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

陳雲:銀稔子

(2011年09月27日)

近日的政事,驚心動魄,鬥爭過了臨界點,黃大仙區的區議會選舉變了名副其實的「選戰」,競選對手遭到武力驅趕,北京如不執行家法,約束家奴,香港就等待文革式的派系武鬥了。面對此等政局,寫政論都趕不上情勢,唯有寫零食。

唔好成日掛住食花生,除了花生之外,看戲的零食還有很多,例如陳皮梅、嘉應子、甘草欖之類。

藥膳同源,前人的食物知識豐富,相信食物的神奇效果,也就有很多食物和藥物諺語。如食了山楂麥芽,就是諷刺人家胃口大。食了大頭菜,是大想頭。(畫眉鳥)食了草龍,是好唱口。不明內情,叫唔知乜東東芫荽蔥。歇後語「酸薑蕎……」,是「頭」。食了成擔豬油糕,是做事慢吞吞。發惡,是食錯藥。食蓮子羹,是街頭中槍。預備食蓮子羹,抗爭者出門之前,先食驚風散。

兒時客家話講的奇異零食,有一種叫銀楝子的。外形如軟的話梅,沾上甘草粉,染成紅色。皮皺皺的,核圓,有五坎,如人面的五官,古語人面子。西晉嵇含《南方草木狀》有「人面子」條:「人面子,樹似含桃,結子如桃實。無味,其核正如人面,故以為名。以蜜漬之,稍可食。以其核可玩,於席間飣餖禦客。出南海。」晉朝的時候,已知此物味酸而不大可食,只是陳列餐桌,玩賞而已。人面是樹果,果樹略如龍眼或桃。往昔老人種果樹,可以造福後代,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記述﹕「山居家,其祖父欲遺子孫,必多植人面、烏欖。」

後來人面之名不雅,有如食人,就諧音改為仁稔、銀稔,甚至銀楝。仁和銀都是嘉詞,稔是禾榖成熟、豐收之意,《說文》已有此字。

仁稔有略有藥效,《嶺南采藥錄》曰﹕「人面子性平,味甘酸,醒酒,解毒,治偏身風毒痛痒,去喉痛等症。」果內的人面子,可以榨油製肥皂。鮮仁稔碧綠色,如番石榴,可以用來蒸肥豬肉、蒸魚頭,味道微酸,可以減輕肥膩,有消滯之效。

然而客家人味道濃重,蒸豬肉用麵豉醬居多,少有用仁稔做佐料,一般只食甘草仁稔。此物現在的零食店少見,往日是大宗貨。往日客家阿婆喜歡手持一把銀稔子逗小孩,說:「阿弟,來食銀稔子嗯,好甜喔。」小孩看見紅色的蜜餞果物,拈一顆急送入口,嘩,酸多於甜,瞇起眼來便說「酸出尿來了」。

阿婆見小孩受騙,呵呵大笑。

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愛滋病:解密史上最大醫療騙局

原文 :http://www.naturalnews.com/027922_AIDS_David_Icke.html

至今已奪取超過 2500 萬人的性命,成為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流行病之一的愛滋病,大都被認為是由所謂的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HIV) 所引起的病症;但是有抱持質疑態度的科學家表示,HIV 實際上是種微弱的病毒,並不會造成任何疾病,愛滋病也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


病毒主要有兩種類型,若是以飛機比喻,其中一種就是所謂的「機長」;這種病毒會改變宿主細胞的本質,並且導致疾病;另一種則是「乘客」類型的病毒,它會住在細胞外,伴隨在細胞左右,但是對於細胞的影響卻不足以造成疾病; HIV 屬於後者。

那麼 HIV 何以成為對人類最具威脅的病毒?這就要提到當初聲稱 HIV 引起愛滋病的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蓋洛 (Robert Gallo) 了,他現在已經被指控專業失當,因為他的實驗被揭露出來是一場騙局,與他共事的兩名實驗室成員也被控以刑事責任。

早在 1989 年的時候,蓋洛博士的同事就已經指出:「愛滋病患體內的 HIV 並沒有能力破壞免疫系統。」世界上有將近 500 名科學家同意他的說法;另一名將此騙局寫成著作出書的學者甚至還在電視節目中將 HIV 注射至自己體內,以證明論點。另外還有兩名科學家在他們的著作中表示:「愛滋病實際上並不是由 HIV 所引起,而是由所謂的『娛樂性藥物』 (毒品) 及用以治療 HIV 的 AZT 等醫療藥物所引起的。」也就是說,患者死於 AIDS 是因為使用了治療 AIDS 的藥物。

當一個人被告知 HIV 檢測呈現陽性反應的時候,對死亡的害怕很容易席捲而來,致使他們想盡辦法尋找可以治療 AIDS 的方式,其中最知名的當屬 AZT。AZT 原本是用以對抗癌症的化療藥物,但是因為毒性太強,以致於連健康的細胞也會一同破壞,結果便會摧毀免疫系統,導致愛滋病。人們因這樣的治療而死,非因 HIV 病毒。

事實上,任何會破壞免疫系統的因素都可能是造成愛滋病的原因,但沒有一項是透過性行為而來。這又是一個騙局,使得保險套業者賺了大錢並創造了人們對性行為的恐懼。事實上,許多因免疫系統作用減弱而死亡的原因錯誤的被歸因於愛滋病,只因你的 HIV 檢測為陽性,就算得的是肺結核、肺炎等不相干疾病,死因也會被診斷成愛滋病,用操弄的數字顯示只有 HIV 呈現陽性才會因愛滋病死亡。

這是個謊言。很多真正因愛滋病而死的人 HIV 檢測並不是陽性,HIV 檢測與愛滋病一點關係都沒有,只與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有關。在美國,絕大多數的愛滋病死亡案例發生於同性戀,於是就有了愛滋病與性行為有關係的迷思,但重點其實是在美國的同性戀者很多都有毒癮的關係。

有多少被診斷為 HIV 陽性的人由於害怕 AIDS 隨時會爆發而日子難過?AZT 是個殺手,這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倚靠 AZT 改善愛滋病症狀的,相反的,它會導致愛滋病。愛滋病產業現在一年價值數十億英鎊,使藥廠賺進難以置信的財富,這就是這場大騙局的原因所在。

參考資訊: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Dr. Luc Montagnier 呼籲提高自身免疫系統可預防愛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QoNW7lOnT4&NR=1 , 佛羅里達州漢唐中醫倪海廈教授臨床心得 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aids.htm, Peter Duesberg PhD- AZT Articles: http://www.duesberg.com/articles/azt.html, 更多參考資訊 http://www.rethinkingaids.com/ 。

◎加入《NaturalNews 臉書》週一到週五把推薦優質健康文章送給你,讓你打開FB就不錯過。

◎加入《NaturalNews 噗浪》健康小幫手與你分享與討論每日最新健康大小資訊。

2011年9月13日星期二

[唔要供屋要公屋]:Inception之天國的階梯

 
文:抄豬,以利人

(點解公屋個朵花?點解你想買樓?點解你覺得你買得起?點解……)

睇完上面兩篇文,有冇丁屎咁多覺得個世界呢輪係咁嗌復建居屋係很笨實的事呢?響如斯變態的樓價底下,連居屋都買唔起嘅大多數人,可以點樣「安居樂業」呢?買舊樓又驚遲早俾田生「成功收購」。租樓咩?三、四千蚊先租到個百呎套房,想慳啲駛,啲劏房呎價仲貴過豪宅,俾木蚤咬到阿媽都唔認得都算,至驚燒死都唔知咩事!然後我地本來應該將視線轉向公屋,但硬係覺得公屋唔知點咁,怕俾人話同阿婆爭,又怕人話拖冧市——明明你知道香港樓貴到黐線;明明你知道地產霸權;明明你知道官商勾結;明明……

其實,大眾對於公屋嘅睇法從來都唔係鐵板一塊嘅。七十年代前後,人人都話上到樓好過中馬標。但到左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加上英國佬有意識咁將更多人推向私人市場,仲要起勢咁宣傳公屋係俾低下階層嘅福利,公屋形象先至跌番落黎。不過呢,到左樓價高到冇朋友,劏房呎價貴過私人樓嘅今日,呢支歌應該要變成絕響了。

公屋從來都只係為左個市
講到公屋嘅緣起,最主流嘅講法係因為一九五三年嘅石硤尾木屋區大火。聞說係英國佬為左改善居民嘅居住環境,所以先開始起公屋。Sorry,事實並唔係咁。其實係因為發現兩個禮拜嘅救濟費已經夠起六層高嘅「徙置大廈」,加上當時嘅土地供應緊張,英國佬先會咁好死叠高啲居民。到左六十年代,香港要發展工業,英國佬為左騰出空地起工廠先認真計劃起公屋以降低居住成本以提供工業資本家廉價勞動力,同關顧居民嘅住屋狀況一啲直接關係都冇。

到左八十年代,新自由主義隨住戴卓爾當選首相而空降香港,於是香港嘅房屋政策就轉趨市場化同商品化。加上當時咁啱遇上大陸改革開放,工廠北移,工業既然冇得撈,英國佬咪放棄低租壓工資嘅方針,開始鼓勵港人「置業」囉。「置業」者,買樓也。一九八七年,英國佬推出為期十五年嘅《長遠房屋策略》,決定房屋政策由私人市場主導, 減少公屋比例。自此,「鼓勵( 出租公屋)住戶自置居所」正式成為官方公開嘅方針,而為左滿足所謂嘅「民間置業需要」, 佢仲推出左一堆措施推動住屋私有化,總言之就係焗鳩啲人入私樓市場,托起樓價,養肥地產商。

到九七金融風暴,樓市收皮,再加埋零零年科網熱潮爆破,雪上加霜。當時嘅規劃及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就推出左聞名嘅「孫九招」托市,內容包括停建停售公屋、為低收入家庭同公屋居民提供免息貸款計劃等等——總之都係焗人買樓啦。而果啲咩公屋富戶呀,同阿婆爭樓住之類嘅講法,就係響呢段時間生成,絕非空穴來風!

公屋本來係房委會生財工具
咪以為公屋真係咩福利救濟呀,其實公屋本來是賺錢的!家下主流嘅出租公屋曾經叫做「甲類屋邨」, 響七、八十年代係年年都搵到錢嘅生財工具, 足夠填補以徙置區為代表嘅「乙類屋邨」嘅赤字! 雖然話公屋租金低過市值, 但遠遠唔可以話係福利。

不過呢,順住《長遠房屋策略》嘅推出,「甲類屋邨單位」響八八年嘅房委會財政改革之後就轉盈為虧。點解?因為房委會改革之後必須為政府注入永久資本每年5% 利息,仲要將非住宅樓宇(如公屋商場、停車場)所得盈利嘅一半上繳庫房,而轄下嘅屋苑經常開支就繼續獨立於政府帳目——即等於政府unun 腳等收錢,房委會蝕錢就自己搞掂!於是九零至九一年度,每個甲類單位就平均錄得86 蚊赤字, 但每戶租金裡邊作為支付政府利息嘅部分就高到去155 蚊, 簡單黎講, 就係政府榨乾左房委會公屋盤數!

為左廣開財源, 房委會就必須為執行政府嘅住屋私有化政策為驢為馬, 左手接連大富戶政策變相加租, 右手廣建居屋漁利。公屋變得冇利可圖不特止, 仲要係咁蝕, 梗係大幅收緊啦, 然後唔夠公屋喇, 就話呢啲係俾最慘嘅人或者阿婆嘅福利咁囉。

買樓Inception
七十年代私樓個價已經開始上漲,到八、九十年代就更加係「磡磡聲」咁上,由九零年到九七年嘅樓價升幅一直高過同期工資升幅。雖則九五年樓價回落,但到九七就升番一倍!九三年一個市區四百呎單位差唔多等同一個本地大學畢業生十五年嘅收入。如是者,私樓就無啦啦變成響高通漲、低利率、工資增長不足嘅困局裡邊嘅保值工具,買樓變成最穩陣包贏嘅投資,今日流行嘅「上車盤」或「第一桶金」都係嗰期嘅產物。當住屋由居所變成用黎保值甚至投資嘅商品,佢嘅使用價值就會屈從於佢嘅交易價值,即明明住緊唔會賣,心情都會隨住樓市升跌起伏,「住屋權」嘅理想響個個都渴望買樓升值嘅情況下實好難聽得入耳。

呢種心態其實好變態,要間屋響通脹之下保值,即樓價一定要升啦, 咁樓價升, 下手就要用更多錢買你間屋, 咁一層壓一層,如果中間一有咩閃失( 如SARS 降臨), 就冚家富貴一鑊熟; 但如果冇閃冇失, 就意味住未買到樓嘅人越來越難買得起樓了。

上年施政報告發表之後,運房局局長鄭汝樺響公開場合講話「唔係鼓吹買樓先有幸福」,佢冇講錯架其實,皆因政府根本唔係鼓吹,而係焗人買樓嘅始作俑者。政府自《長遠房屋策略》以黎嘅一連串措施都係為左托市,係咁生產只要補地價同埋等到咁上下就可以響市場度賣嘅居屋同「置安心變種居屋」,借貸鼓勵唔同階層嘅市民響私人市場買樓,都是吸引人以「第一桶金」買「上車盤」,順手就incept 左呢條公屋-> 居屋-> 私樓嘅「天國的階梯」入我地個腦度的,目的就係為左令我地諗唔到買唔起樓捱貴租係因為佢起勢咁托市,諗唔到自己輪唔到公屋係佢起得少,諗唔到樓係用黎住唔駛攞去炒,諗唔到……

[唔要供屋要公屋]:居屋不是救世主

(轉載自《青年拒當樓奴運動——中大迎新專號》)

樓市狂飆,買樓租樓皆昂貴,哪怕我們大學畢業也勢將為頂上片瓦前途盡毀,是買是租都難逃直接或間接的樓奴宿命。住屋難求之下, 大小政黨紛紛要求「復建居屋」, 連曾蔭權也聲稱香港沒有居住問題只有置業問題,彷彿只要有居屋人人就歡天喜地買樓「上車」, 一切問題迎刃而解。當政府宣佈在今年十月決定是否復建居屋, 輿論幾呈普世歡騰之勢, 有如慶祝救世主下凡。

供樓三十年盛惠四百萬
到底居屋是甚麼?居屋是由政府指定興建的房屋,按市值估價七折出售。雖說賣得比較便宜,而且由政府撥地,看起來買家佔盡便宜,但實際上居屋曾是房委會最重要的財源,粗略估計出賣一棟居屋的收入可以讓政府再建三棟,可謂暴利滾滾來。換言之,居屋是政府親身扮演地產商之下的產物,若說它「便宜」,只不過是私人地產商壓榨得太瘋狂而已。

不過,這種「相對便宜」本身在香港這個樓奴地獄仍然有其叫座力。除了市價七折,一般私樓要求三成首期而居屋只需一成,也是較低的買樓門檻。可是一間居屋到底賣多少錢?以去年六月發售的第六期居屋貨尾為例,全新單位售價可達328 萬,一般貨色也少不了一兩百萬。328 萬,若配合同期市價升幅,換算成今天的價錢大約是412 萬,即使我們畢業後死慳死抵每月儲五千元,光是儲首期已經花去七年。這還要是假設七年內一直維持收入、支出不變的情況之下才成立的計算,一旦進修、失業、家人急病,全盤計劃都要拖延。儲到首期,抽中居屋,惡夢才剛剛開始。更少的首期,意味更長的還款期或更高的供款額,以上述那個現值412 萬的單位為例,若利率為三厘,就算拖到供三十年樓,每月供款依然要15,633 元!全港住戶入息中位數才18,000 元,我們當真確定自己每個月可以擠得出這筆鉅款供樓,還要擠到年近六十?縱使找到一半價錢的偏遠新界居屋小型單位,供款負擔還是不輕,兼之上班上學的交通支出隨之增加,日子並不好過。

與私樓比較,居屋可能便宜;與市民入息比較,居屋一點也不便宜。居屋不能讓我們打破樓奴宿命,只是將奴隸主由李嘉誠變成特區政府——記住,假如收入稍微優渥的大學畢業生尚且如此,對舊區裡唐樓內到處塞滿的劏房居民來說,說居屋是住屋問題的救世主,形同放屁。

壓抑樓價居屋原是詐
坊間亦有另一種講法認為復建居屋能「壓抑樓價」,尤以金融地產節目說得最為繪影繪聲。儘管各種傳媒吹風可能在三兩天內「影響投資者信心」,但中長期情況就要看事情本質。房屋作為商品,只要有人接貨,價錢就會升。誰去接貨?打從八十年代末,香港樓市已受外資左右,只要全球熱錢湧入樓市,樓價就大升。反過來說,九八金融風暴導致資金撤離,才是樓價被壓抑的原因,與居屋無關。再說,居屋也不會建在樓價最熾熱的中區、半山或旺角。想靠復建居屋「壓抑樓價」,方便自己低價買入私樓,無異天方夜譚。

況且居屋終究還是會推回市場買賣的, 而且重新賣出時不是以市價七成發售, 而是業主必須先向政府補回地價。到頭來二手市場上的居屋還是以市價炒賣, 云何「壓抑樓價」?

當房屋成為市場上的商品,投機炒賣就是少不免的事,亦即市民注定淪為樓奴。靠居屋「上車」是甚麼意思?就是藉居屋投入這個炒賣遊戲,要勝出只能期望樓價越炒越高,令更多無房產者淪為樓奴,斷不會期待「壓抑樓價」。居屋不是救世主,而是促成樓奴地獄的幫兇。要找可以負擔的住屋,要找樓奴地獄的出口,首先要找到非商品化的房屋。

[唔要供屋要公屋]:公屋無你份

文︰白木

私樓、居屋、租樓負擔極大,劏房、板間房、棺材屋又極為危險,我們還有甚麼選擇?最後看看政府提供的公屋。大部分公屋的租金是收入的十分之一,比起每月交大部分薪金給地產商,負擔大大減低。可是公屋政策有幾道把關,令到年輕人申請公屋時困難重重。

公屋政制的第一道把關是入息上限。下表是申請人的入息限額(註1)。假如你是申請一人公屋,入息限額是$8,740 元。大學生在畢業後的收入很快就超越這個上限,他們即刻不能申請公屋。

家庭人口     每月最高入息限額(註2)     總資產淨值限額
1 人        8,740 元 (9,200 元)         193,000 元
2 人       13,410 元 (14,116 元)          260,000 元
3 人       15,260 元 (16,063 元)         341,000 元

第二道把關是房屋署在零五年設立的公屋計分制,其原理是將申請人分為長者與非長者,非長者指年齡低於58 歲的人。非長者的申請人需要按照計分制輪候公屋。當申請人儲夠一定的分數就能進入審批程序。

在計分制底下,非長者的申請人每多一歲就多3 分底分。例如18 歲是0 分、19 歲是3 分、20 歲是6 分……如此類推。在輪候冊上的年輕人每過一個月加一分,即是一年加12 分。例如某人在18 歲時申請公屋,到他28 歲時就會有120 分。

申請公屋的第三道把關在於政府如何分配公屋給不同類別的申請人,即使你的分數超過139 分(註3),你也未必能夠成功申請,因為政府在分配給非長者單身人士的公屋單位太少。以下是房屋署在二零一一年做的統計。

表2:按年齡劃分的新登記非長者一人申請宗數(註4)

年齡組別  30 歲以下  30 – 39 歲  40 – 49 歲  50 歲或以上   總數
人數    7 800 (56%)   2 100 (15%) 2 000 (14%)  2 100 (15%)  14 000 (100%)

在這一萬四千個新登記數字內,多過一半的申請人是在30 歲以下。但是每年政府增建的公屋單位共一萬五千個,只有二千個單位提供給他們,與需求相去甚遠。因此即使你夠分也不能分配到公屋。

註1 ︰ 房屋委員會網頁,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b5/residential/prh/incomeassetlimit/0,,1-88-409,00.html#1323
註2 ︰假若「強制性公積金」或「公積金」計劃供款額為住戶入息5%,則實際入息限額顯示在() 內。若申請人及所有家庭成員有參加「強制性公積金」或「公積金」計劃,有關法定供款可於申報入息時獲得扣除。
註3 ︰單身非長者平均需要得到139 分才能獲得公屋分配。
註4 ︰租住公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配額及計分制的運作,文件編號︰ SHC 8/2011
 

[唔要供屋要公屋]"公屋無你份

文︰白木

私樓、居屋、租樓負擔極大,劏房、板間房、棺材屋又極為危險,我們還有甚麼選擇?最後看看政府提供的公屋。大部分公屋的租金是收入的十分之一,比起每月交大部分薪金給地產商,負擔大大減低。可是公屋政策有幾道把關,令到年輕人申請公屋時困難重重。

公屋政制的第一道把關是入息上限。下表是申請人的入息限額(註1)。假如你是申請一人公屋,入息限額是$8,740 元。大學生在畢業後的收入很快就超越這個上限,他們即刻不能申請公屋。

家庭人口     每月最高入息限額(註2)     總資產淨值限額
1 人        8,740 元 (9,200 元)         193,000 元
2 人       13,410 元 (14,116 元)          260,000 元
3 人       15,260 元 (16,063 元)         341,000 元

第二道把關是房屋署在零五年設立的公屋計分制,其原理是將申請人分為長者與非長者,非長者指年齡低於58 歲的人。非長者的申請人需要按照計分制輪候公屋。當申請人儲夠一定的分數就能進入審批程序。

在計分制底下,非長者的申請人每多一歲就多3 分底分。例如18 歲是0 分、19 歲是3 分、20 歲是6 分……如此類推。在輪候冊上的年輕人每過一個月加一分,即是一年加12 分。例如某人在18 歲時申請公屋,到他28 歲時就會有120 分。

申請公屋的第三道把關在於政府如何分配公屋給不同類別的申請人,即使你的分數超過139 分(註3),你也未必能夠成功申請,因為政府在分配給非長者單身人士的公屋單位太少。以下是房屋署在二零一一年做的統計。

表2:按年齡劃分的新登記非長者一人申請宗數(註4)

年齡組別  30 歲以下  30 – 39 歲  40 – 49 歲  50 歲或以上   總數
人數    7 800 (56%)   2 100 (15%) 2 000 (14%)  2 100 (15%)  14 000 (100%)

在這一萬四千個新登記數字內,多過一半的申請人是在30 歲以下。但是每年政府增建的公屋單位共一萬五千個,只有二千個單位提供給他們,與需求相去甚遠。因此即使你夠分也不能分配到公屋。

註1 ︰ 房屋委員會網頁,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b5/residential/prh/incomeassetlimit/0,,1-88-409,00.html#1323
註2 ︰假若「強制性公積金」或「公積金」計劃供款額為住戶入息5%,則實際入息限額顯示在() 內。若申請人及所有家庭成員有參加「強制性公積金」或「公積金」計劃,有關法定供款可於申報入息時獲得扣除。
註3 ︰單身非長者平均需要得到139 分才能獲得公屋分配。
註4 ︰租住公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配額及計分制的運作,文件編號︰ SHC 8/2011
 

[唔要供屋要公屋]:公屋無你份 

(按:一連四篇,from中文學生報,中大同學寫得很不錯嘛──特別推薦inception那一篇)


[唔要供屋要公屋]前言+你住得起嗎?
September 7th, 2011adminLeave a commentGo to comments42
文︰白木

近年來復建居屋的訴求再次出現,而且聲勢比過往更大。據聞特首在十月施政報告時會宣布復建居屋,看來這個議題終於重回政府的議程。但在各大政黨衝出來領功、大家因有得買平樓而感到歡天喜地的時候,請各位冷靜下來細心想一想以下的問題︰居屋是否真的能夠解決青年人的住屋問題呢?除了居屋外,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

以下幾篇文章,我們嘗試梳理現在香港住屋問題的成因、青年人為何難以置業、居屋能否真正解決青年人住屋問題、除居屋外我們還有沒有其他選擇等等問題,從中找出其他解決住屋問題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辛苦苦終於爬到中文大學。每向上一步,位置越來越少。看,山下有多少個被你擊敗而滾下山的對手?你看着他們,感到沾沾自喜,自覺是社會菁英,與眾不同。你心想︰「好, 拿到沙紙後努力工作賺錢、炒股票, 儲到第一桶金後就……買樓……結婚……生仔……」就像伊索寓言中那個頂着牛奶罐到市集賣的女孩那樣,美好的中產生活在腦海中浮現出來。但現實是否真的這麼爽呢?

私樓你買得起嗎?
從美聯物業在二零一一年七月的樓價走勢中看到(註1),港島、西九地區的樓價最高,然後新界東、新界西地區的樓價次之。將軍澳的呎價位於全港十八區的中位數,讓我們看看究竟中大畢業生究竟能否在將軍澳買到一個300 呎( $6,128 X 300 =$1,838,400)的單位呢?假如你在畢業後立刻找到一份月薪達中大畢業生入息的中位數$15,000(註2)的工作,並且每年都會加薪5%。若果你每個月將一半薪金用作供樓,你要打工約6年才能儲到首期,總共約15 年才能儲夠錢在將軍澳買到一個300呎的單位。就算不吃不喝將全部人工交給地產商,也要用9 年才能買到。

地區 成交呎價 地區 成交呎價
灣仔 $13,934 觀塘 $6,029
西九/ 奧運      $11,130    沙田 $5,679
中西區   $10,408 葵青 $5,576
東區 $8,796 大埔 $5,150
九龍城   $8,133             離島 $5,134
香港仔    $7,879 荃灣 $4,931
深水埗   $6,596 北區      $4,477
黃大仙   $6,263 屯門 $4,128
將軍澳  $6,128 元朗 $3,897

每個月要將一半的人工交到地產商手上,另外又要還Grant Loan、給家用、交通費、飲食開支等等,餘下無幾,基本上是不能儲錢。更何況這個計算是個最理想的情況,你能否在畢業後立刻找到工作,而且每年有5% 的加薪?另外,若果發生經濟泡沬爆破,失去工作,你還如何供樓呢?

就算退而求其次,改為在偏遠地區如屯門、元朗地區買一個300 呎的單位,亦要$120 萬,需用11 年才能儲夠錢。而且住在這些地方要出市區工作需要花許多時間,另外近年公共交通的車費日漸上升,交通費用亦會成為沉重的負擔。試想想你開OT 到晚上十一點,然後花個幾鐘頭搭車回家,睡幾個鐘後又要搭車上班,這種生活極之辛苦。

租樓你租得起嗎?
若然無法買到市區的樓,亦不想搬到偏遠地區,你可能想選擇在市區租樓。但租樓其實並不便宜。例如在新蒲崗的一個僅得90 呎的套房,其租金更高達$3,000 元。一個小小的單位的租金已經這麼昂貴,再大的單位可想而知更加貴。

步步為營的買樓遊戲
要買樓單靠打工是不可能的,因為加薪的幅度低於樓價上升的速度,在儲錢同時樓價亦會上升,兩者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這便間接地逼你炒股票、投資。要在市場賺大錢必先要有一定的本金,否則賺到的錢對買樓幫助不大。但是每個月都要將一大筆收入儲起買樓,根本沒有餘錢用作投資,想滾大錢也沒法子滾大。另外股票市場就如一個不斷變大的泡沬,總有一天會爆破,到時血本無歸就欲哭無淚。買樓遊戲的每個步驟——打工、儲錢、投資——都是環環緊扣,若稍有差池,例如被人炒魷魚、投資失敗、突然要用一大筆錢等等,都會打亂你的買樓計劃。政府不願意承擔責任,而反覆無常的金融市場可能會將你的儲蓄大大地縮水。那麼,你現在還覺得你能買得起樓嗎?

註1 ︰
美聯物業網頁,http://proptx.midland.com.hk/mpp/
註2 ︰
此入息中位數為2010 年所得的數據11

2011年9月11日星期日

911

911是現代電子傳媒年代下首個死亡直播,近年的日本海嘯加上了網絡,傳播力更強,但論震撼性、影響性總不及前者,因為911是人為的,也即時引發多場戰爭。

但看Zeitgeist的我又怎可能相信官方解釋?911是拉登所為,從頭到尾都是美國政府說的,拉登本人沒有承認過(他在事件發生後幾天內就發了聲明,說美國政府總是把這些事情賴在他頭上,而組織內根本不容許他作出如此決定。後來美國政府很快就發現了拉登影帶,裡面「拉登」宣稱911是自己傑作,但這拉登既不似他本人,又用右手寫字──拉登是左撇子,手指上還戴金指環──伊斯蘭教是不容許的。)

911這劇本太多bug了,但若我說這是美國政府的inside job,你會問:你有沒有證據?沒有哦,所以我只能傾向相信陰謀論。沒有幻想力的人覺得陰謀論很荒謬,但人可以有多陰險?一間公司為了利益可以多冷血無情?那麼一個政府呢?看看以下這些質疑 ── 最簡單的問題:911事件共倒塌了三座大樓,包括twin tower的第一座、第二座、及47層的第三座,歷史上,只有三座現代建築物因火災而倒塌,分別就是這三座。第一及第二座還可以說有飛機撞擊(其實樓宇是可以容許飛機撞擊,也可承受燃油3000度高溫燃燒六小時的,但一二座燃油以2000度高溫燒了56分鐘+就倒了),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摩天大廈沖天大火災,它們燒了24小時都沒有影響樓宇結構。

下面的第一段影片中,1500個建築師/工程師要求重新調查第七座倒塌,因為那是最不能解釋的。

問問自己能否置信。我沒有說我知道真相,只是美國寫的劇本太爛了。




2011年9月6日星期二

陳雲:嘉應子

(2011年09月06日)

講起送藥之物,現今的山楂餅,包裝與味道沒變,價錢也沒升多少,只是分量縮水,片數少了一半,紙筒的頭尾偷了空位,包裝紙散了出來,如金魚尾。

講到山楂,也有尷尬回憶。一九九八年我在藝術發展局工作,終日枯坐,身子發胖卻胃口不開,在鵝頸橋底的藥材店看到山楂乾,五元一包,招紙寫山楂可以開胃,又降血脂,便買了煲水飲。飲了兩日,胃口開了,第三日,放工在紅磡火車站天橋急行,忽覺天旋地轉,幸好我童年練過醉八仙,腳步浮浮,也不跌倒。

翌日見了中醫師,才知血壓低的人是不可飲山楂水的,山楂也要配合其他藥材同煮。調藥要君臣佐使,單方偏方,總不可靠。

除了山楂餅之外,送藥之物,仍有嘉應子,包裝紙寫的是「雪花應子」,有紅、紫、藍、青四色,以藍色襯得最好。嘉應子之名,是後來才知的,童年食的時候,只知其音,不知其字,包裝紙又只寫雪花應子,於是便以為是「加應子」,村裡的阿婆又講「加楝子」,於是以為是苦楝樹的果子,但此樹之果不可食,令人困惑。後來才知道是嘉應子是用梅或李做的,是廣東梅縣產物,此地古稱嘉應州,潮州、漳州的製作後來居上,為了不顯露原產地,便簡稱應子,且美其名為雪花應子。名雪花,應是食後甘涼之意,類似以前的甘草欖,廣告便說是「涼喉」。

陳皮梅的包裝紙最劃一,都是海軍藍或靛藍,間接證明扭紙式的包裝配深藍,最是合宜。嘉應子的包裝紙是向內摺入的,與陳皮梅的外露扭結不同,我推斷嘉應子是陳皮梅的衍生品,從材料到包裝都是複製的,故此嘉應子要一物四色,陳皮梅只是堅持最合宜的海軍藍色。

陳皮梅是梅肉混合陳皮而成,有的無核,有的有核。當年香港工廠林立,生產眾多,村中一位阿婆,每食陳皮梅,便說她以前在上水雞嶺的糖果廠做過陳皮梅,輕描淡寫,說是幾十年前的事啦。之後,兒童便投以羨慕目光,如觀望始創人。

此物是往日慣見之零食,乃至粵語片有一諧星,藝名陳皮梅(一九〇八至一九九三),其胞姐也是醜角,藝名陳皮鴨,兒時看電視,見了便笑,如見了諧星矮冬瓜、西瓜刨、朱由高(豬油糕)之類。
粵劇戲棚賣零食,觀眾邊食邊看,故此演員也愛以零食命名也。

陳雲

警察總長自白書

警察總長自白書
2011年9月4日

首先係我個名,其實我幾介意市民叫我做「一哥」嘅。呢個係同事嘅叫法,有啲親切,亦有啲滿州綠營嘅八旗feel,重有啲extra嘅江湖幫會味,但最好是自己人講囉。市民又唔係我伙記,叫乜嘢一哥啫?更何况,外邊快餐店啲一人孤獨火鍋,竟然無尊重到我,叫「一哥火鍋」喎,剩得我一個人獨自食火鍋,無晒伙計傍住,好似被迫提前退休咁,好大鑊㗎嘛,真係唔好意頭。

好心叫我做「警察長」啦

警務處長個名都好客觀平實,主理警察事務,但警務、稅務、水務、民政事務之類,有些平凡,香港海關嘅首長,都叫「關長」啦,好古老嘅,差一個字就係是「關雲長」嘞,同關帝君有緣,所以海關從無出事。可惜呢,警長唔講得,警長只係一般嘅沙展,唯有加一個「總」字,好似民國稱呼,叫「警察總長」,簡稱「警察長」,都好夠威嚴。

個名好緊要,有了個威威嘅名,應該多人尊重,唔使作威作福,你幾時見過海關關長、公立圖書館長出來施威?香港嘅行政長官、簡稱特首,都係改壞個名,叫「行政官長」吖嘛!簡稱「官長」,眾官之長,好似玉皇大帝咁,又或者,衰到極都係海龍王座下嗰位龜丞相吖,你話幾威呢?只不過,北京唔會畀呢啲名香港㗎嘞,渠地個阿頭都係叫做「主席」同「總書記」咋。主席同埋書記,深水埗街坊會都有啦。所以話,九七之後,總督呀、按察司呀、布政司呀、保安司呀,乜嘢都要掃走,連我件威威制服同皇冠都無埋,變作保安阿頭。

叫得我做「一哥」,就要認契弟

正如阿陳雲話齋,正名呀,名實相符,名不正則言不順。啲香港人自己搵自己笨,你哋叫得我做一哥,你哋班記者自己認做我契弟,我咪做啲一哥嘅嘢過你地歎吓囉。遮擋攝影鏡頭,我已經用黑影論來解釋,畀足面你哋班自認契弟嘅報紙佬㗎嘞。

港大單嘢,校園搞保安——或者跟大陸叫「安保」啦,唔係官家地方,又唔係私人地方,認真惡鯁,咁你香港大學要攞威,要做咁唔安全嘅行為,我咪唯有幫你戴安全套囉,全程密封式管理,潑水不入,李克強副總理紋風不動,好啦掛?威你港大攞盡,獎學金呀、線裝書呀、地產富豪呀、前港督呀,真係乜都有,鑊就要我哋孭,無義氣囉。好心你哋當日管束好班學生,或者之前訓誨吓,同學生通吓聲氣,學吓大陸,做吓「思想工作」,你港大食得人茶禮,梗要低聲下氣?學生要示威都等李副總走咗先做,我哋循例作狀阻攔吓、引導吓就得啦,大家好做人,使乜搞到要推入後樓梯,畀港大保安看管咁難睇呢?港大攞盡威,出咗事,扮清高,要我一個人死頂,好橙啊!

港大點解唔請高錕?

自從曾蔭權玩潛水,唐英年玩完戇居之後,北大人發狼戾,要我死撳住,鬼咩,如今香港地,無公屋無居屋無工廠無廉租商場,大學畢業賺六七千、住棺材房,我哋警察就話有份安樂茶飯,小市民有條毛啊?唔出來示威,條氣點順得番?你政府唔搞好民生,靠我維持保安喎,呢啲咪叫做mission impossible囉。有戲你睇噶,Mission Impossible最後嗰場,一定係警察長呀、國防部長呀、CIA阿頭之類,要上國會交代,面對質詢,之後上埋法庭,從此收工囉,坐監囉。啲臥底、便衣、黑衫客,一定無事。我如今先知,做臥底最安全,出面做阿頭,下屬做錯事,就要自己孭;隔籬香港大學做錯事,都係我孭。

講埋麗港城單嘢先。私人地方,有副總理駕到,市民都會識做,話晒香港有一半人食過蛇宴、盆菜,親民建聯㗎嘛?雖然之前只有兩個鐘頭準備,但麗港城保安部都話OK,派多啲便衣囉,本來都可以過到骨,又係啲住客大帝唔畀面。喂,你哋叫得我做一哥,認得自己做契弟,就合作吓啦喂。著乜嘢六四T恤啫?六四你都可以著,但嗰日、嗰個場合,好心你咪令我難做人啦。我唔擋住,日後我點接大陸啲「安保」任務來做?

整件事,話到底,都係香港大學搞出來,無端端,請乜嘢大陸領導人落來主持一百周年呢?請克林頓唔得咩?昂山素姬呀,曼德拉都得,點解要中央領導人呢?高錕都夠照啦,療養院推架輪椅過來就掂,飛機票都唔使,輪椅駕到,全場起立,你話幾感人呢?搞咁多嘢把鬼呀?明知呢排示威,興嗰味直接行動、現場搞嘢,一捉人就甩裙甩褲嗰啲,唔再玩和平抗議。影片上載YouTube流行,記者又唔可以無自己啲獨家片段,李副總要入大學,我都知必定大鑊,已經封山封路,點知一樣出事。你自己請中央領導人落來,自己又唔做好校園調解同保安,出事我負責,你個校長咪好好做?

都係「校長」個名夠威

咪係囉。「校長」吖嘛,有名你叫,簡單有力,威嚴過人,出事就梗係由我呢個「警務處長」來孭啦,鬼叫我有個「務」字?做service,鐵馬擔擔抬抬,庶務組咋。好似禿鷹個名咁,你估好威呀?魚鷹食魚,麻鷹食蛇,貓頭鷹都有新鮮老鼠食,禿鷹食乜呀?食死屍咋,而且重要係啲獅子呀、虎豹呀、豺狼呀食完之後,番個棚骨咋。幫啲達官貴人做埋晒啲dirty jobs,現場做cleaner,之後「唔該」都無句,仲要推我上立法會解釋,前後左右潛晒水,我押尾陣,變咗打頭陣,遲早輪到我做sorry sir,真係擔心到我頭毛又甩多幾條呀。

文 陳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