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6日星期六

不戰

不是筆戰。也當然不會、也不是想引起筆戰。只是看了不爽,現下甚麼人都「能寫」了,自然甚麼文章都有。


1.今天在人言報看到這一段(聲稱是某某blog,但未Update。)。

  我是個沒有耐性的人,炒股票從來只炒窩輪,卻沒有忘記Icarus。有時世事就是如此離奇,誰會想到這個希臘神裏裡的小男孩,竟會在現代金融界闖出了名堂?話說他跟父親逃獄出來,看見光芒四射的太陽,興奮得不得了,一支箭的朝太陽飛去,卻忘了身上的翅膀是用蠟和羽毛造的,太陽的熱力終把他的翅膀熔化,Icarus狼狽墮海。牛市中的股民也就常被警告,炒還炒,切勿得意忘形,以免落得 Icarus的下場。
這位「小姐」(其實我懷疑是演員,可能是男人扮的。自己blog反而未update?我更懷疑她是個演員了),通篇BoBos族(Bourgeois Bohemian,開筆至今寫了好多次,自覺很潮),又話「藝術也一樣。看一幅畫,須要了解它的內涵,才會看得過癮。而要了解一幅畫的內涵,就必須把它放在它所屬的社會背景。」,但只炒窩輪,點解睇畫就要了解內涵,投資就不了解公司呢?

投資是性格的延伸。這種人寫寫紅酒+西畫,就以為懂藝術?

從傳媒角度看,塑造一個角色寫專欄是一個潮流。因為性格鮮明,讀者印像深刻,最好惹火一點,有人鬧更佳!(沒人鬧也算失敗,所以經常先撩者賤,找人鬧)。所謂香江「財子」(在我眼內,是收錢寫稿的香江第一文妓)也用同一個approach,塑造一個persona,不錯,是persona(面譜)。他寫作看似火辣,其實只是「孖劇亭」。(看他近日一邊收錢幫電影賣廣告,另一邊一連十天讚頌該電影,可知其人格)

2.成功的分析員當然在忙做分析,更成功的分析員在忙放假、買樓、計劃金錢以外的世界,勁抽前分析員多數在做(半/全職)義工,或準備退休、又或退休了。每每看見前XX分析員但現職傳媒人的,我覺得很好笑。

任職傳媒,我可以話你知,成個行業都在走下坡。不論電子、平面、亙聯網,都沒有找到方向,沒有找到下一個business model。那,甚麼人會好好的分析員不做,去做傳媒呢?

其實又係做演員(我說過這是個演員年代),只不過用文字來演。

我當然是nobody。不過我想說,指匯控一年內見$100、$112、$120的人,去看看的匯控的歷史吧,$120的匯控息率有幾%?911時匯控的P/B是幾倍?SARS時的P/B又是幾倍?$120的匯控P/B是幾倍?

如果真係見$112,好多人都會切,切蛋糕慶祝!因為是再買的時候了!(不過我是準備在三年內匯控見$250時切蛋糕的那一批)

---

07第三季,替自己作了個小回顧,發現年頭寫下的四五個目標(其實是幾個十年計劃)都提早達成了,近日已開展新生活,開始勤練功。

人生沒有幾件比練習/練功快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