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
中共將在香港建國
(2011年05月31日)
特首熱門人選叫囂,二十三條要立法,其他人跟住起哄,說澳門已經立法,香港也不能遲了,如果香港立的國家安全法是澳門的簡化版,香港人沒理由反對吧?
執政的人要理解法律,但執政者理解的法律,比法律界的人多了一層政治顧慮。在香港立法,與在大陸立法、在澳門立法,是不同的,香港的法律不是鬧着玩的,香港的法律及司法行政,是連中共及港府全力支持興建的港珠澳大橋都可以用一條看似毫不顯眼的環保條例來煞停的。容我用外行人的法政觀念,說幾句閒話吧。在法治仍然嚴明的香港,二十三條國家安全立法的法例和判例,將會清楚界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怎麼模樣的國家,有助中共正式在香港的法律上「建國」,這是很多人設想不到的效果。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仍未行憲,一旦香港有人觸犯國家安全法例,捉上法庭,香港的法庭陳詞、判決及國際法學家的議論,將令中共「喜出望外」。
中共有求於香港的地方很多,例如模仿香港制度、公務員治國(行政代替政治)、人民幣國際化、國際社會活動、資金寄存等,但最近中共有些人想在香港這個擁有大量外籍和雙重國籍人口的地方推行「國民教育」,跟住又呼喊要做國家安全立法,中共想借助香港來幫自己建立國民意識和建立合法國家了。拜託,香港對中共的幫忙,還未到這個地步吧?五月二十八日,吳康民老先生終於按捺不住,說國家安全立法並不迫切,解決香港的民生要緊。也許,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是一個仍未行憲的國家,中共是一個在自己的國務院民政部仍未註冊的政黨,對於很多新港共來說,心裡很不舒服。大陸的國民教育失敗,大陸人愛出國而不愛中國,那就在香港試驗一下,鍛造純潔的愛國樣板吧。PRC莊嚴偉大,為甚麼不在香港立法保護這個「國家」的安全呢?他們不知道,在老中共、老港共的觀念裡,不合憲的懸法狀態,才是妙用無窮,六十年都是這麼拖延過去的,臨時革命政府的小日子過得挺好,連GDP也超越日本了。即使大陸「有法可依」,中共近年也不用顛覆政權的法來懲治反黨的人,用經濟犯罪之名、用行政扣押之實,更方便省事。
同理,香港殖民地留下的惡法,其嚴酷程度遠超國家安全立法,一旦採取國家安全立法,這些以內部治安為名的惡法即使不廢除,也受到凌駕。香港的法治,是不容許有法不依的,到時候,在街上塗粉筆畫艾未未頭像的人要在香港上法庭,被控顛覆國家,那場大戲,才精彩哩。
陳雲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
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
聽勁略談
聽叔叔莊子課(成日課track 39),談到「氣聽法」。我對此一無所知,在網絡上鍵入「氣聽法」,只可以尋到叔叔自己的說話:
其實叔叔也說自己不完全理解氣聽法是啥,他只能說過大概,但從師門中聽過,他恩師說「氣聽法與太極拳的聽勁很像」,而據他聽到,聽勁是一個人練到完全鬆開的狀態,氣沉到地下,然後透過雙腿插入地下,云云。
關於聽勁,以上轉述的我不敢說錯,但對我來說,聽勁沒有多高深,我大概可以憑自己所知的補充一下。
太極拳說「化拿打發」,這是手法,也是境界。但在此之前,必須有聽勁的功夫,聽不到的勁你就化不到,從此可見,聽勁只是基本功夫,但練下去又不只是基本功夫,拳經云「一觸手便知輸贏」,高手過招,毋須真打,摸摸手就能分勝負,這對練其他拳的朋友來說太玄幻離奇了,但卻是真確的。
當然,在聽勁練成之前,力要去掉,情緒要去掉,全個人要沉靜得像虛空,胯沉在下,身體其餘部份像浮在半空,都不使勁的。
鬆到一個程度,你每碰別人就像與對方connect上了,駁通了一樣,此時你會感覺(聽)到大家肌肉的狀態不同,是那裡硬了。硬就能打,相反,鬆(有彈力)的,是打得進,但打不動的。聽勁的基礎是你天天推手(慢推。初學者,快是聽不到的),天天打拳,打到某一天,一按在對方身上,就會聽到他是肩未鬆有「硬塊」給你打,還是手力太重,再練,知道他是胯歪了,而且是向左歪了一少點,又或者重心在右腳腳跟等等。功夫越高,聽得越準越快,所以聽勁根本又是(開始推手,不是一般公園太極的)基本功,又是一生練功之所在。你遇著一個比你低的,一觸手就知他沒法推倒你了,但下一分鐘換個高手,一觸手你又馬上給飛到八呎外去。
如果把以上概念換成「能量」自然也行。若是如是觀氣聽法,那就是你與人相處,一談之下,就聽到那裡有話可說,大家能量品質相同;那裡是能量相抗,大家無法溝通。聽勁不算難練──縱使我說不難練,但其實十個現代人大概只有五個練成,原因呢,相信一半是耐性努力,只有二成是悟性。既然聽勁能聽,氣聽法自然也能練,但只會難練得多,因為太極拳聽勁是physical的,摸得到的,因為聽得到,就打得到,騙不了人,但人心太複雜,人心是會騙自己的。這想像起來就極難,不過當年我也認為聽勁好難,大概練成的人就覺得不外如是吧。
你不要說莊子很消極唷!其實《人間世》有教各種各樣你在工作的場合面對像大白鯊一樣的上司你要怎麼對付他?然後在家裡如果遇到那 種很暴君的老公時,你要怎麼修理他?就是所有那些面對超級難題的事情,你都能夠學會用一些方式原則,把他處理得很好。如何跟人相處這件事其實是修練裡面很 重要的一環,因為你說我們殺牛要殺到,一隻牛在你的刀光之下全部變成碎塊那種境界,當然是很難,可是,那個難並沒有比你跟你的先生、或跟你的父母住在一起 而倆邊不吵架那麼難。這樣懂我的意思嗎?人跟人要不磨擦,是要比殺牛殺到那個境界並不會比較容易。所以要學會很多很多很可怕的招數來應付這個世界。其實 《人間世》篇裡面最高的修為稱之為「氣聽法」。可是「氣聽法」在人世間已經失傳了,我就是教你們你們也不會,我也還沒練成,但是如果你們媽媽有興趣,想要 為你自己設一個很高的人生標竿,想要知道什麼叫「氣聽法」的話,我最近看了一些電影,有一部電影裡面有一個角色,那個角色就是莊子《人間世》篇練成「氣聽 法」的人會有的狀況。那部電影叫做《黑道比酷》,是一部美國亂七八糟的喜劇片。就是講一個人在混黑道,什麼事都能逢凶化吉,其實那個人就是練成氣聽法的 人,所以那部電影的英文片名叫「Be Cool」,就是要很冷靜心不要亂,所以當你什麼事情都不會心亂的時候,你做什事情都會好像有上帝在幫助你,所以那些壞人都自己打自己最後都死光了,最後 只有他還活著,然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其實那個東西就叫「氣聽法」。所以將來你們想要練莊子,不知道「氣聽法」練成應該是什麼樣子,你們就可以 去看一部電影叫《黑道比酷》的三流喜劇片,那個男主角就是氣聽法的成功範例。
其實叔叔也說自己不完全理解氣聽法是啥,他只能說過大概,但從師門中聽過,他恩師說「氣聽法與太極拳的聽勁很像」,而據他聽到,聽勁是一個人練到完全鬆開的狀態,氣沉到地下,然後透過雙腿插入地下,云云。
關於聽勁,以上轉述的我不敢說錯,但對我來說,聽勁沒有多高深,我大概可以憑自己所知的補充一下。
太極拳說「化拿打發」,這是手法,也是境界。但在此之前,必須有聽勁的功夫,聽不到的勁你就化不到,從此可見,聽勁只是基本功夫,但練下去又不只是基本功夫,拳經云「一觸手便知輸贏」,高手過招,毋須真打,摸摸手就能分勝負,這對練其他拳的朋友來說太玄幻離奇了,但卻是真確的。
聽勁的基礎,在於你要練得身體鬆夠了,不丟不頂,換句話說,就是雖然人身混身是關節,但只要鬆,外力觸碰下去就像沒有關節似的(不是垮掉了,而是像一條大彈弓)。換過對抗性的角度看,這也是圓的道理,呼拉圈是沒有關節的,用力擠壓呼拉圈,它是每一吋都承受同樣的重力,若這呼拉圈製作時有損壞,假設圈上有結(knot),遇力時,那裡有結,圈內就會從那裡爆破,因為那個結承擔了大部份力量,若無結,一個圈是每一吋都承擔同等力量的。由於整體勝過部份,圈能承擔的力量比部份大得多了,拱橋的設計就是用地心吸力,再加上半圓來平均分配力量,原理上,橋上的每一塊石頭所承受的重量是十分接近的。拱橋不用柱來分擔力量的。
當然,在聽勁練成之前,力要去掉,情緒要去掉,全個人要沉靜得像虛空,胯沉在下,身體其餘部份像浮在半空,都不使勁的。
鬆到一個程度,你每碰別人就像與對方connect上了,駁通了一樣,此時你會感覺(聽)到大家肌肉的狀態不同,是那裡硬了。硬就能打,相反,鬆(有彈力)的,是打得進,但打不動的。聽勁的基礎是你天天推手(慢推。初學者,快是聽不到的),天天打拳,打到某一天,一按在對方身上,就會聽到他是肩未鬆有「硬塊」給你打,還是手力太重,再練,知道他是胯歪了,而且是向左歪了一少點,又或者重心在右腳腳跟等等。功夫越高,聽得越準越快,所以聽勁根本又是(開始推手,不是一般公園太極的)基本功,又是一生練功之所在。你遇著一個比你低的,一觸手就知他沒法推倒你了,但下一分鐘換個高手,一觸手你又馬上給飛到八呎外去。
如果把以上概念換成「能量」自然也行。若是如是觀氣聽法,那就是你與人相處,一談之下,就聽到那裡有話可說,大家能量品質相同;那裡是能量相抗,大家無法溝通。聽勁不算難練──縱使我說不難練,但其實十個現代人大概只有五個練成,原因呢,相信一半是耐性努力,只有二成是悟性。既然聽勁能聽,氣聽法自然也能練,但只會難練得多,因為太極拳聽勁是physical的,摸得到的,因為聽得到,就打得到,騙不了人,但人心太複雜,人心是會騙自己的。這想像起來就極難,不過當年我也認為聽勁好難,大概練成的人就覺得不外如是吧。
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生活守則
喂喂喂,其實這不是個反基督的Blog,我更不承認自己是反基督宗教的。理由很簡單,若世間有神(這裡指上帝,非指中途上帝),那不管基督宗教怎樣錯解上帝,我們都是under the same GOD。私以為,對上帝最好的描述,就是盡量別去描述祂,因為我們所知極少,越講只會越錯。這想法是來自李天命。
而盡量去描述祂的,其實是教徒。但教徒該知道,假藉上帝之名是大罪。那我想問,這與藉上帝之名來行事,有何分別?
我不反基督教,但我忍不住要嘲笑一些教徒。佛門中也有壞人,但酒肉和尚可是會躲起來偷偷吃肉,戴個假髮去偷摸女人的,也就是,他們大都是知羞的(好啦,現在的少林寺也是很不知羞恥的,但大概沒有人當它是個宗教團體了,雖然大家都剃頭)。但例如好一些基督宗教的支派,或組織,例如影音使團,或以下這個創世電視,真令人忍俊不住呀。
十戒是合理的,但怎麼基督教中總有人,要在BIBLE之中演繹出眾多理論,這不準,那又不對呢?都是那一句,教會最令教友改變的,就是他們與家人的關係。拜神祭祖是不對的,獻燒肉給祖先是不對的,做瑜伽也不對……
先看片段,再嘲笑。
破壞家庭、破壞傳統我都不說了(其實如果基督徒這些事都不能做,大概就不能做保育等工作了吧)。以上這些論調,最可怕的是把世事簡化,所有事情,都化成「牧師/博士(對,這片段之中的為神學博士)/傳道人/聖經說基督徒不能XX呀」。一個宗教,為甚麼要連避孕套能不能用,都要教宗出來作指引?人世間之事,有這麼簡單嗎?當教條A與教條B產生衝突時,教徒該怎辦?
大學強調獨立思考,以上這種論調,就是把所有教徒變回中學生。「中學生應否談戀愛呀?」那一種。而部份教徒也樂於接受,最好你話我知我該怎做,因為之後發生任何事,責任就不在我這兒了。這令我想起從前談戀愛,女友是教徒,但相處不久我就發現:怎麼你是教徒,害怕這麼多事情?自我形像又這麼低?後來大家談過這問題,她自己也找不到答案。到了近兩年較有體會了,我認識眾多教徒,過半數都是沒有獨立思考之輩(以上為一陳述句,是我個人觀察,你可以不同意,更歡迎你反對),相當比重是沒有自信之人,認識深了,他/她會告訴你,信神就是因為自己太渺小,要找個依靠。這個依靠,再談深入一點,理解下其實是逃避責任,讓別人替你做決定。(我有前輩更認為教徒根本全是loser,我甚麼都敢說,這我就不敢完全同意了)
更令我莞爾的,是信教後他們沒有比較快樂。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在教堂時,在唱聖詩時,他們有一種類似宗教經驗(或trance式)的HIGH,過後又很無助。
更令我莞爾的,是信教後他們沒有比較快樂。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在教堂時,在唱聖詩時,他們有一種類似宗教經驗(或trance式)的HIGH,過後又很無助。
不論宗教,不論種族,總有些做人教條,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準則,但我同意李天命所說:我主張「反煩瑣主義」。對於我來說,做人通常只需要幾條粗枝大葉的守則,甚至光是幾條「童子軍守則」,如果真能落實履行,就已是很好的了……哪裏需要先講一大套倫理學理論呢?
以上這說法是很有智慧的,若不同意,看看《正義課》就該理解了。
人生中就算只有幾條童子軍守則,中間還是會互相衝突的,一個人要訓練自己的思辨能力(辨別的辨,非辯論的辯),理解自我,建立價值觀,然後遇事時思考,而非聿別人給予做人守則。
因為守則越多,之間越易衝突,我就經常見到教徒因為一些生活小事,不知怎做決定,例如跟朋友去旅行入不入廟之類。我前女友是個天秤座,更加是每天都在決定上左搖右擺,浪費生命在「到底A好還是B好呢?」這種問題身上。她性格上的自我形像低,然後祈求上帝,就成了一個美妙的鐵三角(因為人生每天都充滿了抉擇):到底A好還是B好?>我怎麼這麼沒用,這種問題都要考慮半天?>上帝呀,請賜給我智慧……之類的。
不少經典電影之中(例如吳宇森《英雄本色》),都在探討:到底義氣重要,還是正義重要?人生有趣的地方,就是每次情況都不同,你得用自己那把尺,那個秤去量一下。聽從權威給予你生活守則的人,是白活了。
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
陳雲:我理性,所以我勇武
陳雲
我理性,所以我勇武
(2011年05月24日)
「和平、理性、非暴力」,是起義的緊箍咒,彷彿和平與理性的衡量標準,就是「非暴力」了,一旦動武,就不是和平與理性了。弱者除了和平抗爭,動武是不可剝奪的最後手段。
從黃毓民議員在立法會扔蕉,到示威青年扔鞋、上台搶咪,到包圍地產霸權商店、堵塞地鐵出口及鬧市街道、到燃燒雜物、燃燒自己(自焚)與投擲石頭、玻璃樽、汽油彈,乃至組織起義兵團,都是暴力。弱者在對抗強權的時候承諾不使用暴力,是放棄行動升級的壓力,是在暴政之下的自我繳械。暴力並非都是動粗,認清楚暴力是甚麼,被強權欺壓的香港社會才有希望。暴力來自焦慮,也來自決志。理性的resolution,也可以是暴力,例如孫中山決志起義,耶穌基督決志犧牲,都是暴力。強者因霸而動武,謂之暴;弱者因義而動武,謂之勇。非理性的暴力,叫暴戾;理性的暴力,叫勇武。香港的統治者及協助統治的某些傳媒,將勇武、威武或自衛的武力泛稱為「暴力」,將暴力與非理性掛鈎,是可怕的洗腦,所謂「語言植入」,即是將勇武、威武、尚武的武字消滅了,代之以「暴力」的泛稱,而警察執法的時候,政府或傳媒卻稱之為「使用最低限度的武力」,叫動武,不叫施暴了。
中文的武,是褒義詞。勇武,是儒門正教。弔民伐罪、攻打商紂的賢君,叫周武王。胡服騎射者,叫趙武靈王。驅逐匈奴的,是漢武帝。光復漢室的,叫光武帝。勇猛、剛直謂之武。孔子講的智、仁、勇三達德,其中的勇德,就是實踐智慧和仁愛的勇氣。無勇,不能成全智與仁,不能成為大儒、君子儒。仁者無勇,處處退讓,便成為犬儒、鄉愿、小人儒。《書經》講的三德,是正直、剛與柔。正直與剛,就是勇武。面對強權壓迫,堅持正義,奮勇向前,「雖千萬人,吾往矣!」謂之勇武。
不要再說「和平、理性、非暴力」,要說「和平、理性、勇武」。面對恃勢凌人而不可理喻的暴政和強權,人民有動武之權。即使不是動刀動槍,也要堵塞暴政的齒輪,中止社會的營運秩序,令強權得到教訓,令市民得到覺醒。
所謂智、仁、勇,勇武的前提是智慧與仁愛,必須向民眾解釋,爭取的是甚麼,為何要卡住齒輪,要中止秩序,為何要衝撞強權,為何要不惜犧牲生產效益和身體性命。要建立動武的共識,要爭取市民認同為何要扔蕉、搶咪、燒車胎、衝撞執法者,這是比動武更艱難的事業。這需要一顆和平的心,一副理性的頭腦,一張銳利的口齒,一枝鋒利的文筆。最後手段的動武,倒是容易。
陳雲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我理性,所以我勇武
(2011年05月24日)
「和平、理性、非暴力」,是起義的緊箍咒,彷彿和平與理性的衡量標準,就是「非暴力」了,一旦動武,就不是和平與理性了。弱者除了和平抗爭,動武是不可剝奪的最後手段。
從黃毓民議員在立法會扔蕉,到示威青年扔鞋、上台搶咪,到包圍地產霸權商店、堵塞地鐵出口及鬧市街道、到燃燒雜物、燃燒自己(自焚)與投擲石頭、玻璃樽、汽油彈,乃至組織起義兵團,都是暴力。弱者在對抗強權的時候承諾不使用暴力,是放棄行動升級的壓力,是在暴政之下的自我繳械。暴力並非都是動粗,認清楚暴力是甚麼,被強權欺壓的香港社會才有希望。暴力來自焦慮,也來自決志。理性的resolution,也可以是暴力,例如孫中山決志起義,耶穌基督決志犧牲,都是暴力。強者因霸而動武,謂之暴;弱者因義而動武,謂之勇。非理性的暴力,叫暴戾;理性的暴力,叫勇武。香港的統治者及協助統治的某些傳媒,將勇武、威武或自衛的武力泛稱為「暴力」,將暴力與非理性掛鈎,是可怕的洗腦,所謂「語言植入」,即是將勇武、威武、尚武的武字消滅了,代之以「暴力」的泛稱,而警察執法的時候,政府或傳媒卻稱之為「使用最低限度的武力」,叫動武,不叫施暴了。
中文的武,是褒義詞。勇武,是儒門正教。弔民伐罪、攻打商紂的賢君,叫周武王。胡服騎射者,叫趙武靈王。驅逐匈奴的,是漢武帝。光復漢室的,叫光武帝。勇猛、剛直謂之武。孔子講的智、仁、勇三達德,其中的勇德,就是實踐智慧和仁愛的勇氣。無勇,不能成全智與仁,不能成為大儒、君子儒。仁者無勇,處處退讓,便成為犬儒、鄉愿、小人儒。《書經》講的三德,是正直、剛與柔。正直與剛,就是勇武。面對強權壓迫,堅持正義,奮勇向前,「雖千萬人,吾往矣!」謂之勇武。
不要再說「和平、理性、非暴力」,要說「和平、理性、勇武」。面對恃勢凌人而不可理喻的暴政和強權,人民有動武之權。即使不是動刀動槍,也要堵塞暴政的齒輪,中止社會的營運秩序,令強權得到教訓,令市民得到覺醒。
所謂智、仁、勇,勇武的前提是智慧與仁愛,必須向民眾解釋,爭取的是甚麼,為何要卡住齒輪,要中止秩序,為何要衝撞強權,為何要不惜犧牲生產效益和身體性命。要建立動武的共識,要爭取市民認同為何要扔蕉、搶咪、燒車胎、衝撞執法者,這是比動武更艱難的事業。這需要一顆和平的心,一副理性的頭腦,一張銳利的口齒,一枝鋒利的文筆。最後手段的動武,倒是容易。
陳雲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都爹利街兩神樹
世紀‧文字江湖﹕都爹利街兩神樹
文章日期:2011年5月23日
文章日期:2011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有人喜歡原地漫遊,有人喜歡舊地重遊。慢行而重至,總有所得。在政府總部工作五年,雪廠街、皇后大道中、置地廣場行遍,有兩盞舊式煤氣燈的都爹利街也上落不知多少次,然而次次都是午飯之後匆匆而過,竟沒留意從雪廠街走入都爹利街的石階路,上面有兩株石牆樹。其中一株下面,更有戰時興建的防空洞。
本年二、三月間,應邀帶團遊覽政府總部,講解這座六十年代的簡樸建築之建築美學:殖民政府為何將五十年代的古雅建築拆卸,改建一座樸素方正的現代公共建築,並以綠林草坡圍繞之。權力內斂,威望隱藏,以一般民政署、水務局的簡樸親民之面目示人,政府總部是六十年代許下的開放政府及民主參與的承諾。至於圍繞的雜樹林,則顯示寬容自然界之多元茂盛,樹林裏有人工種植的棕櫚和洋紫荊,也有飛鳥或松鼠播種的桑樹和木瓜樹,更有水力傳播的山薑花和風力傳播的木棉與蕨。那是一片自然縈繞、商業絕的中環淨土,側邊還有象徵上帝之國的聖約翰座堂。方正與寬容,正是新政府懼怕的政治遺產。
帶團慢慢走,到了終點,都爹利街之口,才發現往日見不到的兩株石牆樹,守護住兩盞煤氣燈。往昔都以為這兩樹是有泥土栽種的,這次停下來看,才知道是攀援石牆的寄生樹。樹種是香港常見的大葉榕 ,對面土坡上也有一株,應該是風力傳播種子到石牆上去的。兩樹猶如守護神,伴住煤氣燈,即使環境惡劣,也抓住石牆,迎向光明,姿態壯麗。我請團員多欣賞這兩株神樹,行一個注目禮。石牆樹靠樹根的酸性,腐蝕牆隙而插入樹根,深入泥土而吸水。樹根抓住石牆,也不令石牆倒塌。我看來看去,也看不到樹根是如何植入岩石牆的。這樣惡劣的環境都可以茂盛生長,真的是香港奇蹟。
香港如石牆樹,生長於政治夾縫之中,只要可以紮根,而石牆略為寬鬆,大樹都長得了,舊區的騎樓,廢屋的屋頂,很多都長出大樹來。假以時日,樹根甚至可以將整堵高牆擠破,反客為主,將城牆變為樹林,如柬埔寨某些荒廢的廟宇。香港市區建築密集,採水不足,樹木好像有自知之明,與石牆互相依傍,不過度膨脹,還可以鞏固牆身,外表看起來也漂亮些,有如歐洲古堡舊橋上的攀藤。
都爹利街的大葉榕,一株長得茂盛,另一株相形見絀,瘦弱的那株靠近樓宇,無法伸根到上面的土坡吸水。如果政府總部被政府賣了,地產商要興建大廈,挖泥打樁,剷去上面的土坡,這兩株樹失去了採水區,必死無疑。財閥並非雅士,不會為兩株樹而保育土坡的,除非政府決定不賣政府山,否則要看那兩株神樹,就要趕快去看了。
[文/陳雲]
2011年5月21日星期六
銀翼
住台灣的日子,一次也沒有去過鼎泰豐,其實連名字也沒有提起,那對小孩子來說,太不實際了。
離開了以後,有一次公幹來台,同行的一個電台DJ嚷著要去(是同一次我才知道老天祿),這樣一夥人才去了吃。去的那一次是吃中午飯,時間大概下午二點多,人潮都散了。食物不錯,但印象較深是樓下做包包、餃子的師傅。後來幾年,我再陪朋友去了一兩次,對食物都沒有多大印象。
之後就沒去了。再去台灣,朋友都說:唉呀,那是遊客才去的地方。去年六月,女性朋友帶我去了一家她平常會與男朋友去的,名字我也沒記(都說我不懂吃),但那種冷盤冷肉的做法,那種台灣菜酸酸的味道,根本混合了鎮江菜的肴肉呀之類的,好吃呀。
在銀翼吃的那一道肴肉,就是這種味道。
我是看了叔叔寫銀翼後,想就下次去試試吧。這次與家人同行,碰巧遇上母親節。母親大人問我吃甚麼好,我就說我試帶路去吧。未出發台灣前在網上看到資料寫說:板南線─忠孝新生站。但原來此站出了,與金山南路一段有幾個路口之遙,更別說是二段了。要再乘計程車,NT$100內就到了,我們人多,叫了兩架車,司機都知道銀翼餐廳是甚麼東東。
「師傅呀,銀翼你吃過嗎?覺得如何?」見司機知道,在車上我就問起司機來,他答:「銀翼是空軍餐廳嘛!有很多年歷史,至於說味道,是可以啦,但我嫌它不夠細。」嘩,這個司機嘴很刁,很會吃。個人認為,中國文化最精的部份,就是要知道那些東西是細,那些是粗。
抵達時約7點多,雖然是母親節,但沒有爆棚,不用等位。銀翼的裝鐄,有點像一般的舊式香港酒樓,只是桌布都用絲質的,看似更高貴。
父親很不滿意找家餐廳又要轉車,又要找的,整晚碎碎念,這我可不管(我發覺,我的同輩都很少理會父親),而且由於母親很滿意,我就算完成任務了。肴肉我愛吃,小籠包不俗,但不算驚喜;菜肉包是明顯的比一般的細,咬開它,你會看到菜給利成了極細碎的,咬下去口感就與平時吃的有所不同,媽說:「我問過人,菜肉包要做這樣,菜煮前得先得脫水。」這我就不懂了。負責埋單,更滿意的是價錢,五個成人,二個小孩,共花了nt$18xx,即不到$600港元,這種水平、舒適度在香港不花你一千大元,很難吧。香港人消費水平高台灣近倍,收入有比台灣高一倍嗎?如果你要找一家餐廳,是你隨便在街上截車,司機都曉得去的同等名店,大概最平宜的要算泉章居,七個人吃,也貼近/超過一千大元吧(近年的泉章居個人消費要已達$100+港元了,真懷念旺角花園街老店,那種個人消費$40+的「地踎」年代)。
要挑剔,就是那個茶壺,是金屬的。令我很驚訝,就是台灣、大陸用的茶壺,經常是用金屬及咖啡壺來代替。傳統中國人用瓷用瓦來做茶壺,是有其特別意義的吧,茶必須燙熱,瓦較能保溫,但金屬散熱快,在冷氣場所放放幾分鐘茶都冷掉了,那些挑剔的咖啡迷,杯要用瓦杯,而且必先溫過才倒進咖啡,也是同一番道理,怕咖啡冷掉了。另外就是交通,得另外多算nt$100(到捷運站),我們坐回忠孝東路sogo約花nt$200吧,不過在台灣,我從來覺得計程車都是平宜(合理)得緊要的。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18號2樓 02-2341-7799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2011年5月17日星期二
陳雲:白話文不自今日始
白話文不自今日始
5月17日 星期二 00:08
學生的散文本子,有這麼一段,拿來要我評鑑,文章是說來港之前的鄉村生活的:「那年母親移居香港,我得回鄉居住。那時與美姨一家為鄰,美姨是母親的小妹,對我十分好。我在鄉間的朋友不多,要是表妹上學去,連串門子的對象也沒有。」
學生是講普通話長大的,寫的卻不是白話。不奇怪啊,因為普通話不是白話文。學生寫的是普通話,另加一些經過學校教育倒模鑄造出來的學術名詞和文句。這種文體,在大陸屢見不鮮,在香港也逐漸多起來了。
踏入民國,新文化運動的文人提倡那些洋化白話文之後,我們講的就不再是白話。白話文是寫出來的,除非我們出口成章,除非我們停留在清朝,否則白話不是我們日常講的話,更不是今日的普通話。
那段文章,換了白話,是這麼寫的:「那年母親要到香港去了,我在城裡孤身一人,住不下去,只好回鄉,託母親的小妹照顧,但又不住姨母的家,是在她的隔壁住着,有個照應就是。我在鄉下沒幾個朋友,表妹要是上學去了,要找個人來搭話都沒的。」
沒有「移居」、沒有「十分」、沒有「對象」,這種白話,天真自然,情理通暢,京城的老太太、鄉下的老大爺還能講。一進了現代的新派學校,就不懂得講了,要重新在明清小說和《紅樓夢》裡學了。
換了明清小說,又怎麼講呢?比如《白蛇傳》裡面,白娘娘被許宣問得緊,說她為什麼隻身住在杭州,白娘娘會這麼講的:「那年頭,夫家被官府抄了,官人發配邊疆,被逼寫了休書,我孤身一人在京城,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只得收拾回鄉,依着姨母,憑她照應。」
這是經過文人潤飾的老白話了。那文人,不是馮夢龍,而是小弟陳雲。白話講了一千幾百年,要寫好的白話,也要有些學問,從宋朝的筆記和語錄學起,一直到明清的小說,才知道朱熹怎麼寫他的語錄,馮夢龍怎麼寫他的小說,我在今日又該怎麼寫我的白話。不要以為白話文就是普通話的口語。普通話是學校教的話,是死死死板板的school language,要經過老師嘔心瀝血地改,才能脫去學校語言的流毒,返本歸源,成其白話。
5月17日 星期二 00:08
學生的散文本子,有這麼一段,拿來要我評鑑,文章是說來港之前的鄉村生活的:「那年母親移居香港,我得回鄉居住。那時與美姨一家為鄰,美姨是母親的小妹,對我十分好。我在鄉間的朋友不多,要是表妹上學去,連串門子的對象也沒有。」
學生是講普通話長大的,寫的卻不是白話。不奇怪啊,因為普通話不是白話文。學生寫的是普通話,另加一些經過學校教育倒模鑄造出來的學術名詞和文句。這種文體,在大陸屢見不鮮,在香港也逐漸多起來了。
踏入民國,新文化運動的文人提倡那些洋化白話文之後,我們講的就不再是白話。白話文是寫出來的,除非我們出口成章,除非我們停留在清朝,否則白話不是我們日常講的話,更不是今日的普通話。
那段文章,換了白話,是這麼寫的:「那年母親要到香港去了,我在城裡孤身一人,住不下去,只好回鄉,託母親的小妹照顧,但又不住姨母的家,是在她的隔壁住着,有個照應就是。我在鄉下沒幾個朋友,表妹要是上學去了,要找個人來搭話都沒的。」
沒有「移居」、沒有「十分」、沒有「對象」,這種白話,天真自然,情理通暢,京城的老太太、鄉下的老大爺還能講。一進了現代的新派學校,就不懂得講了,要重新在明清小說和《紅樓夢》裡學了。
換了明清小說,又怎麼講呢?比如《白蛇傳》裡面,白娘娘被許宣問得緊,說她為什麼隻身住在杭州,白娘娘會這麼講的:「那年頭,夫家被官府抄了,官人發配邊疆,被逼寫了休書,我孤身一人在京城,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只得收拾回鄉,依着姨母,憑她照應。」
這是經過文人潤飾的老白話了。那文人,不是馮夢龍,而是小弟陳雲。白話講了一千幾百年,要寫好的白話,也要有些學問,從宋朝的筆記和語錄學起,一直到明清的小說,才知道朱熹怎麼寫他的語錄,馮夢龍怎麼寫他的小說,我在今日又該怎麼寫我的白話。不要以為白話文就是普通話的口語。普通話是學校教的話,是死死死板板的school language,要經過老師嘔心瀝血地改,才能脫去學校語言的流毒,返本歸源,成其白話。
陳雲:攤販擺賣與社區佔領
陳雲
攤販擺賣與社區佔領
(2011年05月17日)
香港的公園法例是不許市民臥在座椅、石地或草地上的,康文署的員工會來驅趕,原因是他們不准人「露宿」。然而,到了周日,菲傭聯群結隊臥在草地上談笑或睡覺,政府卻不干擾。中環的公園和天橋在周日也布滿臥地的菲傭。如果不干預其他人,在公共空間臥地是合理的,這個刻薄的政府卻不准。菲傭將香港人不敢用的公共空間轉為群體用途,民俗學稱之為公共空間的社區佔領(community capture of public space)。
以前灣仔的喜帖街,現在大坑、深水埗、土瓜灣等舊區仍有攤販佔領樓下的公共地方,甚至阻礙通道,居民習慣下來,即使時有齟齬,大抵相安無事。攤販人聲嘈雜,弄污地方,甚至有幫會背景,但最終會和平共處。樓上住客也許不會幫襯,但一年到頭,也許會買幾條毛巾,生病的時候在樓下攤檔將就買點菜肉或粥麵,老人小孩未回家,也可去街上打聽,這就是街道生活。況且,樓下有人佔用公地,自己與家人鬧翻,到樓下撒野,蹲坐地上,或者向攤販借凳坐,與街坊聊天飲啤酒,這些街坊行為也獲得認可,政府不會派人來驅趕。這些俗例,這些慣常聚集的人群,便形成了社區。攤販是借助人流而擺賣的,與人流共存,不會做得離譜。佔據的街面太多,民眾便會繞路行,不再經過那段街。經常弄污或弄濕地方的攤販,被人咒罵之外,也會令人繞路行。攤販和坊眾互動日久,便形成使用公用地方的俗例。往日市政局管社區衛生和小販的時代,也尊重這些俗例。舊日的房屋署,也尊重這些坊眾的俗例,於是才有露天攤販和熟食夜市,如去年清拆的牛頭角下邨的景象。原本只准規規矩矩、行行企企的街道,變成色彩繽紛的社區用地。
街坊便與攤販一道,「同流合污」,佔領了公共空間,情況有如周日的菲傭佔領了公園、天橋和廣場。分別在於,菲傭只是暫時佔領,而街坊卻是恆久佔領的。除了樓上的私人空間之外,原本公用的、無名氏的街道和空地,變了熟悉的社區地盤。樓宇和社區用地的「使用值」很高,住得又溫暖又舒服,即使牆壁斑駁,又無電梯,也不介意。
對於外人而言,這些舊樓、舊邨,要有一段適應過程,不能一下子遷入的。髒髒亂亂、溶溶爛爛的環境,成為新住客遷入的障礙,於是少人願意在舊區買樓,舊區樓宇的「交換值」降低了。樓宇轉售不頻密,便留住居民。對居民而言,使用值最重要,但對地產霸權而言,交換值才是重要,於是他們便千方百計,要消滅舊區。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攤販擺賣與社區佔領
(2011年05月17日)
香港的公園法例是不許市民臥在座椅、石地或草地上的,康文署的員工會來驅趕,原因是他們不准人「露宿」。然而,到了周日,菲傭聯群結隊臥在草地上談笑或睡覺,政府卻不干擾。中環的公園和天橋在周日也布滿臥地的菲傭。如果不干預其他人,在公共空間臥地是合理的,這個刻薄的政府卻不准。菲傭將香港人不敢用的公共空間轉為群體用途,民俗學稱之為公共空間的社區佔領(community capture of public space)。
以前灣仔的喜帖街,現在大坑、深水埗、土瓜灣等舊區仍有攤販佔領樓下的公共地方,甚至阻礙通道,居民習慣下來,即使時有齟齬,大抵相安無事。攤販人聲嘈雜,弄污地方,甚至有幫會背景,但最終會和平共處。樓上住客也許不會幫襯,但一年到頭,也許會買幾條毛巾,生病的時候在樓下攤檔將就買點菜肉或粥麵,老人小孩未回家,也可去街上打聽,這就是街道生活。況且,樓下有人佔用公地,自己與家人鬧翻,到樓下撒野,蹲坐地上,或者向攤販借凳坐,與街坊聊天飲啤酒,這些街坊行為也獲得認可,政府不會派人來驅趕。這些俗例,這些慣常聚集的人群,便形成了社區。攤販是借助人流而擺賣的,與人流共存,不會做得離譜。佔據的街面太多,民眾便會繞路行,不再經過那段街。經常弄污或弄濕地方的攤販,被人咒罵之外,也會令人繞路行。攤販和坊眾互動日久,便形成使用公用地方的俗例。往日市政局管社區衛生和小販的時代,也尊重這些俗例。舊日的房屋署,也尊重這些坊眾的俗例,於是才有露天攤販和熟食夜市,如去年清拆的牛頭角下邨的景象。原本只准規規矩矩、行行企企的街道,變成色彩繽紛的社區用地。
街坊便與攤販一道,「同流合污」,佔領了公共空間,情況有如周日的菲傭佔領了公園、天橋和廣場。分別在於,菲傭只是暫時佔領,而街坊卻是恆久佔領的。除了樓上的私人空間之外,原本公用的、無名氏的街道和空地,變了熟悉的社區地盤。樓宇和社區用地的「使用值」很高,住得又溫暖又舒服,即使牆壁斑駁,又無電梯,也不介意。
對於外人而言,這些舊樓、舊邨,要有一段適應過程,不能一下子遷入的。髒髒亂亂、溶溶爛爛的環境,成為新住客遷入的障礙,於是少人願意在舊區買樓,舊區樓宇的「交換值」降低了。樓宇轉售不頻密,便留住居民。對居民而言,使用值最重要,但對地產霸權而言,交換值才是重要,於是他們便千方百計,要消滅舊區。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藿香正氣
遊完台北,又上了北京。
關於港、台、京這三個城市,若你像我這樣的走一轉,自會感到當中的分別,容後再寫。反正我就是很喜愛台北,喜愛了20年;香港可能是因為居住於此,見多生厭,變成了又愛又恨;北京呢,七年前去過還蠻喜歡的,這次再去,塞車太嚴重,人又不及台北的好,最重要的,是我在這城市中不像在台北感到安全。
回來時在機場同仁堂買了兩盒藿香正氣丸。下面那張相是用家中scanner scan的。香港版本是白橙盒子,除同仁堂外,盒上標有「泉昌」註冊商標。
出發往台北前,好友腸胃炎,又吐又瀉,在公司呼天搶地,前一天她才看過西醫,正在吃抗生素及其他西藥,但沒有效用,我就著她不如試試我的藥。我長期放了一瓶藿香在公司作應急之用,結果她吃了一小時內她就肚痛大減。同樣的事情已發生過好幾次,前兩年有一女同事常常肚子痛,起初大家不相熟就不好意思作建議,後來有一次熟了,她痛得站不起來,我就說:「不如請你吃幾顆M&M吧。」其實幾顆下肚,過一陣子她就回家去了(同一人因常肚子痛,之後再試了幾次)。我自己太陰經還算好,只試過一次有輕微的絞肚,吃了幾顆後痛就停了。我手上基數不多,但經驗上,只要是所謂「吃了污糟嘢」、「腸胃炎」,亦即「感冒菌進大腸」,我們叫病邪直打太陰,它都有效,而且很快,跟病人談一陣子,她就突然說不疼了。
大陸版(下圖)賣人民幣$11.x(60片,每次服4-8片),香港版的價錢由$27-37不等(連鎖店賣$37。港版是100片裝,每次服4片。我還沒拆開大陸版看過,未知每顆藥丸size是否一樣),我也買過佛慈的版本,當時只賣$7.5港元!(去年年尾香港實行最新的藥物標籤法,所有成藥都得再做標籤,現在好像最平要賣$15了。)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譚述渠的幾本著作
書只賣NT$80,還有九折,即$72,由於港幣又跌了,只能換到3.554,新兌率下,書等於hk$20.2。書的編排很舊,屬60-70年代製作,字印得不銳利,但釘裝是全新的。書內顯示,書是民國50年(1961年)初版,民國90年90年(2001年)3月三版二刷。
之所以看譚老,自然是由於近日在學習附子用法,叔叔的課中剛好有帶到。早就聞說過譚老的著作大都絕版了,但港大還有幾本,而且永遠沒有人借閱,有一年(大概是05)我就借用了當年女友的港大圖書證入圖書館翻書看,那年她在港大念碩士,書自然看不懂,但原來真的有這兩本書。市面上是找不到的。
這一年,與讀書會一眾友人談起,其中在港大不知念甚麼的友人就每星期到港大把書scan成了pdf file。這任務本來是我請纓要做的,結果她全做了,感激之餘,我常想起這些書自己不知道能讀懂多少,這兩本書的版權其實不屬我們,也不屬任何人的(據我所知,當今全世界的版權法,超過五十年的作品版權就作公有用),不如post在這裡隨同道下載閱讀吧,你們懂了,再把國粹傳遞開來,豈不更好?只是那些怎把pdf file換成圖像,或網絡自由資源之事,我不太懂,老網友也知我不公開電郵的,如有建議,請在下面留言。
譚氏二書,一為《高血壓之探討》,二為《譚氐南遊醫案》。以下為部份版面。
朋友連借閱紀錄都scan了,此書清清白白,只外借過兩次。
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陳雲:白話也可修飾
白話也可修飾
5月10日 星期二 22:00
上星期談到,得獎港產片《打擂台》內(二〇一〇年公映)有一粵語口號,很「有型」的:「唔打就唔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這句粵白,轉為通行中文白話,就是「不大就不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再修飾一下,換了《水滸傳》風格的北方方言,可以寫做「不打不輸,打就要贏」,語氣再倔一下,改為「不打不輸,打要打贏」,更見粗曠。整個修飾過程,就是削去虛詞,剩下骨幹。此後,文雅一番,便可以過渡到文言:「不戰不敗,戰以必勝」。
畫家學大師的油畫,可以觀察寫生或速寫的底稿。今日的修補壁畫技術進步,也可以用微波之類,連壁畫都可以一層一層探測,追尋畫師的草稿。文章也是一門文字工藝,有跡可循,可以考察作家手稿的塗改痕跡的。可惜,很少作家留下手稿或捐獻手稿,唯有自己做自己的。清代的經學家阮元《文言說》謂:「寡其詞,協其音,以文其言。 」將無用的虛詞泛語削去,音韻協和起來,再修飾文句,即是先做草稿、再削稿、復朗讀,後增潤,經歷四個階段,便可以寫得好文章。
王朝時代,士人吟詩作對,要依照《切韻》或《廣韻》,傳承漢音漢韻,故文章大多可以誦讀。佛經翻譯,更必須兼顧音韻諧和,方便依照梵韻誦經,例如玄奘翻譯的《心經》中間,「無苦集滅道」一句,便節省了集、滅、道之前的三個「無」字,比舊譯簡潔;但結尾的「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無」後面又增了個「有」字,襯托聲韻,成為四六之句。梵音誦經,例如「海潮音」之類,抑揚兩句交替,一句便不能多於八字,否則便要用半音來誦讀,不利安靜。六字讀得安適,四字更可以在中間拖曳,放緩呼吸。是故佛經都是短句為主,道經亦然。
王羲之「蘭亭集序」開首一句:「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禊,粵音讀如關係之係hai6,水邊祭祀,去除不祥也)。
中間,有兩個「之」字。第一個是襯字,可有可無;第二個是辨義之用,不可或缺。「暮春之初」,若寫為「暮春初」,雖也明白可解,卻斷了四字文句的節奏。古文並無現代中文之標點,寫「暮春初」,便與下句粘連,可以斷讀為「暮春,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況且,前句有兩個四字句,後句忽然減為三字,除非是特意顯露跌宕驚奇,否則不宜為之。
現代的中文標點,有助斷句和辨義,然則過分依賴,卻令人忽視文句自身的節奏和韻律,落得個冗長不堪,文氣不張,不能用短句層層遞進意義,看得不舒服。故此,寫了文章之後,時間充足的話,仍須返回中文無標點的老日子,開聲誦讀或默默誦讀一次,做到「協其音」。
5月10日 星期二 22:00
上星期談到,得獎港產片《打擂台》內(二〇一〇年公映)有一粵語口號,很「有型」的:「唔打就唔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這句粵白,轉為通行中文白話,就是「不大就不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再修飾一下,換了《水滸傳》風格的北方方言,可以寫做「不打不輸,打就要贏」,語氣再倔一下,改為「不打不輸,打要打贏」,更見粗曠。整個修飾過程,就是削去虛詞,剩下骨幹。此後,文雅一番,便可以過渡到文言:「不戰不敗,戰以必勝」。
畫家學大師的油畫,可以觀察寫生或速寫的底稿。今日的修補壁畫技術進步,也可以用微波之類,連壁畫都可以一層一層探測,追尋畫師的草稿。文章也是一門文字工藝,有跡可循,可以考察作家手稿的塗改痕跡的。可惜,很少作家留下手稿或捐獻手稿,唯有自己做自己的。清代的經學家阮元《文言說》謂:「寡其詞,協其音,以文其言。 」將無用的虛詞泛語削去,音韻協和起來,再修飾文句,即是先做草稿、再削稿、復朗讀,後增潤,經歷四個階段,便可以寫得好文章。
王朝時代,士人吟詩作對,要依照《切韻》或《廣韻》,傳承漢音漢韻,故文章大多可以誦讀。佛經翻譯,更必須兼顧音韻諧和,方便依照梵韻誦經,例如玄奘翻譯的《心經》中間,「無苦集滅道」一句,便節省了集、滅、道之前的三個「無」字,比舊譯簡潔;但結尾的「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無」後面又增了個「有」字,襯托聲韻,成為四六之句。梵音誦經,例如「海潮音」之類,抑揚兩句交替,一句便不能多於八字,否則便要用半音來誦讀,不利安靜。六字讀得安適,四字更可以在中間拖曳,放緩呼吸。是故佛經都是短句為主,道經亦然。
王羲之「蘭亭集序」開首一句:「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禊,粵音讀如關係之係hai6,水邊祭祀,去除不祥也)。
中間,有兩個「之」字。第一個是襯字,可有可無;第二個是辨義之用,不可或缺。「暮春之初」,若寫為「暮春初」,雖也明白可解,卻斷了四字文句的節奏。古文並無現代中文之標點,寫「暮春初」,便與下句粘連,可以斷讀為「暮春,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況且,前句有兩個四字句,後句忽然減為三字,除非是特意顯露跌宕驚奇,否則不宜為之。
現代的中文標點,有助斷句和辨義,然則過分依賴,卻令人忽視文句自身的節奏和韻律,落得個冗長不堪,文氣不張,不能用短句層層遞進意義,看得不舒服。故此,寫了文章之後,時間充足的話,仍須返回中文無標點的老日子,開聲誦讀或默默誦讀一次,做到「協其音」。
陳雲:﹕寫一行字,吟一句詩
世紀‧文字江湖
文章日期:2011年5月9日
【明報專訊】年前脫離政府,回到大學,教實務寫作和文學創作,前者是通告、聲明之類,後者是散文、小說之類。有人問我,有分別呢,還是沒有分別?
都沒有的,好的應用文與好的詩詞,都要講究用字和韻律,都會透露個性。形式上沒有分別,分別只在於用意。現今很多學校以為文學是另類或異類,或是再高一級的語文形式,於是只須訓練學生的基本語文或應用寫作。於是香港學子的語文和文學,一併丟失了。
我甚至可以說,寫一則百科辭典的條目、草擬一段人人在行走之中快速讀懂而留下良好印象的物業管理處的大堂告示,比寫一首短詩或小說的第一段還要難。物業管理處的告示不必說了,我就從沒讀過一段中文《維基百科》或內地版的辭典的條目,其行文是樸實可喜的。清人阮元《文言說》:「寡其詞,協其音,以文其言。」不論文言白話、詩賦還是條陳,都是同一道理:將無用的虛詞泛語削去,音韻協和起來,再修飾文句,即是先做草稿、再削稿、復朗讀,後增潤,經歷四個階段,好像人生修煉的幾個階段,直至「從心所欲、不逾矩」。例如玄奘翻譯的《心經》「無苦集滅道」一句,便節省了集、滅、道之前的三個「無」字,比舊譯簡潔;但結尾的「無有恐怖」,又增了個「有」字,襯托聲韻。學古文《蘭亭集序》,要用粵語來朗讀,體驗王羲之當時的音韻節奏,要觀摩書聖的法帖,看看書法的行氣轉折與文句的文氣轉折是否相合,還是另有玄義。讀蘇東坡的《赤壁賦》,要連他的日用書信和法帖一起讀。蘇東坡的公務文牘和友情通信,都有心意寄託的。
以前的文人書法亮麗,文章典雅,議論對答如流,便可以出仕。做官寫公文,咬文嚼字,閒來與人唱酬通信,自是尋章摘句。做官做得膩了,便告老歸田,專心讀書,興來便寫文章自娛,行吟松下。在紙筆寫字和對客吟唱的年代,文學如生活的細節一樣,清風明月,自然而然,不是那麼可以純粹提煉出來觀賞的事。一旦可以提純,便要排斥雜質或將正常的成分當作雜質,便不自在。數學可以純,一切數學都是純數學;文學卻不能純,「純文學」是令人渾身發抖的名詞。
用毛筆醮墨汁的時候,吸多少墨汁,便琢磨寫幾多字,字體的鉤捺,可以透現多少思緒。吟唱的聲音,平仄的安頓,可以發露幾多心。當文字在今日變成電腦字體或印刷體的時候,見不到筆墨,聽不見聲韻,文學顯得純粹起來。若寫的是殘體字(中共簡體字),字形與物象脫落了;若說的是普通話,語音與意義離散了,文學更是殘缺。
文學純化起來,便是殘缺起來,於是近代的文學研究,廢棄了作者論,不理時代,不理作者的生平、行誼與玩藝。純是看意象和象徵、詞彙文句,或者套一些符號學、後XX主義的東西進去。暫時隱沒作者,或不將作品當作是作者的心而當作是作者的夢魘,不看作品想說什麼而要看作者想不說什麼、什麼是作者說不出又被逼去說,於是說出夢囈來的。這種現代的解讀法,古代也是有的,只是古代的人不會偏重,更不會偏廢,不會一味懷疑作者或否定作者,而令文學失去主體,沒了聲音。
文學創作或實務寫作也是,是有主體還是無主體,是文以載道、是文學可以改變人心改革社會還是文學只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心事交流或病態分享,都不要偏重,不要偏廢,不要假設這麼多,好好的寫一行字,吟一句詩,寫好之後,讀出聲音來。文字是後起的記錄符號,即使是最流麗的書法,都可以忘卻的,聲音卻如天籟,不可忘卻。
[文/陳雲]
文章日期:2011年5月9日
【明報專訊】年前脫離政府,回到大學,教實務寫作和文學創作,前者是通告、聲明之類,後者是散文、小說之類。有人問我,有分別呢,還是沒有分別?
都沒有的,好的應用文與好的詩詞,都要講究用字和韻律,都會透露個性。形式上沒有分別,分別只在於用意。現今很多學校以為文學是另類或異類,或是再高一級的語文形式,於是只須訓練學生的基本語文或應用寫作。於是香港學子的語文和文學,一併丟失了。
我甚至可以說,寫一則百科辭典的條目、草擬一段人人在行走之中快速讀懂而留下良好印象的物業管理處的大堂告示,比寫一首短詩或小說的第一段還要難。物業管理處的告示不必說了,我就從沒讀過一段中文《維基百科》或內地版的辭典的條目,其行文是樸實可喜的。清人阮元《文言說》:「寡其詞,協其音,以文其言。」不論文言白話、詩賦還是條陳,都是同一道理:將無用的虛詞泛語削去,音韻協和起來,再修飾文句,即是先做草稿、再削稿、復朗讀,後增潤,經歷四個階段,好像人生修煉的幾個階段,直至「從心所欲、不逾矩」。例如玄奘翻譯的《心經》「無苦集滅道」一句,便節省了集、滅、道之前的三個「無」字,比舊譯簡潔;但結尾的「無有恐怖」,又增了個「有」字,襯托聲韻。學古文《蘭亭集序》,要用粵語來朗讀,體驗王羲之當時的音韻節奏,要觀摩書聖的法帖,看看書法的行氣轉折與文句的文氣轉折是否相合,還是另有玄義。讀蘇東坡的《赤壁賦》,要連他的日用書信和法帖一起讀。蘇東坡的公務文牘和友情通信,都有心意寄託的。
以前的文人書法亮麗,文章典雅,議論對答如流,便可以出仕。做官寫公文,咬文嚼字,閒來與人唱酬通信,自是尋章摘句。做官做得膩了,便告老歸田,專心讀書,興來便寫文章自娛,行吟松下。在紙筆寫字和對客吟唱的年代,文學如生活的細節一樣,清風明月,自然而然,不是那麼可以純粹提煉出來觀賞的事。一旦可以提純,便要排斥雜質或將正常的成分當作雜質,便不自在。數學可以純,一切數學都是純數學;文學卻不能純,「純文學」是令人渾身發抖的名詞。
用毛筆醮墨汁的時候,吸多少墨汁,便琢磨寫幾多字,字體的鉤捺,可以透現多少思緒。吟唱的聲音,平仄的安頓,可以發露幾多心。當文字在今日變成電腦字體或印刷體的時候,見不到筆墨,聽不見聲韻,文學顯得純粹起來。若寫的是殘體字(中共簡體字),字形與物象脫落了;若說的是普通話,語音與意義離散了,文學更是殘缺。
文學純化起來,便是殘缺起來,於是近代的文學研究,廢棄了作者論,不理時代,不理作者的生平、行誼與玩藝。純是看意象和象徵、詞彙文句,或者套一些符號學、後XX主義的東西進去。暫時隱沒作者,或不將作品當作是作者的心而當作是作者的夢魘,不看作品想說什麼而要看作者想不說什麼、什麼是作者說不出又被逼去說,於是說出夢囈來的。這種現代的解讀法,古代也是有的,只是古代的人不會偏重,更不會偏廢,不會一味懷疑作者或否定作者,而令文學失去主體,沒了聲音。
文學創作或實務寫作也是,是有主體還是無主體,是文以載道、是文學可以改變人心改革社會還是文學只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心事交流或病態分享,都不要偏重,不要偏廢,不要假設這麼多,好好的寫一行字,吟一句詩,寫好之後,讀出聲音來。文字是後起的記錄符號,即使是最流麗的書法,都可以忘卻的,聲音卻如天籟,不可忘卻。
[文/陳雲]
2011年5月4日星期三
陳雲:街頭小販與美食創新
(2011年05月03日)
雞蛋仔、生菜魚肉、生炒糯米飯、碗仔翅、炭爐烘多士、砂糖炒栗子、豬油渣麵及狗仔粉等等,這些都是往日香港街頭小販的美食創新。雞蛋仔就是一個本土食物創新的例子,發生在1960年代。九十年代至今,租金昂貴而政府趕絕小販,香港已經沒有可觀的本土美食創新,街邊的旺舖飲食,除了抄襲日本和台灣之外,創新乏力,走在街頭旺舖熟食售賣的,是六十年代的魚蛋、煎釀三寶與日本墨魚丸及台灣香腸和珍珠奶茶。六十年代至今的本土熟食,缺席中。
小販政策不單止是窮人的生計問題,也是本土美食保育和食物創新的文化問題。當中,舊時炭燒雞蛋仔的虛中有實、外乾內濕的和諧特徵,講究調和,發揮中華的美學與和諧思想。和諧是透過事情的對立和矛盾做出來的,不是一味壓制。
平租的食肆當然也可做到飲食創新,但創新的程度遠遠不及攤檔小販。想一想,往昔街頭售賣生炒糯米飯的,比比皆是,但今日即使連富豪飯堂收二百元一碟,假如不是提早預訂或廚師心情好,也休想食到足料的古法生炒糯米飯。
將粘性的糯米炒成乾性的炒飯,也是中華美學,陰陽調和也。「生炒」是由濕米炒成熟飯,不是現在茶樓的做法,用蒸得七八成熟的糯米,落鑊翻炒來冒充。糯米浸過夜,略蒸備用,以豬肉落鑊,加入切碎的蝦米、臘肉、臘腸、冬菇和鹽等,略灑水,以助蒸氣。全程慢火細炒,乾即加水,濕即加火,蒸氣不足則加鑊蓋,蒸氣太多則揭蓋。如是者重複六七次,臨熟再加豬油、老抽與芫荽、葱,提起鮮味,再猛火翻炒,便是生炒糯米飯。整個過程,等閒要個多小時,不要說炒飯者費神費力,即使在街頭駐足觀看,也費腳力。賣的價錢,只是七元八塊一碟而已。巧匠思想開放,不囿於成規與成法。生炒糯米飯,是用炒飯來發揮蒸飯的效果,將糯米作粘米用,這才是飲食的fusion和innovation,勁到無倫!今日所見的所謂中外菜色融合和烹調創新,幾乎都是騙人的噱頭。
然則,為何往昔街頭小販可以促成這種飲食創新呢?原因就是競爭,而且是低創業成本、高人情接觸(low cost, high touch)的競爭。創業的成本低,於是創業者大部分時間和資金放在材料和煮食之上。高人情接觸,是顧客與小販互相監察和交流感受。街頭是開放的廚房,烹調的過程暴露在顧客目光之下,衛生與否,欺不欺客,一目了然。出門逛街,看見落鑊炒飯,便知道幾時散步回去購買,一切都在顧客的掌握之中。
手藝公開觀看,人人可學,創業門檻又低,小販能不保持水準,價廉物美,留住客人麼?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雞蛋仔、生菜魚肉、生炒糯米飯、碗仔翅、炭爐烘多士、砂糖炒栗子、豬油渣麵及狗仔粉等等,這些都是往日香港街頭小販的美食創新。雞蛋仔就是一個本土食物創新的例子,發生在1960年代。九十年代至今,租金昂貴而政府趕絕小販,香港已經沒有可觀的本土美食創新,街邊的旺舖飲食,除了抄襲日本和台灣之外,創新乏力,走在街頭旺舖熟食售賣的,是六十年代的魚蛋、煎釀三寶與日本墨魚丸及台灣香腸和珍珠奶茶。六十年代至今的本土熟食,缺席中。
小販政策不單止是窮人的生計問題,也是本土美食保育和食物創新的文化問題。當中,舊時炭燒雞蛋仔的虛中有實、外乾內濕的和諧特徵,講究調和,發揮中華的美學與和諧思想。和諧是透過事情的對立和矛盾做出來的,不是一味壓制。
平租的食肆當然也可做到飲食創新,但創新的程度遠遠不及攤檔小販。想一想,往昔街頭售賣生炒糯米飯的,比比皆是,但今日即使連富豪飯堂收二百元一碟,假如不是提早預訂或廚師心情好,也休想食到足料的古法生炒糯米飯。
將粘性的糯米炒成乾性的炒飯,也是中華美學,陰陽調和也。「生炒」是由濕米炒成熟飯,不是現在茶樓的做法,用蒸得七八成熟的糯米,落鑊翻炒來冒充。糯米浸過夜,略蒸備用,以豬肉落鑊,加入切碎的蝦米、臘肉、臘腸、冬菇和鹽等,略灑水,以助蒸氣。全程慢火細炒,乾即加水,濕即加火,蒸氣不足則加鑊蓋,蒸氣太多則揭蓋。如是者重複六七次,臨熟再加豬油、老抽與芫荽、葱,提起鮮味,再猛火翻炒,便是生炒糯米飯。整個過程,等閒要個多小時,不要說炒飯者費神費力,即使在街頭駐足觀看,也費腳力。賣的價錢,只是七元八塊一碟而已。巧匠思想開放,不囿於成規與成法。生炒糯米飯,是用炒飯來發揮蒸飯的效果,將糯米作粘米用,這才是飲食的fusion和innovation,勁到無倫!今日所見的所謂中外菜色融合和烹調創新,幾乎都是騙人的噱頭。
然則,為何往昔街頭小販可以促成這種飲食創新呢?原因就是競爭,而且是低創業成本、高人情接觸(low cost, high touch)的競爭。創業的成本低,於是創業者大部分時間和資金放在材料和煮食之上。高人情接觸,是顧客與小販互相監察和交流感受。街頭是開放的廚房,烹調的過程暴露在顧客目光之下,衛生與否,欺不欺客,一目了然。出門逛街,看見落鑊炒飯,便知道幾時散步回去購買,一切都在顧客的掌握之中。
手藝公開觀看,人人可學,創業門檻又低,小販能不保持水準,價廉物美,留住客人麼?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2011年5月3日星期二
陳雲:白話也不易
5月2日 星期一 00:22
很多香港的老師、家長或學生以為白話容易而文言困難,為了寫好白話,便要學普通話。其實白話也是很難寫得好的,有時比文言更難寫得好。文言只是詞語偶有古奧,但有規格可循,而且不受方言限制;白話則規格鬆散,而且是否以方言入文,依方言寫作之後的文句韻律如何,其他省市的人看起來能不能解,後世的人看了能不能解,落筆的時候,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即使依照北京 方言或中州方言,也要考慮能否通解及文句韻律的問題,不是真的可以「我手寫我口」。
「唔打就唔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本年四月十七日,《打擂台》(二〇一〇年公映)榮膺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得主,裡面就有這句經典的粵語對白。這句粵白,要轉為通行白話,就是「不大就不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再修飾一下,換了北方方言,可以寫做「不打不輸,打就要贏」,更見粗曠倔強。變了文言,就是「不戰不敗,戰以必勝」、「不戰不敗,戰則謀其勝」或「戰以求勝,不戰則無勝負可言」(意思略改)。只要是真的白話,轉為文言,也不困難。
四月二十六日,《蘋果日報 》為電影做了個特輯,歌頌香港本土精神。特輯的結語勉勵香港人勉力奮鬥:「盡力打吧,無論你是任何年紀」 。這句話,比起電影的地道粵語對白,就不是白話了。這句甚至不是中文,或者只是洋化中文,底本是英文just fight,whatever age you are. 這句話,因為來自英文,一寫就入了絕地,自成一國,是無法修飾或改寫的。
此語白話怎講?粵語是「出力打啦,年紀幾大都好」。通用白話,是「盡力打吧,不管你年紀多大」,略事修飾,是「盡力打吧,不論年紀如何」或「不論年紀如何,盡力去打」。轉為文言,就是「不論年齒,戮力以戰」之類。
一般學生的文白轉寫練習,是由文言轉為白話,然而為了鍛煉風格,更重要的練習,是由口語轉為白話,再由白話轉寫文言。如此,始可領略中文的文體學:白話多是長短句結構的韻律,而文言則是句子齊整或長短差異不大的均衡結構。這是作家或專業寫作人必經的鍛煉,成不了文體學家(stylist),斷不能成為大作家的。近代中國的大作家寥寥可數,近年的更不堪聞問,除了思想內容淺薄之外,是文句風格變化不大,有些甚至連通行中文白話都寫不好的,通篇摻雜洋化中文。
很多香港的老師、家長或學生以為白話容易而文言困難,為了寫好白話,便要學普通話。其實白話也是很難寫得好的,有時比文言更難寫得好。文言只是詞語偶有古奧,但有規格可循,而且不受方言限制;白話則規格鬆散,而且是否以方言入文,依方言寫作之後的文句韻律如何,其他省市的人看起來能不能解,後世的人看了能不能解,落筆的時候,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即使依照北京 方言或中州方言,也要考慮能否通解及文句韻律的問題,不是真的可以「我手寫我口」。
「唔打就唔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本年四月十七日,《打擂台》(二〇一〇年公映)榮膺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得主,裡面就有這句經典的粵語對白。這句粵白,要轉為通行白話,就是「不大就不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再修飾一下,換了北方方言,可以寫做「不打不輸,打就要贏」,更見粗曠倔強。變了文言,就是「不戰不敗,戰以必勝」、「不戰不敗,戰則謀其勝」或「戰以求勝,不戰則無勝負可言」(意思略改)。只要是真的白話,轉為文言,也不困難。
四月二十六日,《蘋果日報 》為電影做了個特輯,歌頌香港本土精神。特輯的結語勉勵香港人勉力奮鬥:「盡力打吧,無論你是任何年紀」 。這句話,比起電影的地道粵語對白,就不是白話了。這句甚至不是中文,或者只是洋化中文,底本是英文just fight,whatever age you are. 這句話,因為來自英文,一寫就入了絕地,自成一國,是無法修飾或改寫的。
此語白話怎講?粵語是「出力打啦,年紀幾大都好」。通用白話,是「盡力打吧,不管你年紀多大」,略事修飾,是「盡力打吧,不論年紀如何」或「不論年紀如何,盡力去打」。轉為文言,就是「不論年齒,戮力以戰」之類。
一般學生的文白轉寫練習,是由文言轉為白話,然而為了鍛煉風格,更重要的練習,是由口語轉為白話,再由白話轉寫文言。如此,始可領略中文的文體學:白話多是長短句結構的韻律,而文言則是句子齊整或長短差異不大的均衡結構。這是作家或專業寫作人必經的鍛煉,成不了文體學家(stylist),斷不能成為大作家的。近代中國的大作家寥寥可數,近年的更不堪聞問,除了思想內容淺薄之外,是文句風格變化不大,有些甚至連通行中文白話都寫不好的,通篇摻雜洋化中文。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