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cmed exp」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cmed exp」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

生薑豬肉湯

買了$25元瘦肉來煲生薑豬肉湯,代替羊肉試試也。味道較易入口,但附子的味道,再加上當歸,其實還是怪怪的。肉我先用鹽醃過,但煮湯後,湯有點太鹹了。

吃下去,身子就開始有點熱了。

味道該怎調校好呢?

是日血壓是125/90。

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血壓跌

因為某些原因,買了部血壓機,德國牌子$399,說貴不貴,但那個原因後來又不存在了,結果拿著那部血壓機,只好用來玩玩,一check之下,發現血壓竟降到118/88,隔幾天再check,也大概是120左右。

但年前我還是139的,後來吃了半年真武湯。血壓降,到底是因為真武湯,還是因為近日吃幾了次生附煮的生薑羊肉湯,我不知道,理解的朋友請告訴我。

反正血壓跌了,我一如以往,繼續愛死膽固醇。內臟如豬膶粥,吃呀,飲茶的那些肥肉呀,雞扎呀甚麼的,都繼續大吃。

這兩天香港9-11度,人人都叫冷,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外出只穿了三件衣服。

生薑羊肉湯的味道不好,有兩次鹽都下多了,湯沒有吃完,下星期試試煮豬肉來吃,試試味道如何。

2011年12月3日星期六

生薑羊肉湯

天氣跌到12度,秋天起就在等這一天。

很年輕時,有一陣子住在高山上,冬天近零度,那幾年身體又是很差,雙腳冷得有點發紫,這幾年就知道是下焦溫度太低,需要補補。不過這一鍋湯,遲了近二十年。

去街市買羊肉,本來貼在電腦前的比例是這樣的:羊肉半斤、當歸三錢、生薑五錢。到了肉檔,老闆笑嘻嘻的說半斤太少了,他用手比劃一下,要小腿這裡好不好?我爽快的答:好呀。那知一斬出來,盛惠$78,足十四兩,好貴。

十四兩,怎生煮法?結果我把比例都弄亂了。回家後還是覺得十四兩太多,把它分成兩半。

先煮生附生一句鐘,加入羊肉、當歸、生薑,又加了些粟子,撒把鹽,再煮它一小時四十五分鐘。

味道好重。近日在學煮食,正想發展味蕾,但我實在是外行,以味道計,這窩湯羊味重,當歸味重得有一點帶苦,聞落有大朕薑味,幾種味道撞在一起,總之就不算是很美味,鹽好像下得不夠。附子我下得不少,但煮得都爛了,完全不麻。

我很快就把它食光了。

吃光了,下午三點多,在網上看紀錄片,不住的打瞌睡。

煮這個,要好好的預時間來睡覺。

近日不住有人提我:睡覺前三小時不要吃飽。這個說法,我那個在台灣醫院待過兩年的美女朋友一早就提醒我,說吃飽了胃部不活動,食物就腐爛了。聽來有道理。

但有些中醫,一吃你就渴睡了,身體急急召喚你造血,修補自己。我洗了個碗,回來時很清醒,然後坐下不到十分鐘又渴睡了。

怎樣好?當然是痛快的睡一覺,睡飽再說。明天再煮一窩。

至於羊肉價格,我媽說,鮮羊肉一直是貴的,冰鮮的就平宜得多了,也許下次試一個冰鮮的吃吃看。

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

小柴胡湯證會否痠痛?

網友問我近日少寫文,因為在學習一些新東西,正經的讀讀書。

也因為好少感冒,少開藥,反而開始學入廚。

---

這幾天小感冒了一次,抓主證還是不夠準,第一天喉嚨先癢癢的,感覺是在街上吃到了味精,然後就中招了。

脈不浮,但喉嚨痛骨痠痛,也沒發燒發冷,脈其實有沉細,就先吃了兩回葛根湯,第一回又合了真武湯來亂打(笑)。(好了, 網友說應該打麻附辛, 回想起來他應該是對的。少陰病果然會使人變笨的~ 本人撒賴中)

第二天早上起來好多了,喉嚨不怎痛,但轉而口苦,胃口不開,轉用小柴胡湯丸,打了三回, 咀吧就不苦了。

第三天五點多就咳醒了,有點微微怕冷,起來吃了點小青龍,再睡了幾小時就停咳了;隔了半天,又有痰,再吃了兩三回小青龍。

我想,是第一天的葛根打得不對。師兄們,小柴胡湯證會痠痛否?是否第一天就該打小柴胡?

2011年8月8日星期一

急救

*以下只是真人真事分享,並非中醫文章,注意了。

朋友留言叫我寫中醫急救,因為剛與她經驗了一次急救事件── 一個朋友在我們面前突然昏倒了,Free Fall的跌到地上。

話說周日這班朋友都往啤酒屋去,我不屬隊酒團,未參與過,這星期吃完午飯,朋友力邀,就參與了,那些生啤一pint近似一桶,早前我喝過一次,喝到一半就頭昏昏了。我從沒有經過酒精訓練的。

喝到尾聲,結帳了,朋友才發現男士L在冒冷汗,原來他在作牙痛,但剛開始喝時怎麼沒有表現痛苦呢?他的答案嚇了大家一跳:午後吃了止痛藥。常識告訴我,藥用酒送是很危險的,因為酒精能把油溶性的藥丸外殼迅間溶化,本來你花一小時溶掉吸收的藥力,突然間一次過吸收,這是可以取性命的。看他只是冒汗,大家既已結帳,就離去吧。

才走了三步,他身子一幌,站得不穩,我站在三步之後,見但神智還清醒。本以為他只一步沒走穩,但見他太太停步了,卻兩三秒都沒前行,我連忙走前看看,這時代L先生還有知覺,說:沒事沒事。

但他卻提不起步來。

這時候我做對了一件事情,就是把頭穿過他臂膀,承住他的體重,本來以為扶著他就可以截車去了,那知道我左步一提,他還是沒反應,此時另一男士也過來了,扶住了他右臂。

突然之間,我感到他身子一滑,就往地上跌去了,原來他完全失去了意識,一瞬間就昏倒了。由於我承住了他左臂,其實也就是承住了他80%的體重(另一邊朋友只是扶住他右臂),往後退了一步,總算把他身子接住了,這很類似推手時的搭肩,若沒有受過訓練,我很可能沒法接住。他很可能會後腦著地。

女侍應很快就遞上坐椅,我扶他上椅時,他還是完全沒有知覺,沒法坐好(一直往下滑),但那一殺那間我聽到他沉重的鼻音──他睡著了,有吸呼自然有心跳(我急忙把一下他的脈象),卻不是休克(停心跳,停供血做成缺氧),我心下稍安,但他太太卻嚇得哭了起來。朋友在我身後叫我替他按人中,人中我沒有按過,不知怎的,我卻替他按起眉心來,揉了沒有半分鐘,他突然張開雙眼,醒過來了。

其實我不認為自己按對了,他醒過來,我相信只是SYSTEM REBOOT,就醒過來了。事件發生時我慶幸沒有驚慌,但也沒有很冷靜的做出正確決定,回家後我查查資料,一般的中醫急救,大概會按以下五個穴道:人中(掐下去)、合谷(虎口)、內關(手腕下兩寸)、湧泉(腳底前掌兩塊肉交叉處)、勞宮(掌心正中),有一段視頻還提到,如果是心臟問題,可以掐胸口近腋下處(刺激心臟)。

而談救急,我認為西醫所學是很有用的,那是技術,不大有醫學成份。但這才好,又易學,又有用。

朋友最後被送到醫院檢查,醫生的說法,也就是因為吃了藥又喝了啤酒。大家千萬別試。

2011年6月15日星期三

麻倒了

人大概都有點自殺/自毀的傾向。

上次煮生附沒麻感,這次就沒有先煮生附,而是全部藥都一次過倒進去,先煮一個鐘。煮完,藥汁還是過多,於是再煮了半小時,總共是一小時三十分鐘,以為沒事了,因為第一次煮,先單煮生附一小時,再加其他藥煮四十分鐘,總共一小時四十分鐘,時間差只有十分鐘。

但就是麻倒了。

剛喝那幾口都不辣,就大啖大啖的喝下去了。喝一半,也沒有麻,結果骨骨骨的全吞進去了。大概十分鐘後,覺得舌頭有點麻,嘴口有點異樣,再二十分鐘,身體都麻了。打了一通電話,才發覺講話時面上肌肉有點繃緊,我在床上趟了一會兒,然後覺得有便意,去廁所,總共拉了三次才乾淨,拉的都是水。

還好今天沒有工作,我才這麼大膽,但麻倒的感覺還是比相像中強烈。那之後的半天人都虛虛的,走路像要跌倒,又有輕輕的嘔吐感(沒吐出來),結果又往床上睡了一個多小時,人才比較正常。總共,是被麻了一個上午。

好了,試過就好了,下次不敢了。

2011年5月17日星期二

藿香正氣

遊完台北,又上了北京。

關於港、台、京這三個城市,若你像我這樣的走一轉,自會感到當中的分別,容後再寫。反正我就是很喜愛台北,喜愛了20年;香港可能是因為居住於此,見多生厭,變成了又愛又恨;北京呢,七年前去過還蠻喜歡的,這次再去,塞車太嚴重,人又不及台北的好,最重要的,是我在這城市中不像在台北感到安全。

回來時在機場同仁堂買了兩盒藿香正氣丸。下面那張相是用家中scanner scan的。香港版本是白橙盒子,除同仁堂外,盒上標有「泉昌」註冊商標。

出發往台北前,好友腸胃炎,又吐又瀉,在公司呼天搶地,前一天她才看過西醫,正在吃抗生素及其他西藥,但沒有效用,我就著她不如試試我的藥。我長期放了一瓶藿香在公司作應急之用,結果她吃了一小時內她就肚痛大減。同樣的事情已發生過好幾次,前兩年有一女同事常常肚子痛,起初大家不相熟就不好意思作建議,後來有一次熟了,她痛得站不起來,我就說:「不如請你吃幾顆M&M吧。」其實幾顆下肚,過一陣子她就回家去了(同一人因常肚子痛,之後再試了幾次)。我自己太陰經還算好,只試過一次有輕微的絞肚,吃了幾顆後痛就停了。我手上基數不多,但經驗上,只要是所謂「吃了污糟嘢」、「腸胃炎」,亦即「感冒菌進大腸」,我們叫病邪直打太陰,它都有效,而且很快,跟病人談一陣子,她就突然說不疼了。

大陸版(下圖)賣人民幣$11.x(60片,每次服4-8片),香港版的價錢由$27-37不等(連鎖店賣$37。港版是100片裝,每次服4片。我還沒拆開大陸版看過,未知每顆藥丸size是否一樣),我也買過佛慈的版本,當時只賣$7.5港元!(去年年尾香港實行最新的藥物標籤法,所有成藥都得再做標籤,現在好像最平要賣$15了。)


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破陰實初體驗

*以下部份藥物相當危險,don't try this at home!
**朋友們,我的筆記不全,又極可能記錯,請不要轉載!!

叔叔說治感冒是最佳練習醫術的方法,信焉!可惜我自己住,近一年來我身體比之前好了,又練就了敏感的身體感,再加上摸熟了自己的身體,一起感冒就知自己那條經較弱(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證),很快就搞定了,沒甚麼機會練醫術。

朋友較幸運,因為家有妻子病來給他做白老鼠。太太流了幾日鼻水,他自己去抓藥,小青龍去麻枝麻黃,加杏仁,辛夷,蒼耳子,其中細辛用到3錢,藥店馬上問他是誰開的,法律規定只可以開2錢。他稱是朋友開的,藥局好像也開了3錢給他(老友,如寫錯請指正我吧)。這樣情況下,她太太竟然又肯喝,但喝前問老公要不要先寫下銀行密碼……結果一劑就好了。真神奇。

我未知那裡去找個老婆,於是一直向補藥方向進發。

去年身體一直不錯,但隆冬後狀況就開始下滑了,大概一直吃的補藥都沒有好好吸收,於是下定決心,修傷寒的必修課──附子,而且是生附,用它來開四逆湯,先破陰實,補藥就能進去了。

特別是看到以下這一段:
這裡,王正龍先生就說,「當病人的脈象由微細、沉弦變為沉而無力時……」一個人有寒邪時,脈不是沉在最底下,就是縮成細細一條。我是贊成用生附子呀,熟附子要用好多好多呀。生附子這樣破破破,然後脈就會由細成一條,慢慢鬆開,這樣子就可以開始用附子理中呀、小建中呀,都可以,這樣就可以真正的補得進去。要不然一吃補藥就上火,因為你之前身體已經吃太多水果,被水毒盤據了,沒有辦法。這樣的方法是我推薦的,我這陣子晚上就喝一些四逆湯,就覺得之前吃補藥都是浪費,因為吃了四逆湯比較補得進去。大陸那一邊是用大量的炮附,我或倪海廈先生的方法,是用少量的生附,一顆附子分兩半吃,那上次有同學就分享說,第一次吃生附反應很激烈,那是因為你吃得越素越冷,反應越激烈,就是說你吃素反應可能會很激烈,因為你身體的肥油不夠,膽固醇類的肥油不夠,氧氣XX得不夠,所以隔絕得很厲害,所以你們可以少量的吃,一次不要吃太多,慢慢加慢慢加,漸漸漸漸,還是可以有好處。

聞說附子以四川江油的為最佳,找到了,先托朋友帶回來。學醫的朋友早陣子也有在國內買過生附,但藥力不強,於是他抱著懷疑的眼光,在生附堆中撿了一顆白砂糖般的微粒,丟入口中。據說,起初兩分鐘還沒有感覺,但突然一陣麻辣襲來,連忙把它吐出來。

說時,他悻悻然的說,笑死我。笑完我卻不敢做同一個動作,連舔我也不敢舔。

試藥前,我想過要不要買蜂蜜和甘草(準備作解毒用),結果沒買。沒買,其他功夫自然要做足,生附用量約3錢,先浸水一小時,同時開一點水龍頭(不斷換水。但其實這批附子面沒有鹽巴,相信是沒有製過的),再開火一小時,只煮生附,讓它們在沸水中翻滾;一小時後,放入其他藥,再煮40分鐘,藥成。

四逆湯只有幾味藥,煮出來其實是淡淡的,氣味也不濃。由於之前讀過很多初吃生附反應,有人吃了嘴巴麻掉/歪掉,有人又瀉又吐,都講得相當可怖,給我心裡留下了陰影,於是我很小心,先輕輕的呷了一啖,等候五分鐘,看看有沒有特別反應,沒有!再呷一口,等五分鐘,又沒有,我就骨甩骨甩的吞了一大啖。這時候才感到舌底有微微的麻,但那卻是沒有攻擊性的麻。

好了,把它都喝完了吧。

喝完了五分鐘,突然感到一陣涼意,風扇有點涼。據事先的功課告訴,那是排出寒氣的反應。但除此以外,都沒有其他反應了。第二,第三天都有微微輕瀉,應該是胃中有陰寒,但由於這陣子自己大腸經有熱,醫師給我的藥中有生地、羊蹄根,本來已有點輕瀉了,因此也不能作準。

如何能作準?再吃多幾次吧,我打算一星期一煎,吃它個1-2個月試試。

2011年4月17日星期日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

準備中。謝謝助我的朋友。






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

試黃耆建中湯

這個包裝,不正是我們小時候吃的糖芽糖嗎?


我無疑對麥芽糖是有癖好的。在華潤買不到蝶蝶牌,結果在樓下附近舊式雜貨舖買的,$8一罐,味道不錯,應該說,我未開罐就對它很有好感,因為那是童年的回憶。生產商寫明是「寧波鄭萬利釀酒有限公司」,他們是不是用釀酒方法製作我當然不知曉,但味道是很不錯的,害我馬上拿餅乾出來飽吃一頓。(但挖飴糖好累哦,筷子都幾乎斷了!)

朋友問我怎麼近日沒寫Blog,那是近日在讀點書,而且身子到了冬天也出了點亂子。去看醫師,他說我脈弱了許多,氣不夠,得補一補。我說自己都快把不到脈了,引得他大笑,在藥中替我加入黃耆五錢。

氣不夠,就有朋友提我不如試試黃耆建中湯,結果就去配來吃,原方加今量1.5兩黃耆,我在方上寫上「北芪」二兩。配藥時叔叔問:喂,你上面全部係兩呀呵?「對對對」我連忙說。

看來很少人開這種方。附子我又一兩兩的開,每次去他都問我:是兩哦?不是錢?

以往我吃小建中沒反應,左右對照過,明明沒有開錯嘛,我開0.3(桂枝等一兩,一樣沒即時反應,但這個一吃下去,半小時來開始想睡了。煎了一次,二煎一次,吃後都想睡,昨天那一覺睡得還很沉,早上起來舒適無比。我等中年人不過求個睡得好,拉得好吧了。

而且脈比前兩星期都有力多了。

說身子出毛病,但身體總是比去年好了,2010年我整年沒開過冷氣,冬天至今沒開過暖爐,手腳都是暖和的。今年的小計劃是學氣功,我練了幾天都未點火,看來還得花些日子揣摸。

寫到這,有點累了。

2010年11月22日星期一

降血壓去

九月被街上的Sales捉了去量血壓,沒記錯上壓是139,偏高。

由於本來舌頭就發現有些齒痕,於是我開始吃真武湯(科中),吃了個半月,天氣突然轉涼,那一天一日內跌了攝氐4-5度,天氣很乾,突然感到一陣痕癢。

天氣轉涼又多了一個痕癢證狀,這是體質稍虛之狀,看來吃真武是對的。但科中感覺太慢,於是去配了蒸劑。先來五劑寫上「附子(炮)」的,結果藥房給了我炮天雄,第二星期再配用熟附子。兩劑的附子用量都是一兩,比較大,網友告訴我,香港很多藥房見到五錢熟附子都不替人開。

但又不見我中毒。服第一劑後,痕癢已大減了。

這一天在公司,赫然發現有一部血壓機──其實血壓是甚麼我都搞不大清楚,一直在想,如果真武湯對高血壓有效,那怎樣去驗證,還不是要有血壓機,那我應該到國貨公司去扮試機,還是在地鐵站內有些健康用品公司(有賣按摩機的那一㮔)去試用一下呢── 如今不用多想了。

今天午飯後去試用一下,把那條帶綁上左臂,按開始鍵,打出來的上壓,竟然是118。

118!由139變118?怕出錯,用右臂再試下次,結果是131,還是低了好一些。再用左臂多量一次,結果是126。

結論?我不敢有結論。只是我一個人,基數太低,也不敢說真武湯果然有效云云,但我確實清減了,別問我輕了多少,我沒有去量,只是覺得自己靈敏了一些。

結論還是有的,我會再去配些真武湯加減吃吃。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炮附子, 熟附子

近日在吃真武湯,因為科中的效力較慢,心癢癢,於是去配了些"真武湯加減"煎劑來試。
 
我用的劑量較大,附子都達一兩。藥方是自己隨手找張A4紙寫的,明顯不是由醫師開出,但藥局也由我,只是計數時呆了一呆說:炮附子都用一兩,好貴哦。

結果一劑藥要$60。的確好貴。

打開藥包一看,怎麼附子是白色的?我明明看過熟附子是黑邊的,生附子可是白色的,哈哈,也不管了,反正都吃了幾劑,也沒事,而且上次我去配藥,問他有沒有生半夏,藥局叔叔馬上瞪了我一眼說:那是犯法的!回頭一想,到藥廠配藥丸(腎氣丸)時,我寫炮附子,老闆就問我:炮的就是炮天雄哦,炸得肥嘟嘟一圈的那一種!似乎香港沒有炮附子,炮的就是天雄。

吃了五天,再去配藥時寫上"熟附子",就配到黑邊的熟附子片,而且價錢平很多。$40一劑。

兩種吃下去都不麻。

傷寒寫"附子(炮)",不就是熟附子嗎?我糊塗了,是否制法有別?還是我搞錯了些甚麼?有沒有師兄可解答一下?先謝。


熟附子


炮附子


2010年10月20日星期三

鼻敏感

*本人命賤,愛以自己做活體實驗,加上小學生程度,用藥自是胡來的,有錯請指正。注意古方藥量與今日不同,沒有相關知識者要試就用科中吧,用生藥/煎劑者後果自負。


自少鼻敏感,小學時常忘記帶紙巾,弄得很狼狽。到了初中,老媽把我拉了去中環看西醫專科──她在醫藥上一向有貴的就用貴的,相信專業。可惜很多專業人士常令我們失望。那西醫說,你的鼻敏感很嚴重,再下去就會變鼻竇炎,到時得開刀,開刀後仍有很多毛病,云云。他著我有機會就到加拿大等地念書,因為空氣比較好云云,能不藥而愈。當時年紀輕,沒有想到他既然沒法醫我,只給我不切實際的移民/升學建議,其實不應收費。

年長後回想,當然覺得很笨,而且也感到母愛雖然常常很笨,但很偉大。好了,再想想,那西醫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他也沒有辦法,算了,不跟他計教。

30歲後,一陣子好,一陣子差,有幾年身體很好,幾乎以為斷尾了。但差也只是拭拭鼻涕,沒有發展成鼻竇炎,因此還好。

早陣子,keith給我捎來MM老梁寫過的鼻敏感方,他使用「芩甘薑味辛夏仁」,我試過,對我沒有效(也許對別人有效)。雖然我一定也是肺中有寒濕,但也許太嚴重吧,我從前脾胃俱濕,有好幾年常肚瀉,動不動拉稀,後來看旺角S醫師給他調理好了,但鼻敏感沒有清。

早幾個月,高妹著我試試「苓桂朮甘湯」,她說開了給一個小朋友,一劑已,之後都沒有再發了。我到上環執藥五劑,吃了一劑鼻內就清了。我的情況沒小朋友這麼好,逢天氣轉時都略有鼻水滲出,也不嚴重。

有天想起叔叔教過一招:感冒初起時滲鼻水,吃麻黃附子細辛湯(科中)!我試了五六次,每次都有效。若你一早起來,鼻水稀稀的直流(不用力噴它都會滲出流到你咀邊),輕微的吃兩克,15分鐘內鼻水就停了;重的,我吃過三克,鼻水就是不停都會大為減少。這星期,第一天趕著出門沒有吃,到了公司鼻水還沒停,只好吃了兩克桂枝湯頂頂,結果鼻水是減了一點,卻沒停,到回家吃了兩三克麻黃附子細辛湯(科中),它馬上又停了。好神。

這一招,鼻水濃稠要大力大力的拭,大概不夠力道。要再吃一劑苓桂朮甘湯,又把鼻內的寒濕清一清。

也許還有更高明的方法,還在學習。懂的師兄請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