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8日星期五

陳雲寫台灣大選

關於台灣大選,自己看得特別有感覺的文章。

我自己是有點怕把馬英九叫作君子的,特別在他當選之後,因為權力實在能令人腐化;但陳水扁及為一己之利而挑撥族群的民進黨,則一定是小人了。(摘自27/03/2008信報)

人世間可喜之事,清風明月之外,君子在位也是其一。為官者行事溫文,大公無私,廉潔自持,偶爾為民解憂,百姓就少了煩惱,多了閑情。君子雅士在位,有時看了也是舒服,甚至可以令人民固窮,甘心忍受貧困。如捷克解除共產專政,復歸共和之初,百廢待舉,就有爾雅之士哈維爾當總統,權充「哲王」的短暫角色,度過混亂之局。

選舉之古義

  君子在位的相反,是小人得志。君子與小人之辨,是孔孟教化門生常用的對比,與「義利之辨」,乃一體兩面「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雖然現實政治往往義利交纏,君子與小人交征,但是義利不可不辨。君子與小人有一大分辨,就是君子有所不為,小人則無所不用其極。形諸於外,就是君子在危難時期依然守禮,依然拘於小節;小人則可輕易悖禮,以「不拘小節」為名,折損大節。

  選舉的古義是選賢舉能,選君子,罷小人。漢朝承秦朝尚功利、輕德行之積弊,便在州縣推舉賢良方正、博學鴻詞之儒生為官,是為中國儒官傳統,也是中國最早的選舉制度,只不過選民只有州官和鄉紳,庶民不可參與而已。為官者以正心修身為齊家治國之本,內聖而外王,以仁義為主,功利為輔。為求目的而不擇手段,以致麻木不仁,即使是為了興利除弊,也不是古之大臣風範。北宋改革之臣王安石,雖無大過,始終不得儒林敬重。

  近代中國積弱,列強欺凌之下,士人圖強心切,於是禮樂廢馳,秦政再起,崇尚功利與技術,講求服從領袖,效忠黨綱,權宜行事,不重視道德修養與正直清廉,民國政府啟其端,在中共成為極致,時勢至於今日,在台灣則見黑金政治,民進黨執政之後更連溫文爾雅的官場規矩都丟棄了,在大陸更是貪污腐化,官風粗鄙,乏善足陳。溫家寶嘗試撥亂反正,恢復儒官氣象,談吐溫文,凡事躬親,出口成章,敬奉父母教誨(例如去年出訪日本時提到媽媽稱讚他在外邦辭令得體),常以赤子之心示人,但是毛澤東的秦政,積重難返,也不是一人可改。

婦女保傳統

  三月二十日,香港翡翠台製作台灣總統選舉特輯,訪問台南一位種植蓮霧的農家。這位南部農夫說馬英九雖然在南部農戶小住,體驗民情,但始終不能改變他的選舉意願。回答記者質問他選不選馬英九,他微笑,恭敬回答:「要再研究啦。」雖然他親民進黨,但他對馬英九的評價也甚中肯,他說:「此人有『古意』。」閩南話的古意,通稱古風,就是為人正直,做事方正,無心鑽營名利,也不投機取巧。近年的台灣政壇、香港政壇,甚至國際政壇,都颳起公關政治之風,以取悅選民、炒作議題為尚,正直為官之「古意」、古風,淪為貶義詞了。

  台灣選舉之後統計,是次總統選舉,投票率沒八年前的高,馬英九的得票率,也只比八年前泛藍得到的高出七萬票而已。馬英九得勝的關鍵,除了台灣受陳水扁八年亂政,民心思變,影響游離票,也應歸因於馬英九深得婦女愛戴,婦女積極參與助選拉票。馬英九比謝長廷勝出二百多萬票,當中估計有一百多萬是婦女票。馬英九得到婦女選民垂青,並不全因為其長相英偉,美男子畢竟已婚多年,而是婦女由於要為後代謀劃,多是心思細密,目標長遠,不易被一時的政治伎倆蒙蔽。女人知道誰可以付託終身,自然也有能力判斷,誰可以付託以邦國大位。反而男性選民較易急功近利,放棄原則,猜疑正直儒雅之士不可為官,難以從政,不屑給予機會;奸惡之候選人,如果可以說服男性選民,可以能幹任事,男人也會投以一票。唐人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將婦科列為醫科之首,教育家蔡元培,注重婦女教育,提倡男女同校,平權受教,婦女的身心健康與靈性培養,對人類後代與社會發展最為重要。台灣選舉中,女性投票者更有撥亂反正之功。

自誠而明,歷久常新  

國民黨在大陸時期,在遷台初期,雖然腐化,但不論文官武將,多是談吐溫文有禮,也尊敬博雅文學之士。蔣介石也禮聘大學士(如錢穆)到軍帳講習,教授文史,砥礪氣節。當時的社會優禮教師和文人,也敬重正氣的官員。《尚書.洪範》講論治國之道,說君主用臣之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辭色平和安詳,就是正直之臣,可以放心任命。以剛勝人的能臣,要稍為壓抑(「克」),以免驕矜;以柔勝人的智臣,要多作顯揚,以免沉潛。如馬英九一類的公務員,辭色平和安詳,政敵侮辱也是以理論事,不動氣罵人,在古代就是正直之臣。

  《中庸》是儒家修身的內典,修身以誠為本。《中庸》由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開始,到第二十二章,才講出至誠之理:唯有真誠者才可以發揮本性,發揮眾人的本性,發揮萬物的本性,贊助天地,化育萬物。在二十一世紀地球村意識和環保政治興起之時,儒家的至誠之道,由親親而仁民,由仁民而愛物的道理,一點也不過時。馬英九出任法務部長時期,提倡清廉,整治貪污(後來被迫辭職);出任台北市長時期,銳意推行環保,也是儒家政治的一體風格。

  香港回歸之後,官商勾結,政風淪落,奸猾處處,墮落傳媒與政商和應,沆瀣一氣。此地民眾耳濡目染,久之不聞其臭,以為奸詐就是能幹,正直就是無能。我在民政局輔助何志平時期,雖也曾嘗試復興儒門禮樂,但畢竟限於社會風氣,民政局長又位卑勢微,事事受困,是故當年成事多在虛禮,少在實事。今退居在野,目睹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政治討論成熟,選民明智(執意投票予謝長廷的也是明智),欣羨台灣社會開明之餘,也善頌善禱,寄望台灣締造憲政民主,恢復良善古風,為華人社會垂範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