一兩),照樣開照樣吃,我沒有死過呀。複方不用怕呀。

小青龍湯裡面啊,用了細辛之後,比如說你鼻竅一直流清鼻涕,是因為寒邪鑽到你鼻竅,如果你用細辛把寒邪挑掉了,鼻涕馬上就會停,所以細辛/小青龍湯治哮喘非常好,但這不是治本的方法。但我不贊成用小青龍湯治哮喘,因為一個人會變成小青龍湯症,他平常一定是有水毒體質,他身體裡先有水毒,才會把寒邪與水毒合在一起。水毒體質的人,譬如說,是常常會臉浮腫的人,台南的XX說:這種人,體質虛弱,臉色慘白,常常吃熱不喜歡吃冷的,常常吃冰的人就是這種體質呀。

還有就是,水班、水色,有水毒體質的人,臉色比較黑,偏灰色的,白裡透灰,譬如說眼眶黑,有對稱的黑眼圈的,劉渡舟稱為”水環”,這種黑眼圈有點誇張的人,或者是鼻子有暗暗黑班的。平常就要吃去水毒的藥,平常要吃真武湯。你平常不把它調理好,得到小青龍湯的時候,他就……

(36:15)
小青龍湯除了咳嗽之外呢,至於鼻涕啦、甚麼濕痰比較多啦,或者是泡泡痰之類的,至於實際上小青龍湯到底治甚麼呢?甚麼肋膜積水、濕性周膜炎……反正九竅串濕寒中風寒都能醫,都有效但都不是很正確。我們覺得比較正確的用法,是治咳嗽最好。

我覺得這個與半夏有關係,因為你半夏沒有擺平的話,小青龍會變了吃了氣很虛的藥。但你說半廈用得不好也不對,張仲景自己的《金匱要略》(不是桂林本)苓桂朮甘湯下面,講義我有補充幾個條文:你青龍湯喝了以後,你會心腎陽虛,以至於氣往上衝的話,變得像奔豚一樣,得馬上吃苓桂味甘湯來解救,所以,其實沒有吃青龍湯的時候啊……但是《金匱要略》那個條文不會出現在《傷寒論》,為甚麼?因為《傷寒論》是治病毒性疾病,就是,你有病毒性疾病的時候,你有寒邪給麻黃來打人就不會虛掉,有病治病;但拿青龍湯治咳嗽的時候,可能會太過,把人的心陽跟腎陽弄虛,然後有氣往上衝的現象。

所以,這個講義裡面我們有小青龍湯的收工藥。比較經方派的醫生都很明白一件事,就是哦,我們小青龍湯用過以後啊,或者一帖小青龍湯分三碗喝下去,或者兩帖小青龍湯用了兩天,第三天就不能再用了。可是啊,一般說經方很猛烈的中醫師,很多很多人就經常用小青龍湯當氣喘病的特效藥。小孩子氣喘就開小青龍湯給小孩子天天吃,吃到小孩子啊~氣喘可能有好一點,但長年累月吃,四五歲就黑眼圈,吃到都敗腎了,我覺得麻黃一定不能這樣子胡鬧啊,一定要有點節制。

我們經方家都知道小青龍湯只能吃一次到兩次,但為甚麼市場上小青龍湯會這樣氾濫?就是因為它對氣喘發作很有效,可是不是惟一之方。像陳助教氣喘就吃”茯苓杏仁甘草湯”,或是……或你氣喘發作要看是那一種氣喘呀,像是問說”你是冬天發或是夏天發?”,是”遇見濕氣會發或是乾會比較容易發?”,如果是遇到濕氣又冬天容易發,那是水毒的氣喘,你吃真武湯會比較有效嘛!小青龍湯在市面是嚴重被濫用的藥啊,所以在這裡要提出聲明。因為在經方家的世界裏,小青龍湯都被嚴格規定,不能用太多次。

---
(40:30)
半夏 味辛平。主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穀。

半夏這味藥,最重要是效果,是通陰陽。

首先,半夏是各種”味道大的藥”之中,”空間作用”是最特別的。同學有興趣拿試試,因為生的半夏很好玩,也很可怕,半夏是咬一咬的藥之中最可怕的,因為你舔一舔沒感覺,你多舔它兩下,過了三分鐘,你舌頭很痛很痛,好像是你舌頭裡面被人打了一根釘子!就是你舌頭外面跟它接觸的沒甚麼感覺,然後直接打到裏面的正中心,好像被一根釘子釘穿的痛。為甚麼不在表面痛?在裡面痛?

所以我常說它是卡通片裏面消失的魔球,像你投個球,它在半空不見了,然後直接打到它要打的地方出現。半夏的藥效是跳躍式的,它在空間好像跳掉了一段路的感覺,的的確確,你在小青龍湯的結構裏面,桂芍草是去風邪的,然後細辛把病毒的寒邪跟水邪分開,分開以後,半夏一進去,就把水在胃跟肺馬上消失,水一消失,再出現就直接到了膀胱,就變尿了,把病邪從尿排出來。

所以小青龍湯真的不大需要加薑、棗,因為它的作用是尿解多於汗解。可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小青龍,用的半夏是”制半夏”,它跟生半夏比,效果差有十倍吧,所以,制過的半夏沒有能力把水直接轉移到膀胱,所以吃了會發汗。它變成汗解,可能與半夏有點關係。因為它的結構裡面,不大有營衛走向的藥物。

乾薑讓脾胃暖暖的,把剩下的水烘乾;五味子、細辛走得很通;麻黃也是發的,桂枝也是開的,五味子酸酸的,五味子可以守住最後的氣,使它不要散掉,同時很重要的,是它收肺氣收腎氣,不要讓麻黃把人散虛掉,我們做過”生脈散”都知道。

半夏泡制的過程:熟半夏比生半夏貴十倍,因為泡制它蠻費工的。半夏本身不貴……(泡製過程)放大水槽,算一個月不斷換水,一個月之後半夏就很淡很淡了,然後烘乾、砌片……半夏泡的水像肥皂水一樣,就是因為它滑,好像肥皂一樣,它可以跟痰混在一起,如果不滑的效果又差一些。所以如果你買製半夏,它會砌成薄片,你買一升(一碗),那很多。半夏在張仲景的世界,一升換算成五六兩左右,等於現在的一兩左右。你去買一兩,藥局會嚇到!你有沒有開錯藥,但熟半夏要有效就要這麼重。

而熟半夏要用還有一件事,熟半夏下鍋以後,要拿溫水泡半鐘頭,再把溫水倒掉,再下去煮。因為熟半夏都用明礬水泡過,有梘水的味道,要洗掉再用。就是要用熟半夏就要用張仲景劑量的Double,用溫水泡過再用。而效果還是很單薄。

生半夏:小青龍湯這種藥要用大火,20分鐘就煮好。如果你喉痛欲裂,咀巴爛掉。

生半夏有個”洗”字,仲景時代的洗,是一粒一粒的敲碎,你用個網狀的小杓子,把半夏放下拿上來,這樣子涮七次,就可以當成張仲景的藥效,一比一的用。敲碎,涮一涮起來,七次。如果你不涮的話,張仲景說半碗半夏,你大概就只能用1/4碗。

比如說小柴胡湯,我就用半夏1/4碗。因為小柴胡湯是用文火慢燉的藥,而解半夏毒又是生薑(小柴胡湯有生薑),跟生薑煮這麼久,就是把半夏直接丟下去都沒有關係,它已經完全解毒了。所以了,你用半夏煮這麼久之後,你還是不會受傷。可是小青龍湯是大火快煮的藥,你直接丟下去,可能會殘留有刺激感,所以小青龍湯如果你用生半夏,涮七次就剛剛好。小柴胡就可以用一半的量,直接丟下去煮沒關係。如果煮很久又有生薑的藥,放半夏沒關係。

熟半夏不會渴了,生半夏會渴得很兇。我們陳助教有一次,是用小青龍湯加半夏的問題,當你半夏加到夠的時候,小青龍湯比較傾向尿解,而不是汗解。

半夏在張仲景的方劑裡面,因為半夏是能水份馬上轉到尿解,張仲景的方有個大通則,就是他在口渴的時候很少用半夏,就會用其他藥代替它。這個我們(下個禮拜)講加減法的時候會講。

半夏主治傷寒寒熱:在小柴胡湯,它是整個淋巴都積滿了痰,用半夏在小柴胡湯裡面,的確淋巴這個痰會不見了,往來寒熱是有希望的。

心下堅:心下屬胃,如果你胃塞塞的、悶悶的,用半夏有沒有效?有效。因為中醫講的胃裡面有很多痰飲,其實,用西醫解剖就是胃有水腫,那半夏就能把它削掉,半夏瀉心湯啦,半夏生薑、小半夏湯啦,小半夏茯苓湯啦,都是能讓胃比較不脹。

下氣:就是治嘔吐反胃,胃裡面的東西會往上衝的時候啊,用了半夏以後,能把胃門降下去,這個東西還包括到通陰陽,因為半夏是夏天到一半才要的時候,剛好是陰陽的一半,半夏是剛好由陽入陰。所以吃半夏能幫忙東西下去啊,因為有些吃東西會嘔吐要用半夏來醫,就是說,你吃進去的東西,跟你的身體,一個比較陽,一個比較陰,然後要讓你的身體接納吃進去的東西,就是需要一種通陰陽的藥。半廈就像小叮噹的xxx,喜歡把東西打成一片一片,讓小叮噹可以過得去。所以它能夠把你的很多很多的,可以鑽進很多的水、痰飲裡面,然後把藥效弄進去。

至於說咽喉腫痛,在少陰病,爛喉嚨的時候,有半夏散或半夏湯,或桂枝半夏湯,那都是利用半夏通陰陽的效果,開破喉嚨扁桃線的腫。如果是還有婦人篇,有一個人,半夏厚卜湯,就是她每天都很鬱悶,很不爽快,以至於她的情緒鬱積在那邊,每天都都想哮一哮,但又不好意思哮,積在那邊,以至於每天喉嚨都腫腫的,每天想吞東西又像塞到喉嚨裡面一樣,那就會每天看電視都會”Kam Kam”的,很不爽的咳嗽法,那就是半夏厚卜湯症。那種的話,由於有生薑,它也是用生半夏,直接去煮,痰就會被打掉了。

頭眩胸脹,咳逆腸鳴:痰飲的情況,能把痰飲拔掉。

止汗:這我就不太熟悉,有人說因為半夏很燥,如果這個人是濕邪,濕氣太重的話有汗的話,半夏是可以用的。

它通陰陽的效果,在《針灸甲x經》裡也有記載,有一個半夏秫米湯,有人說是小米、粟米,有人說是糯米,但臨床上兩種米都還蠻有效的,所以沒關係啦。你如果拿製過的半夏半碗,再加小米一碗,用大火煮,而且說用”流水千里”八碗,大火煮成一碗半的小米粥,然後呢,每天喝三碗這樣子。

這個湯,是說一個人中焦不運化的話,胃中不和,其實是很難睡的。另外為甚麼胃中要和?因為中焦屬土,是全身陰陽交通的界線,如果你中焦不和,就會產生一個現象,我們說我們白天我們的衛氣在外面,營氣在裡面,到了晚上,營氣會比較鬆,衛氣會比較縮到裡面休息,所以呢,在這個時候,你在調補脾胃的藥裡面放一個通陰陽的藥,讓衛氣可以收到營氣裡面,這樣就能夠睡著了。所以這就是傳說中的”覆杯則臥”,弄一杯,杯子一放下就ZZZZZ(睡著了)

那這個東西到底是胃中不和,還是營衛不調,陰陽不交呢?其實都一樣。像劉渡舟教授說,桂枝湯就是調和營衛的藥,,他說通調營衛的藥就是調和脾胃的藥,因為營衛都是由脾胃,奉心生血分化出來的,他說凡是調營衛的藥就會調脾胃,劉渡舟教授說不用分。但是照郝萬山教授課的說法,營衛有四個來頭,但是到底中焦是個重要的來頭,所以只要營衛調得好,中焦就會好,所以小建中湯就是桂枝湯的結構,可是它會使你整個消化器官都好起來。

所以呢,”半夏治濕痰”這種中醫的俗話,絕不是吃了半夏痰會比較易咳出來,”痰易咳出來”是一個可能性,但是個非常不重要的作用,重要的是你身體裡面形成痰的水有所轉易。今天小青龍湯談一半啊,另一半要下個禮拜。

(至58 mins,之後為答問,之後再看要不要記)
 

2009年8月5日星期三

除了情人的吻,我嚐過人世間最甜的,大概是這碗”國民補葯──小建中湯了。

而人間最煙韌的,應該是蜜芽糖了,沾到手總是不肯分離的。小建的蜜芽糖(飴糖)是”後下”的,你起碼要攪它個15-20分鐘,糖才會比較溶化了,繼續攪繼續攪,全溶了,喝進肚裏後,口腔/喉嚨還是有點黏黏的。得馬上漱一漱口。

若能找到古方純釀的飴糖,不知道會不會好一點?

這是第二煎。前一晚吃了頭煎,身上就不再燥熱了,二兩的炒白芍也沒有令我瀉,但便便倒是通順了。小建果然是很滋陰的。

(用過減量的小建後,這一劑是全量的,桂枝有一兩,炒芍葯有二兩,但飴糖也不敢跟足一升。太甜了嘛。)

2009年8月4日星期二

中基好文章

有網友留言叫我"指導中醫入門",我那有資格呢。我只是喜歡中醫吧,越學就越知自己的限制及無知了。不過也樂在其中。

不過還是有很多書本、文章可以推介/分享的。例如早前有匿名網友留言,給我以下這個blog(JT叔叔課堂拾遺共筆區,真是太謝謝這網友了!),因為一直在忙工作,到近幾天才細心的慢讀,若你也喜歡中醫,或者若你很討厭中醫但想多解,一定覺得這兩篇很豐富很有趣很inspiring。

1.【2006古老的中基課】節錄.其之一:習醫與弄權

2.【2006古老的中基課】節錄.其之二:經方退化.復興簡史

2009年8月3日星期一

C計劃

剛收到了google ad的支票,$789.24,即$100美元。聞說他們每滿$100美元就寄一次。我這裏流灠量底,裝了一年才收第一次。但卻加速了我一個想法。

本來就沒有想到要自己袋這$789,但一年前沒想過要怎用。但我一直把此事關連到令一件舊事上。


背景回到03年,當時連續幾年,一年一次,公司另外要我在收工後做一個project。由於公司賺的是近7位數字的錢,也會給我五位數字的金錢的額外薪水。由於我們在4月出花紅,本身薪水加花紅加外快,未拿到鈔票,我就說”辛苦了幾星期,不如花一二千元去吃頓好的,去玩一玩。”

她說:不如由我來決定節目。我當然說好。剛拍拖,自然甚麼都聽你的。

那天她問我:鈔票呢?我呆了一呆,就把鈔票在銀包裡掏出來,很奇怪怎麼她會在路上問我要錢。當時她開車來接我,我們在車上,還沒決定要去那兒玩。

”我們把這些錢捐給沙士死難者那基金吧。由我去辦。”她說。我呆了一呆,沒想到這就是節目。但幾秒後就覺得很感動。

好,當然好。

the rest is history。

---


收到支票,又想回舊事,錢是一早決定捐出去的,但,怎麼捐法好?捐那裡好?

錢嘛,本人賺得不多,平日也捐得不多,就只是樂施會的”每月捐款者”。

這次不想捐人道組織。這兩個月逛樂文,看新版的《文化現場》,做得十分好,就好想捐錢給他們,做一本這樣的雜誌,其艱辛可想而知,廣告少到死,但佢仲敢上期有LV展覽廣告,今期就狂插LV。

於是我揭到後面,看到以下的資料:(網上《文化現場》click here

請支持我們!登記成為《文化現場》會員 2009是《文化現場》掙扎求存的一年,由於藝術發展局的撥款將大幅減半,在既要保持雜誌高質素的製作水平、不為廣告而左右評論、尊重文字工作者,堅持不論新舊作者同時付予稿費的原則下,要生存下去便要開拓更多的收入來源

會員優惠
銅會員 (HK$2,000或以上)
﹣《文化現場》一年免費贈閱。
﹣獲贈著名藝術家石家豪捐出作品「純正義 真邪惡」T恤。
﹣優先獲邀參加《文化現場》舉辦的講座、研討會及特別活動。

銀會員(HK$5,000或以上)
﹣《文化現場》兩年免費贈閱。
﹣獲贈著名藝術家石家豪捐出作品「純正義 真邪惡」T恤。
﹣獲贈「 本地街頭的文化現場」展覽作品一幅。
﹣優先獲邀參加講座、研討會及特別活動聚會。

金會員(HK$10,000或以上)
﹣《文化現場》永久免費贈閱。
﹣獲贈著名藝術家石家豪捐出作品「純正義 真邪惡」T恤。
﹣可自行揀選「 本地街頭的文化現場」展覽作品一幅。
﹣優先獲邀參加講座、研討會及特別活動聚會。
捐$2,000獲贈一年,太沒意思。我每月去樂文都拿到免費copy了,要捐不如捐一萬,哈哈!

我決定在一年內,用lucky money儘量儲一萬大元,google ad這$798先入帳了。儲到就全數捐,儲不到則應該會捐$5,000,$5,000都儲不到?哎,咁有幾多捐幾多吧。你會問,何謂lucky money?ok,ipo對我來說就是lucky money了,任何ipo有賺的,我起碼捐一半(%則看心情),六合彩也是lucky money,我少買更少中,中的話,一次就夠突啦;至於ipo蝕的話,由我自己承擔。(以剛抽到金隅計,$5,000的最低限度可能很快就達到了,當然,一日未賣,只是可能!)

咁,如果再收到google ad的支票呢?當然是捐給他們。(所以你可以多幫我click!捐款後我會把單據貼出來)

點解定一年呢?因為老實說,我很怕他們捱不到一年!

* o拿!我開定個新tag,今日8月3日,希望年底前就儲夠,夠一萬我就另開新目標,立此存照。

(現project c 存款:$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