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整,然後寫合。
整合。先要整,然後合。最後整合是同時的。
因近日有朋友學拳,也使我從新檢視所謂練功方法,及境界的進展,從哲理上去理解,所有高層次練功法門都很近似。撇除默記拳套招式的初階,當你開始意識到學拳其實是學理,明理然後拳才會work,你會知道自己的身體,要達到一些狀態──即所謂鬆,才有點武、道的意味。
鬆是終身的追求,層次有很多。但鬆的第一層,關乎力的transmission。某程度上,人的手手腳腳需要化作死物,力量才傳得多傳得快,肌肉的緊張是人為的,直接減低力量傳送。純物理上去理解,你的手手腳腳都是bearing及齒輪,放鬆了,就能達到「整」,人的身體明明左手是左手,右手是右手,頭是頭,怎麼可以都能把全身的力量/重量都集合起來,透過手手腳腳,成為一個整體,就像是楊過「黯然銷魂掌」的拖泥帶水?
試用剪刀去理解。未練功前,你人體的二百多塊骨頭,只是一堆原材料──就像一堆鐵沙粒,散收收的,怎樣把它們集合煉成為一塊掟得死人的金屬塊?
人體由二百多塊骨頭組成,鬆,能把人變成一個mass,但只是一個mass沒有動能下,就如一個放著的鐵鎚,不能殺人的,而就算有動能,也只是使用硬力,看看被砸的硬還是我的鐵鎚硬,這是一般的外家拳練法,結果就是更硬者勝。看我的拳頭硬還是你的肚皮硬。
由於人體的骨頭都是關節,即你全身都是關節,都是齒輪,於是我們的聰明的祖先們,開始使用了力學。剪刀是高明的力學。想像把剪刀拆開了,其實是兩條不怎鋒利的長條金屬(連把手)。當中最重要的,是中間那一個關節,沒有它,你拿著的兩條鐵條是廢物,要剪不開一塊布也是很困難。
有些招式,如摟膝拗步,耍來其實就是一把大剪刀。上圖中,左腳踏地是實腿(重心腳),右手右腳隨胯由外轉動至合,像關上一扇門,也像一把大剪刀。
練功第一層:問自己有沒有使用到自己的全部重量?要練到全身變成一個整體,但這整體是動態的,要能隨時把身體拆開成左右各半,如一把剪刀(摟膝拗步)、上下的剪刀(白鶴亮翅)。當中關鍵為「定位」(中間的關節)、「定勢」(左邊不動的重心腳)。有了關節,兩條爛鐵片自能運用簡單又高明的雙槓桿力學,把兩股力量匯集,破敵是輕而易舉之事。
紅線是我加的。除了剪刀匯集產生的剪力外,橙線指示的,是一種向前延伸的推力。摟膝拗步右手是前推,兩胯是合,左手卻帶點「手履」。
重看youtube上吳大新宗師如剪刀的拳架(合力)…………雖然當中只有十多秒,你明白到我的驚訝嗎?他的合,是真真正正緊緊貼貼的合了起來,用盡了胯下那個巨大關節,如果練過拳,當知道腰胯練了好幾年,都總不是那麼暢順、合得那麼的緊密。要知道,一把剪刀,鋒不鋒利就得先看有否合得緊不緊密貼服,剩1cm?怎會鋒利?最好的工匠做出的門,關上後,都是貼服得幾乎沒有縫,如滴水不漏的。
---
近日我學習其他事物時,都會作以下思考:
1.我有使用了全部資源嗎?他們有融合成一個整體嗎?鐵沙無錯是散收收,但用一個袋子裝著,它的重量就很驚人了。
2.把資源集合成兩股力量就足夠了,只要,只要它們能匯集(合)成一點。於是,把鐵沙子裝成兩個袋子,然後如果能練成「雙鐵沙包」,殺傷力更大!(當然,更簡單的方法,是只用「單鐵沙包」,而把敵人迫到牆角去dub!(這也是粗淺的合!))
3.如果兩股力量匯集都不能破敵,是由於定位(關節)鬆動了嗎?兩股力量錯過了對方,沒有匯集成一點嗎?
(好的剪刀──例如高級髮型師八千多塊錢的剪刀,是不能跌在地上的,因為一跌關節就會鬆,一鬆定位就失了,從此剪甚麼都不鋒利了,八千元就此作廢。)
4.破不了敵,是由於重量(資源)不足嗎?資源不足,力學再高明都只是用盡了它,老鼠畢竟難以勝大象。看看要剪牛仔布的大剪刀,往往不是特別鋒利,而是由於它較硬(鋼水好),剪刀特別長(使用更大的槓桿)、和最重要──是使用更重的mass(裁縫用的剪刀,都是重甸甸的,剪動時破布如無物,使用者根本從來都不用使勁的)。
5.重量,能用的就是資源,不能用的就是負擔。所以先不要求重量,你要求的,是處理它的智慧。
財富,也一樣。
如果有緣,你連呢段都睇……幾年前在網上看到兩段taichi federation的片段,如今想再搵番個網頁來睇都搵唔到。當中有兩段片。我把它「收藏」了。包括吳雁霞的圓拳,及吳大新的推手示範。(這是我惟一看過吳大新宗師的出手。)送給有緣來到這邊(又沒有看過的朋友)。(也請大家不要把它放上youtube,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