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

M痛

(近日重溫了蔡老師的演講,紀錄一下關於M痛部份。紀錄稍粗,待校正。)

時間:1:15:50
《傷寒論》這本書,一開始你覺得非常難唸,但是你忘了他書寫的方式,在張仲景的腦海裡,他不是虛擬了一些證狀,然後有一些概念的條例,然後捏造了一個個角色……不是的,我相信他的每一個醫案,都是他具體的病例,所以你閱讀的時候,要能讀出他到底要講甚麼,你不要迷惑在那表象。

譬如說,像這個:
三○四、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儍瓜就會這樣讀:少陰病,我知道了,足少陰腎經的走勢……得之一二日,那我不是,我也不是一兩天。重點是身體感,因為傳統醫術,整個判斷,就是用很多病人的感受來做判斷的,那西方醫術就會覺得很荒謬,因為病人會有很多幻覺,怎麼可以用感受來介定疾病的類型呢?但是如果你熟悉傳統醫術,就會知道,那些按照身體感來做辯證,交織的網絡有多精密啊。

口中和:看注解,你就知道不是嘴巴很乾,想喝水的狀況,像我演講了一小時,當中都沒有喝水,那我就是口中和囉。

其背惡寒者:整個背,非常的怕冷,透過注解就知道,它說呀,內外都屬虛寒,其實證狀很簡單,這是徹底冷冰冰的人。

整個身體感,是你非常怕冷,又很虛寒,又不渴水的,從裡寒到外,從上寒到下。當你MC來時候,如果你是這樣,不只是手冷,不只是小腹冷,整個人都是冷的,那附子湯就非常適合你了。

同樣是附子湯,另外經文裡面是這樣說的:
三○五、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首先要有基本常識,傳統醫術裡,痛跟痠是不一樣的。甚麼叫痛?氣血不通叫痛,甚麼叫酸?氣血匱乏叫痠,有這樣的寒證,你身體會痛是不是?不是.因為要看你氣血夠不夠不通。大家都在偏僻地方開過好久不開的水龍頭,你說它通也是,不通也是,所以會有中間地帶。但是手足寒,手腳冰冷這個條件還是存在的,骨節痛,脈沉者(但大家不一定學過脈法),講些比較容易的身體感。也是附子湯主之。

藍色的注解說:陰寒重者。你讀到附子湯,要讀整個概念,你不要被瑣碎的注解,去令你覺得很難分辯。簡單說,就是這個人手也冷,腳也冷,嘴巴也不渴,這樣是不是很難明白呢?

附子湯: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為寒水之藏,故寒傷之重者、多入少陰……”他再次強調,非常寒,所以你要讀附子湯,非常簡單,你來了一個病人,手也冷,足也冷……各位同學,你如果沒有學傳統醫術,你不會這麼留意你的身體的溫度。各位女同學,你MC來的時候,要非常注意你小腹的溫度,你肚臍以下的溫度,跟以上的,有甚麼不同?這是學中醫的第一步,就是訓練你的身體感,你第一度會發現,哎,你MC來的時候,小腹的溫度比較低了,那你就要吃一點補藥來調補了。

你進一步會發現,如果你是MC一來就非常不舒服的人,你會發現,你的下腹,會不會凸出,就是變比較胖?如果你有注意自己的身體,就是這個地方(小腹),如果你是沒有運動,非常難瘦下來……所以當你學傳統醫術,你對疾病的定義,就會比西方醫術嚴格很多,學西方醫學必須要你的XX肝油脂呀、血壓呀、膽固醇呀,超過正常指數了,或太低了,他才是生病,對不對?

但帶著嚴格的中醫標準的話,如果你身體有一部分發胖了,這就是一個提醒了:你要補強這個部分,讓這個病,趕快停止。


二)溫經湯
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裏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有同學看到《金匱要略》這一段:女子年五十,翻快過了,不要看了,我才青春……但是你不能這樣講,是進張仲景家的這個人剛好年五十嘛。

你們知道廣播人有一個叫黎明柔,我們年輕的時候她很紅,有一天我坐計程車的時候,聽到她說:「我這個人,能坐著絕對不站著,我能躺著絕對不坐著。」那她的生理年齡是幾歲呀?一個喜歡坐著而不是站著的人,身體是40歲的,一個喜歡躺著而不是坐著的,身體是50歲的。

少腹裏急,腹滿”,肚子不舒服,怎樣不舒服,難言也;"手掌煩熱,唇口乾燥," 重點來了,手心很熱,唇口乾燥重提了兩次啊。然後呢?包中有寒,這個如果由現在的我來寫的話,一定會加一句:請你接觸你肚臍以下的溫度,一定比較冷涼,這也是很容易接觸的身體感。

同學們,你看到這個方,與剛才我們談到的,差別在那裡呢?

他講得非常的精密,附子湯整個人冷透了,但溫經湯上半身是熱的,手心是熱的,嘴巴是乾熱的,想喝水的。

其實MC來的時候不舒服,《傷寒論》當下處理的有三個方,(第一是附子湯,第二是溫經湯),第三個方是腳也不冷,是單純的不舒服,那是芍藥甘湯附子湯。

我想請問在場的女同學,你MC來的時候,你的痛苦沒有包含在裡面的舉手?你的痛苦,已在其中的請舉手?別害羞,MC來不舒服是天經地義的,難道你年紀輕輕就想當真人嗎?

好,為甚麼我問有沒有三種以外?那是因為基本上是沒有的。當傳統醫學做辯證的時候,它分幾個大類,那大概可以處理MC來的問題。

但是如果你的醫師是有良心的,他開完藥方之後,可能會講一句:我不擔保你下個月不痛啊!你想問他怎麼擔保我不會痛呢?那他講多少就要看你跟他的交情。但其實你自己學傳統醫學好處是,就是很多醫學都是靠藥膳來進行的。

三)當歸生薑羊肉湯
拜託各位,不管男女,都可以用這方來調補。它說「寒疝,多恐怖呀,肚子會凸出來,我沒有這疾病,那就不用看了。」那你就錯過了這條方了。它說:你的肚子可能會疼,脈沉緊,可能兩脇會不舒服,他說此方重點,是養正為本,散寒為次。那表示甚麼體質的人可以吃這個方子呢?就是正氣不大夠。

傳統醫術最大的優勢,散寒為次就是:你這個人寒的話,會有甚麼特徵呢?以前我教大班科的時候,叫十幾個出來,看長相就知道很寒了,我就做訪問,問女同學,你吃甚麼做午餐呀?她說:吃水果。你吃幾個?她說我吃一個西瓜……你別以為這很誇張呀……我教把脈嘛,脈跳最慢,表示你最寒嘛。他們要挑一個脈跳最慢的出來,結果她說:好有趣呀,你知道脈跳最慢的是吃甚麼的嗎?吃甚麼?她說:他吃柚子。我說:吃柚子就很寒。她說:他是每天吃一個柚子,連續吃十幾天,結果一個男生,就成了全組冰山美人的代表。
 
所以你就知道,你只要過寒,氣血不大夠.就可以服用生薑附子羊肉湯,而不是執迷在這個證狀的敍述裡面。你要讀懂言外之意,這樣你才會學會這個方子嘛。

”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甚麼叫形足不足呀?各位來讀我班的同學,不知道你是不是常常看自己,各位打算讀醫書的同學,你要常常注意自己手的習慣,像我看今天的手,你就知道我還沒有吃晚餐,所以在這個地方會有一點點小縐摺,但是只要我演講完,然後跑到永和的一家羊肉店,飽餐一頓以後,再看,手指就會相當飽滿,所以”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為甚麼在傳統醫學裡面,羊肉是並列,一個補血跟補氣的,道理就在這裏。

當歸生薑半肉湯非常的簡單,但是,你很容易用錯,在傷寒論的經方、或金匱要略裡面,他只要講到一兩,就是當代的一錢,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吃死了別怪我呀!別拿到一本書就是災難的開始。藥能救人,當然能殺人,所以要非常謹慎。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裏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十八)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羊肉一斤

所以你要用三錢的當歸、五錢的生薑,一斤的羊肉,羊肉也應該縮減至1/10斤,沒錯,但我教我學生,都用半斤,因為這樣味道最好。

如果你不吃羊肉,用豬肉也可以,吃素的人也可以用豆皮、或喜歡的蔬菜,例如絲瓜來代替。

另一個經文,也是用當歸生薑羊肉湯:
產後腹中*(病字旁一個科)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痛從那裡來?血虛加上有寒,小腹就會很痛。《黃帝內經》說,味厚者為陰,很多藥膳都拿當歸來調味,因為它味道很重,如果你拿當歸跟黃耆來煮的話,黃耆的味道都不大聞得出來,味道很重,它就是能補陰血,血就是屬於陰這一類的。

小腹(子宮)這一帶,有寒就是會痛,為甚麼?因為血量很少,水量很少的水龍頭當然比較會不通呀,要解決這問題,當然要滋養你的氣血,用當歸生薑羊肉湯,好,它後面說:” 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羊肉能幹嗎呢?當你閱讀《傷寒論》,你應該準備一些本草書籍,那如果你喜歡很多字,可以讀《本草綱目》,一般初學者都用《本草備要》,羊肉他講到:
補虛勞甘熱屬火。補虛勞,益氣血,壯陽道,開胃健力,通氣發瘡(仲景治虛羸蓐勞,有當歸羊血湯。《十劑》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東垣曰︰人參補氣,羊肉補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補血虛,陽生則陰長也)。
傳統醫學有個很重要的區塊,都西方醫學沒有的,它講性味寒熱,所以中草藥,你看德國西方的醫學,他只研究藥的成份,沒有研究其性味。而傳統醫學,它說是溫熱的,你本來有點冰涼,吃了過一陣子就暖了,你就知道這個東西是溫熱的。這樣你能感知,你就能掌握了一個藥物的氣性。所以這是傳統醫學最特別的部份,藥物它的藥效,吃了身體會告訴你。

當然,我可以多講一點,就是羊肉是「氣血之屬」嘛,所有的植物,雖然我們分析它有蛋白質,但是它生不出氣血來,所以它沒有辦法跟氣血之屬相提並論。雖然現在有一種論述,外面的標榜健康飲食的書籍,都教我們多吃水果,少吃肉,與傳統醫學觀念是有衝突的。
 

2 則留言:

匿名 說...

人參, 用的是紅參還是白參?

tabo 說...

應該會用黨參(加倍)代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