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星期三

李偉才:是規律也是抉擇

是規律也是抉擇

數十年來,以「芝加哥學派」為首的新自由主義很成功地散播一種思想:「政治講的是抉擇、而經濟講的是規律」(Politicsis about choice, and eco nomics is aboutlaws.)也就是說,現代經濟學是「超越意識形態」的(non-ideo logical)。

這當然大錯特錯!對「自由」的標榜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抉擇,新自由經濟主義也不例外!在一個社會裏,商人有沒有壟斷、合謀定價及於廣告中作虛假陳述的自由;工人有沒有怠工、罷工及進行罷工糾察(picketing)的自由,這都是公共(也就是政治)的決定。再請大家想想:如果「一個願買、一個願賣」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社會價值,那麼為什麼絕大部分社會都不許賣血、賣器官(即使器官是自己的)、賣淫、賣毒品、買賣學位、買賣官職、買賣子女、「賣身葬父」,甚至不許賣「黃牛飛」?而彼此你情我願的高利貸、包攬訴訟、金字塔式推銷等,在絕大部分國家都被列為非法?很明顯,自由交易不可能凌駕於社會價值和政治抉擇之上。
常識告訴我們:一個運作良好的社會,必定有賴市場的「無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攜手合作、相輔相成。一方面,社會之上既有應該透過市場交易的私有財產(privategoods),亦有應該由政府承擔的「公共財」(public goods)。

有關後者最著名的例子,是亞當.斯密提過的海港燈塔,其他的還包括公路網絡、橋樑、道路照明、基礎教育、基礎醫療、國防、治安、消防、郵政、天氣預報、食物安全、救災等等。而在另一方面,這隻「有形之手」亦應制定法例,以規管和保證市場的公平和暢順運作。

可是, 在新自由主義「 市場至上論」或「市場萬能論」下,「 將一切付託給市場」和「解除政府監管」(deregulation)成了最「正確」的做法。香港政府將市民的退休保障付託給私人市場而不肯實行中央公積金制度、將地下鐵路和過海隧道私有化、以及將公共屋邨商場管理變為私營(「領匯」)等,就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進行的。留意筆者並非全盤否定私有化,因為私有化確有成功的例子(如機場管理局)。我想指出的是,高舉私有化作為不可抗拒的社會潮流,結果可能得不償失(遠的教訓有玻利維亞的「水騷亂」,近的有領匯不斷加租導致小商戶結業)。

面對仍然方興未艾的私有化浪潮,我們必須要有清晰的頭腦。在權衡利害的過程中,「舉證責任」必須在鼓吹私有化的一方,而不是在反對私有化的一方。按照新自由主義的主導思想,我們大可將香港郵政局、水務處、消防服務、救傷車服務、環境保護服務私有化。所有國家甚至不再需要警察和軍隊,因為維持治安可由保安公司負責、國防則可由僱傭兵負責。從經濟角度看,所有這些轉變肯定會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但這真是我們想追求的文明嗎? 我們需要怎樣的繁榮.六李偉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