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陰陽,即理解何為陽,而懂何為損陽。
在這個甚麼都marketing的時代,陰陽談得很濫,濫得寫股票的都會用上太極圖,但當中有何易理,當中有沒有易理,不妨細心想想。功力所限,這裡只能簡單地談、粗疏地談。只談大原則(我也只理解大原則),但也希望談到重點。
《易經》之所以為群經之首,是因為所有中國文化都建基於易理,特別是作在應用的「術」上,因此影響歷代中國人的生活。當中醫、武、畫、美學、烹飪、玄學等等,都談陰陽,並由河圖、洛書等推衍數理。易字,上為日下為月,即陰陽。太極生兩儀,兩儀分四象。兩儀即陰陽,這個大家都知道了。
關於陰陽在中醫上的理解,值得細讀濤醫師以下兩篇Blog文。
1.陰陽第一講
2.陰陽第二講
陰是物質(形以下),陽是能量(形以上的)。要特別強調的,是陰陽雖然相對,但兩者為一體,缺一即死。靈魂不能沒有肉體,肉體沒有靈魂也只就是一條鹹魚。任何以陰陽包裝的「學問」,談陰時不談陽,都是假學。
中國人說「一物一太極」,即世間萬物都含陰陽原理。就是一塊石頭都陰陽造化而成,但這個陰陽只在過程中出現。陰是物質,孤陰不長,石頭是百份百的陰,它只是死物。
陰上有陽,即能「活化」。把石頭雕成了石像,加上藝術家的思想、靈魂,就含陰陽;一張紙是死物,但加上了畫家的妙筆生花,即成活物,因此中國畫都講氣韻生動。用「現代科學」檢測,其實不過是紙上添了顏料,但好畫就是雖死(死物)尤生,能吸住你的目光,take your breath away。
在武術上,陰是受,陽是進,當中形成一個「圓運動」,內家拳手法上,兩者是同時進行的;人世間,物質是陰思想是陽;在醫理上,血是陰氣是陽,肉體是陰靈魂是陽。再推衍下,腹是陰背是陽;左是陰右是陽。
陰陽及五行不是代數,不能隨便代入。即,其中的推理邏輯應用上有「功能」上的意義。陰的特質是物質的、涼的;陽最無形的,溫熱的。
很多人都以太極圖推說,陰盡則陽生,陽盡則不生。其實不然,任何生物,陽盡即死,即太極圖變全黑。(故要扶陽!)
死屍與活人的分別,解剖上其實沒有分別,五臟六腑都全齊全的,那分別為何?古人說:就是差一道陽氣。(故要扶陽!)
靈魂是甚麼?其實也就是一股能量,其中陽氣藏在命門,再由經絡往四肢走。
小兒純陽,因此健康的寶寶都是溫暖得緊的,抱過就知。他身體雖然小,但能量比身體大,套用JT語:即靈魂很大隻:
一個小孩子──如果不是一出生就打很多抗生素、什麼疫苗、或是吃很多西藥把他的元氣搞壞了──小孩子,他一出生的時候,肉身只有這麼一點點大,可是他的靈魂是很大隻的,所以這靈魂一定帶了很多能量來,可是,他的肉身還不足以承載它,所以小孩子動不動就會上火啊、流鼻血啊、好動啊,哭一天都不會累,大人跟小孩 子玩十二個小時,大人快要去死了,小孩子還在笑,小孩子就是這種動物。換轉看成人,則是肉體很大,靈魂(能量很小,因為一直在耗損)。特別是現代人,賤肉橫生的多,沒精打采的多,也就是肉體比靈魂大(陰盛陽衰),能量根本本來不夠用。
對陽氣的基本的理解,是「陽氣就是免疫系統」,而陽氣由十二經輸送到身體各處,因此李可說(再copy一次,此乃大原則!):
不管你的表裡內外,四肢關節,五官九竅,五臟六腑,不管哪一個地方,只要陽氣不到位那就是病。再由此推進,當能理解為何氣功、內家拳,甚至靜功盤坐都是養生的。因為正統功法,都是促進陽氣走遍全身經絡的,都是扶陽的。即使是靜坐,依心法想像丹田有一團火,或一團火走四肢,結果練功時身子都是溫暖的。
基本上所有運動都是促進陽氣走動,但以醫理看,劇烈運動大都傷津散陽。而養生的運動,例如Yoga,都是慢的,都是「坐著的運動」。所以中醫師都會告訴你,走路就是最好的運動。
有數千年歷史的古國都從年月中學習。為何中、印的養生運動都是慢的?歷史只有三數百年,驕傲得未受重挫的大國,流行的運動都是急激的?
陽氣是暖的能量。相反在《天龍八部》中,遊坦之不是練成了冰蠶寒毒嗎?由此可推想,世界如果有此類用「冷能量」的武學,如寒冰掌,在練成能傷人前都必先自殘,所以一定是邪功。
---
既然陽氣是溫熱的,健康的人身體一定是溫暖的。而一般現化人本來就能量不足,其實毋須詳細解釋(小弟的舊文有寫過),都能理解為何低溫食物(冰水)、冷氣是損陽的。你根本在跟大自然作對。
再說,人的脾胃,還需要一個工作溫度。我們都知道,在嚴冬,發動車子Engine有多困難。在冬天把寒涼食物吃進去,胃部還需要先把它「煮熱」。
大量進食寒涼食物為何會損陽,可由此路進。
過去兩年冬天,我吃過兩個西餐,一個在金鐘某酒店,一餐在歐洲(其中一餐是所謂的份子美食,聞說所費不菲),兩天氣溫都在十度以下,但當我冷得打震,而侍者竟然捧上冰冷的凍湯,事實上頭四五碟菜都是涼的,身體雖冷,但我是吃得有點火滾的。但由此啟發對食物的思考,問問自己:
*為何中醫首重人與天地(特別指天氣)的關係呢?
*何為合理的烹飪?
*脾胃的工作溫度如何?
*為何嚴寒中,中餐往往給你一個熱湯?喝了就精神抖擻?
*為何肉類醞藏較多的血氣(能量)?為何羊肉最補?與它綿密、較韌的組織收藏了更多的能量有沒有關係?
*不同的煮食方法何解對身體造成不同變化?煎炸是以極高熱、極短的時間內把食物煮熟,儲存了甚麼能量?何解易做成熱氣(上火)?
*進補為何要燉?燉盅的構造,是以小容器藏食物,再把小容器密封,放在較大的容器內,大容器裝滿了水,以水隔著把食物煮熟,當中大原則是小容器內食物、滴水不漏的煮熟。當中能量又是怎樣儲存的?
有一天我會開始習廚的,想想都覺得好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