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

陳雲:快樂抗爭之道

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但往往人卻成了別人思想的奴隸。前者的思想叫覺悟、自主,後者的思想叫意識形態、奴性。行動是物力,思想是心力,思想是精神原子彈,能夠散布思想而締結同道,彼此商量、調和與校正理念,配合適當的行動,便可以改革社會,實現樂土。

自由民主世界促成互聯網技術突破,有了朋輩之間的點對點(Peer-to-peer)網絡社區之後,抗爭行動別開生面。思想交流與抗爭行動結合,事前的籌謀與事後的檢討,令參與網絡的人可以平等分享資訊和表白心迹。

誰是領袖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互相認定的信念和彼此平等的交流,憑着脈衝式的行動,滾存能量,發揚仁愛,便可解除奴役和剝削,實現人類與眾生共和的樂土。

網絡社區呼召的抗爭行動,也不是一個新的境界。只是新的通訊技術,令到人類熱愛自由、平等與博愛的本性更易發揮效力而已。憲政民主的方法仍未面世之前,中國聖賢也有仁愛的政治理念。

《孟子》「梁惠王」一章,宣揚仁愛的貴族政治,當中有天然耕作與節制漁獵、平均地權(恒產與恒心)與福利社會,也與現代的政治理想接通。

在君主制度之下,要達到這些理想,孟子主張君王要與百姓在物質上共享國土資源,在精神上共享視聽之娛(「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肉體上共享婚配與色慾之娛(「內無怨女,外無曠夫」)。大家share,大家happy。孟子思想唔單只「堅」,而且好in。

孟子的貴族政治理想,在現代香港也達不到。如說「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今日香港權貴階級斤斤計較的工資保障與平均地權,儒家在戰國時期已經談論,並且定出現今香港也不能做到的標準:男子(當時的勞動者)擁有的勞動權和產業權,要足以奉養父母妻子,擁有積蓄,免於匱乏。

快樂政治是中國傳統

儒家的理想是快意人生。孔子《論語》第一章「學而」,講快樂學習與快樂處世:「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孟子》第一章「梁惠王」,是講快樂政治。「梁惠王」開首處,有這個故事: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梁惠王略有仁心,自居為賢王,在私人濕地樂園對住鴻雁和麋鹿,顧盼自豪,問孟子:「賢人也感受到這快樂麼?」孟子答道:「只有賢人才能感受到這種快樂,不賢的人縱然擁有這些珍禽異獸,也不會感到快樂。」孟子舉周文王建造苑囿為例,由於與民共享,文王勸百姓不必勞累興建,百姓反而更積極幫忙,並且尊稱苑囿為靈台、靈沼。賢君與民同樂,因此享受快樂。孟子勸告梁惠王,要將自己的好事,廣而大之,放棄宰制和專權,與百姓共享資財,與士大夫共享權力。

解除壓迫,離苦得樂快樂政治來自分享,不快樂的政治來自獨佔。獨佔的手段是壓迫。壓迫就是只當自己是人,將其他人變成物,然後剝削、壓榨、虐待。當權者不愛別人,只愛自己。反抗壓迫,不是要將關係倒轉過來,將奴隸變成主人,而是要反省奴役,取消奴役,解除壓迫人的奴役關係,將當權者也一併從壓迫的不愉快的關係之中釋放出來,共享平等和自由的快樂。

如果被壓迫者狠狠盯着壓迫者的權位和擁有之物,壓迫者便壓迫得更緊,因為他們的存在價值被肯定了。但當被壓迫者嘲諷壓迫着的權位,而且滿不在乎地歡笑起來,自尋樂子,壓迫者便陷於存在的恐懼,被逼思索壓迫的意義。此刻,解放來臨。

壓迫的制度很複雜,壓迫者的說教很精密。在壓迫之下沉默,是受壓迫者的特色。當權者壓迫窮人,少數人壓迫多數人,靠的是灌輸意識形態,使得窮人認命而沉默無言,不再反抗。政治解放,要由意識解放和文化思辨開始,不是從武力抗爭開始。

由武力抗爭開始,只會令窮人更加絕望:比起當權者,自己的武備貧乏得可憐,必須鼓吹超出理性的仇恨,採取更為滅絕人性的超限戰爭(如恐怖襲擊),犧牲許多同道,惹來當權者織造更為乖巧的意識形態網羅,實施更為殘酷的鎮壓手段。

壓迫的方法是去除人性,待人如物,革命就首先要人認識人性,待己如人,待人如人,重獲自己的自由、責任和愛心,活在真實之中。

革命不是奪權,而是文化更新:以對話取代灌輸,以合作取代奴役,以愛取代恨。革命過程,是要以對話來啟發民眾成為自由探索真相的人,彼此締結,組織起來,尊重生活體驗和民間知識,一同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抵抗當權者的分化和離間。

民眾的訴求如爭取加薪、保衞家園之類,要尊重,但要綜合其他的訴求,令民眾認識到他們階段性的個別爭取,可以連結到整體社會的解放。要民眾理解到什麼是整體解放,就要用文化藝術來超越階級的視野限制,聯繫不同的生活領域,擴大彼此的同理心。

抗爭是否應該憤怒?革命是否需要捱苦?是需要的,假若革命的目標短淺而迅即完成的話,不介意短暫的憤怒和捱苦。假若革命的目標不是如奪權般的短淺,不是要成為當權者或有錢人,而是要解除壓迫,建立平等均富的樂土,若是追尋此等久遠的目標,憤怒和捱苦足以摧毀革命。

常懷歡喜之心

憤怒可以有威力,捱苦可以有韌性,但要以平靜和安樂的心性修養而為之,要如觀音菩薩,以菩提心來發威神力。或如文殊菩薩,以巧智慧來發金剛力。

不能立刻在人間實現樂土,但心靈總可以先走一步,呈現樂土的平等心與歡喜心。抗爭者要耕好心田,種下善意,使得壓迫者及一般民眾看到抗爭者即將收穫的果實。只有快樂者、建設者才是已經擁有值得民眾嚮往的道德價值和生活方式,憤怒者、毀壞者只擁有痛苦和虛無。

所謂怒火中燒,憤怒的抗爭者,容易受到自己怒火的反燒而變得偏執和乖戾,自我分化,破壞團結,而且得不到旁觀市民的同情,不能呼召人心,集結民眾。

行動形式而言,快樂抗爭就是懷抱歡喜心,直面痛苦,啟發思想,集結龐大民眾,以人民總量令到壓迫者畏懼,宣揚民眾的快樂生活方式而使到壓迫者愧疚而信服,從而達致彼此的解放。

當保衛石崗菜園村的八十後青年在政府清拆村社的大限之前,仍建立「菜園村生活館」,快樂耕作和分享收穫,實踐道義生活的時候,力量好像很卑微,但假若香港的被壓迫者都如此探索思想和實踐自己的理想生活,打破沉默,聯合行動,解放就到來了。

文化評論人

陳雲

2 則留言:

匿名 說...

智慧之言, 遠勝一些欺世盜名的文販, 而專事攻擊自己人的粗鄙政黨人物更應汗顏.

匿名 說...

快樂抗爭,文化建設。人生而平等,應共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