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星期二
陳雲:保安與安保
警察說保安,是保所有人之安,包括旁觀者、反對者之安全,是一視同仁的;警察說安保,是為了某些人之安全而保之,是區別對待的。香港警察由講治安(law and order),退化為講保安(security),再淪落為講安保(safeguarding),正是香港落入中共統治的結果。
九七之前的香港警務處長,是說「治安」的,九七之後,直至鄧竟成任內,都說「保安」。時任警務處長曾偉雄,卻一反常態,說「安保」。憲政民主的法治社會,公共秩序叫「治安」,英文叫law and order。中文的「治安」成為公共行政用語,源自漢朝,平治安定、長治久安,謂之治安,觀念也類似西方的law and order,有rule of law,才有order可言,否則只有臣服(obedience),無安可言。漢初,賈誼上《治安策》,論的是天下長治久安之道,不是保護皇室的安全。
治安是政治總長的工作,保安(security)則是軍警執法部隊的工作,故此香港在英國殖民政府時期,有「保安司」之設,九七之後,改稱保安局長。保安也是古語,比起治安,少了些政治顧慮,純屬軍隊或警察執行任務:保護而使其安寧也。《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董襲傳》云:「太妃憂之,引見張昭及龔等,問江東可保安否?」保護國土安全、人民安全,謂之保安。故此,香港私人屋苑之看更,以前叫護衛員,現在有些改稱保安員,俱是恰當之詞。
至於安保,則是中共近年的新創詞(coinage或neologism),並非中國本有之語。安保是安全保護或安全保障,但這是誰的安全保障呢?當然不是小市民、小住客了,官員、政要,才是保障的對象。故此香港警務處一旦用到安保的字詞,行為便不再是為了香港社會治安或保安,而是全力保護政要的人身安全,不擇手段,不顧法治了。安保之名,衍生自「安檢」,美國經歷「九一一」災難之後,加強機場的安全檢查(security check),中共藉故效法,中文於是有「安檢」之名(香港以前稱為「(存倉)行李檢查」、「隨身行李檢查」而已)。即使美國的機場安檢,也有剝奪人權的案例出現,故此「安檢」並非好詞,衍生之安檢的「安保」,更非善語。
八月十八日,中國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香港大學,封山封路,禁止記者採訪,大學生限制進出自由,更不得示威講話,示威的學生被警察公然推入後樓梯禁錮一個多小時,出來之後,淚流滿面。記者協會和港大學生群情洶湧,保安局長李少光久經官場,用詞只有分寸,仍沿用「保安」一詞,他「不認為警方對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的保安安排,與以往訪港貴賓的部署有何不同。警務處處長曾偉雄亦強調,不論訪港政要來自何國,警方的安保原則均是一樣的。」(李少光:<李克強保安屬一貫安排>,政府新聞處新聞稿,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其部下曾偉雄卻一馬當先,口頭說出「安保」、「核心安保區」這些香港人聞所未聞的詞彙,連大律師公會都說核心安保區乃香港法律所無。八月十八日,香港《星島日報》即時新聞報道:「警方在進行安保工作時,造成市民不便,希望市民明白,但為了保護領導人安全,有些措施是必須的,完全沒有政治考慮。他表示,尊重市民集會自由,但不可以凌駕領導人的安全之上。」(新聞標題:「曾偉雄指李克強安保措施是必須」。)
事情鬧大了,三日之後,香港政府的官方用詞改變:「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表示,警方將在八月二十六日的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交代有關公眾集會和遊行的處理。署理警務處處長李家超表示,行動處處長將檢討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的安保安排。」(香港政府新聞處新聞稿,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安保」一詞,白紙黑字,成為香港政府的官方用語。香港正式淪陷。
保安局長講保安,其下屬的警務處卻講安保,不跟隨上司的用語。香港政府已經部分成為境外政權了。安保與保安,是不同的事。八月二十九日,立法會的「保安事務委員會」傳召香港政府的保安局及警務處解釋李克強訪港之保安事宜。可惜,警察執行的是來自北京的「安保」任務,已不是境內政府的事了。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1 則留言:
如果有曰唔見了自己屋企人,原來被駒捕扣留了但不需要通知,諗下,幾得人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