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報摘︳陳雲︰不義也是品味問題

《明報》.世紀,2010年12月29日
________________
聖誕節過去了。殖民地時代,聖誕節和新年聽到的除了福音之外,便是教宗、英女皇和港督的文告,都是傳統的仁愛呼籲,略改文辭,港督則與家人圍在壁爐之前,向市民送上聖誕祝福。在傳統節日,守舊就是能耐,政治領袖的文辭和表達形式只能稍微創新,而這正是頂上功夫。亂搞亂舞一通,不是創新,而是荒誕不經,不成體統。
近年每逢聖誕新年,都要忍受特首無聊及失格的政治宣傳,在貧富懸殊之衰世,徒增一苦。老曾做特首五年,終於修成惡果,今年的聖誕文告的品味之壞,無以復加。我們無法投票選舉特首,出了一位品味惡劣的領袖,雖然與己無關,也是丟人現眼。
特首在空洞孤寂的府邸的壁爐架上玩弄塑膠聖誕裝飾,無所事事之際,聽見空蕩蕩的桌上放了的筆記型電腦有電郵信息,便走上前去,原來是歌手MC Jin 歐陽靖作了一首聖誕歌Rap Now 2010 ,用來和議特首在政改方案的Act Now 口號。煲呔對着電腦屏幕的MC Jin 說: 「Yo! Check it out!」歌曲以「起錨」為口號,串起政府的新政和面書的潮流,特首聞歌打拍子,叫囂讚歎。
老曾大概忘了他身處的是以中國人為主的香港,末後卻用英文講聖誕和新年快樂,而且用了共產中文「祝願」。府邸除了他自己之外,空無一人,猶如孤家寡人。音樂方面,rap 歌不是用來附和政府的,rap 歌有倡議反抗和變革之意。至於口號「起錨」,是漁家出海捕魚或黑社會逃亡海外之用,與聖誕節的安頓與休息大相逕庭。聖誕新年不叫人一家圍爐團聚,也該叫人憐恤孤苦之人,多加施捨,特首卻高呼「起錨」,航向冰冷的大海。MC Jin 無疑有其來頭,奧巴馬競選總統,也用了他的《致奧巴馬的公開信》作為宣傳rap。然而有名歸有名,名人不是那樣用的。
廣告失時失地,不可饒恕。中國政治的古風,首重的是敬天時。冬至、聖誕與新年都是平息紛爭,與民休息及憐恤孤苦之時,不是用來聞歌起舞、勤呼「起錨」以支持政府新政之時。府邸場地空寂,毫無團聚之溫情,塑膠聖誕藤也毫無生氣,真的聖誕樹也許不環保,但最低限度要有真的松枝吧?一切不該犯的錯誤,都犯齊了。美學和文化判斷要到了病入膏肓的絕境,才會如此頭頭碰着黑的。
另一邊廂,地產財閥糟蹋大浪西灣、火燒南生圍、亂填農田和堵塞溪流,殺滅生物。明明可以保育環境,設計順應自然生態的豪宅也可以牟利的,財閥卻偏偏喜歡夷平地皮,用混凝土征服一切,而混凝土卻是監獄的材料美學。香港的不義,豈止是政治或道德問題,根本是美學品味問題。而美學問題,其實是人格問題。

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陳雲:普通話不可獨大

普通話來自明清之交的北京 官話,乃女真人及後期的滿洲人學習南京官話之後,簡化語音及增加外族語音而成。簡化語音方面,北京官話丟失了四聲之中的入聲(p、t、k結尾的音)和合口音(m音),讀舊時文章詩詞,不止味道全失,且是不得要領。增加語音方面,則是引入明顯的翹舌音(即是zh、ch和sh的開首輔音聲母),有助分辨某些發音類同的字,例如此(ci)和遲(chi)。總體而言,丟失的聲母和韻母太多,引入的聲母太少,在中文的辨義和音義關聯方面,得不償失。例如引入翹舌音的聲母,北京官話分辨了「此」和「遲」,但廣東話仍是可以用音韻將兩者分辨出來的。只是簡化語音之後,方便外省人和外族人學習,加上官方強力推行,北京官話乃成為中國的交流語。

然而,正因為北京官話是清朝乃至民國和中共政府用政治力量強行推廣的官方交流語,其流行程度不足以證明語言的社會選擇後果。例如嶺南的粵語(粵語),其語音之複雜及詞彙之古雅,遠高於客家話、閩語及其他少數民族語,廣州人或廣州府衙也不強行推廣粵語,而粵語依然經得起悠久的社會選擇,流傳於兩廣、港澳及海外僑社。更且,粵語在流傳期間,在宋朝之後增加開首的鼻音(如「我」ngo5的ng音)、第十聲(高平聲),乃至在近代增加眾多的變調及語助詞。例如有了現代樓房之後,樓(lou4)下與落樓(lou2)、地下(ha2地面、街鋪)及地下(ha5地下室、地庫)的音變;有了現代媒體傳播之後,新的語助詞流行起來,例如嬌柔女子講的「係唔係嘅唧?」的「唧」字。

至於第十聲,則由第九聲分化出來。粵語之第九聲(陰平聲),在近代分出高降與低降兩音。箋注的箋(高平)和煎魚的煎(高降),是不同的調。方糖的方和荒唐的荒,是不同的調。例如罵人:「你真係荒唐嘅唧!」 荒字便很高音。命名烏頭、烏鴉的烏,和責罵人家烏龍的烏,也是前者低音,後者高音的。

故此語音之演化,有以複雜化、精密化為主的廣東話例子,也有以簡化為主的北京官話例子。文明的進路,有趨向簡化明朗的,也有趨向精密深邃的,中國南北語音有別,正顯示中國文化的多元生機。強行用北方的簡化明朗來淹沒南方精密深邃,是中國文化的大災難。更何況,北方官話及後來的國語、普通話的語言簡化,令許多中文的音義關聯丟失了。共同語值得推廣,但卻不可以消滅方言,特別是消滅南方的精密古雅方言為代價的。



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

陳雲:投訴兩面睇

轉角 - 陳雲
投訴兩面睇
(2010年12月21日)

讀中學的時候,同學有一句口頭禪,用來評論一些模稜兩可或利弊參半的事情,叫「兩睇啦」,兩面都要看看。俗語來自電視的諧趣劇,並非同學自創。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香港的黃金歲月,即使是俗語,也是有深意的,鼓吹思考的,與現在叫人麻木反智的電視口頭禪「你諗多咗啦」,可謂差天共地。
政府提供多一些公共服務、增值服務,是否好事?兩睇啦。無必要的公共服務是剝削公民或社區的自主能力,令人依賴政府和制度解決問題,從而產生被動公民(passive citizens)。
例如馬路可以自由走動的,偏偏為了防止行人隨便過馬路而被車撞,便四處樹立鐵欄,然而路人卻要繞道而行,即使晚上無車行走,也要走一大段路程過馬路。
例如鄰舍深夜嘈吵,本來可以拍門叫對方收斂一下,或者叫大廈管理員上來幫忙,卻直接打電話到警局投訴去了。
投訴政府部門處理事情,本來可以補救政府監察力量不足或行政效率低下,可改善政府施政。例如建築地盤危害生態、破壞古蹟、濫伐樹木、改動河道或佔用公地、妨礙他人權利之類,本來政府的審批部門
和監察部門都應該知道,不容許地產惡霸先斬後奏的,奈何很多官員都懶惰,避免立案做事,只有等到有人投訴和社區起哄,才急急宣布法令,執行程序補救。
然而,若不是投訴及時,米已成炊之後,積習難返,政府也不會受理的。例如鄉郊車路旁邊的廢車場和貨倉地,明顯是非法填土和改變農地用途的,但即使你去投訴,政府也不會頒令叫地產商恢復原貌。
回歸之前,政府重視民政主任或新界理民府,很多事情在地區的層面解決,不必鬧到政府高層。市政局管理食物環境衛生和文化康體的年代,有民選議員排難解紛,不必事事往政府總部鬧。英國官員審察民意的年代,很多民怨在為變成社會危機之前,已得到處理或舒緩,例如公屋、居屋和廉政等。
回歸之後,港府無民主選舉,也得不到北京的充分授權,不能主動解決危機,也懶得挑戰地產霸權的官商勾結狀態,只是消極地等待危機爆發,能緩解則緩解,不能者,則聽任由之。
直至民主政府出現或革命成功之前,市民只能投訴。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授子以母語

12月21日

「做吓好心啦,畀阿仔學廣東話啦。」虐殺粵語的,不止是中共的語言霸權,香港推廣普通話教中文的愚民政府,還有無知而媚外的家長。很多香港的偽中產家長,拔苗助長,為使到子女及早學會英文或普通話,便以半桶水的英文或普通話與子女溝通。最嚴重的是,子女牙牙學語之際,便指住物件,教他們講milk、spoon、chair之類,而發音殊不正確。

語言是族群的整體經驗之呈現,離開本族語言,人的存在,可謂一無所有,只能成為被文化殖民的機器人。很多香港家長的心意,就是鄙棄本族語言,以替子女「洗白白」為務,使他們及早脫離華人賤籍,晉身白人社會。

小孩的智力,首先是命名、記憶、描述和表達的能力,也就是語言能力,這是一切智力的根本。數理邏輯與科學,還在其次。父母要傳授全面的語言能力,只能以最擅長的母語為之。事物的精微之處,感情的幽遠之處,是不能用後天學習的外語來傳達的。在學校學的外語,甚至旅居歐美學的外語,一般只是學了正經的(formal)、智性的(intellectual)、低級中產階級(lower middle-class)的一套。非正式的、感性的、低下層和貴族的外語世界,我們只是一知半解。用自己的殘缺外語當作母語來教小孩,他們長大之後,在文化格局上,只能成為齷齪不堪的低級中產人,成為外國社會鄙視的悶蛋。孩子將來要談情說愛,要感性推銷、要發脾氣罵人、要與低下層打交道,忽然便發現自己詞窮理屈。千栽培萬栽培,卻成了宅男宅女,父母可別怪罪於人啊。

況且,香港的粵語是現存漢語系統之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難學的,香港的正體漢字則是世上最艱難的文字書寫系統,子女在童年跨過兩大難關,自然智力出眾,無懼與中國其他地方和外國人競爭。香港父母唾棄自家寶物,用半桶水的英語來教育子女,正是聰明笨伯。也難怪,教育恰好是文化身份之傳承,父母本身是低級中產的笨蛋,便不自覺地將身份傳給下一代了。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

風雲人物

時代雜誌(Time)竟然把風雲人物頒了給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給我的感覺,就是時代很沒種,因為美國政府在此事上一定有向其施壓。在投票上,Wikileaks的Assange一直大幅領先,大概三日前,還有電視新聞報道說他多半會拿到這碩殊榮。

由於Time的編輯有生死決定權,你投得最多的票都沒有用。編輯們選Zuckerberg的理由是:他創立的fb改變了1/10地球人(5億人)的聯繫方式。這當然對,但fb不是今年才成功的,否則David Fincher去年也不會開拍《the social network》,要再數,電影根據的爆料書《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 The Founding of Facebook: A Tale of Sex, Money, Genius and Betrayal 》出版期就更早在09年7月,fb早就成功改變了大家的聯繫方式了。

如果說面書改變了5億人的聯繫方式,那麼我會說,爆料網站wikileaks改變的,是全球60多億人今後的生活方式。電影v for vendetta說「我們不應該害怕政府,而是應該政府害怕人民。」如今那個政府不對wikileaks聞風喪膽?

(in case你沒有看過──以下為4月爆出美國2007年在伊朗濫殺無辜/小童的片段。爆料後,他們還敢這樣明目張膽嗎?)

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

陳雲︰烏溪沙

文︰陳雲
編輯︰黃靜
《明報》.世紀,2010年12月1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九八一年的暑假,讀中六,生物科老師許達強組織了一次戶外考察,地點是烏溪沙青年新村。生平第一次宿營,在小營房住三日兩夜,之前只有露天野營。考察的地方是烏溪沙的海岸,大概是西沙海灘吧,有很多紅樹林,其次是馬鞍山的草坡和山溪。紅樹林可以看到彈塗魚、小魚和蟹,海裏有紅色橙色的海星蠕動,偶爾有海膽。生平第一次見游動的海星和海膽。所謂考察,是用繩畫幾個網格,盤點生物數目。紅樹林在淡水河口,需不需要量度潮汐和水流,不記得了。草坡和山溪的生態學考察,也是用網格的方法,但要量度風向和水流速度。海風大,雨水少,山林貧弱,馬鞍山的草坡和山溪的生態,比起元朗八鄉的貧乏多了,草蜢的種類稀少,不見草龍和蜥蜴出沒,山溪無蠑螈、鮎魚和膨皮婆。
讀中四的時候,也與同學去過大棠的山谷做地衣數目統計,評估空氣污染程度,也去過大埔的松仔園做生態學考察,大嶼山也好像去過,四處遊山玩水,似郊遊多些。記憶沒有在烏溪沙的清楚,大概是逗留的時間長,又有住宿,不似郊遊。至於誰與誰一組合作考察,記不清了。記得的,是晚上在青年新村的足球場的樓梯看台飲汽水聊天,天上有斑斑點點的星。當時烏溪沙一帶荒涼,夜晚烏黑一片,即使青年新村有路燈,也是昏黃的那種。最記得的,是不知何故,要從馬鞍山的草坡走回青年新村,途中經過一些黃泥山崗,被鏟泥車挖得一坑一坑,有積水和濕泥,沾滿一腳。當時不知該處要建成公共屋、居屋和私人樓宇住宅,港府要開闢馬鞍山新區。只是覺得茫然,好端端的山崗,夷平了做什麼呢?四周沒有車路和人煙,只有呼呼的山風和飛舞的泥塵,像開露天的礦坑,然而馬鞍山的鐵礦已開採淨盡,山頂只留下一些礦洞。鏟泥車亂挖山地,有很多阻礙前進的積水和濕泥,原本好好的山崗不見了。眼前的情景,令人費解,心下茫茫,中學畢業到哪裏去呢?
烏溪沙那地名,我讀小學的時候也聽說過。鄉里之中,有一個是賣玉石的,他常到西貢和烏溪沙一帶的山溪,沿岸找石頭,敲開石皮看看內涵。運氣好的話,可以找到一些次級的玉石或美石,可以用來做工藝品雕刻。馬鞍山區議會的資料說,烏溪沙原名烏龜沙,因為不少烏龜在該處的沙灘產卵,該地仍有烏龜沙咀的土名,可為佐證。其後因馬鞍山流下的溪水含鐵沙,溪水呈烏黑色,因此改名為烏溪沙。大概烏龜少了,便多注意黑沙,於是便要改名。我推想,當地一帶都是客家村落,烏龜爬石壁或烏龜爬沙壩,在客家話的諺語裏,都是「等死」的意思,凶多吉少,當然要改名了。
一九八二年入中文大學英文系,去了一次烏溪沙宿營。一九八六年秋天,去了香港青年作家協會的文學營,四處荒涼如舊,一群文藝青年與作家宵夜看星談天。八十年代末,馬鞍山新市鎮成形,沙田有幾條車路通往馬鞍山及烏溪沙,亦開闢了通往西貢區的西沙路,烏溪沙的交通變得方便。二○○四年馬鞍山鐵路通車, 烏溪沙建了火車站。

2010年12月11日星期六

陳雲:魔鬼之多面相

陳雲
魔鬼之多面相

(2010年12月07日)

妖精會變身,魔鬼有許多別名,撒旦、冥王、Beelzebub、Lucifer、Mephistopheles,魔鬼會有所謂內部競爭,然而卻形神合一,一致對外,形成壟斷聯盟,對付善人。只有外部才有競爭,內部競爭是詭詞。有人在,怎會鬼打鬼?妖精打架,打得火熱而已。
電視台雄霸市場之後,會推出幾條製作路線,供應不同劇集,作狀互相競爭。超級市場或快餐店集團壟斷市場之後,也會生出幾個分號,貌似不同的店,其實出自同一家母公司。
集團企業併吞市場的策略,是單一化與偽多元化,單一化是實,偽多元化是虛。單一化是一站式消費,多元化是選擇的幻覺。一站式是將消費者在不同商號採購的動力消耗掉,誘騙他們在同一地點購買,貨色有貴有平,但總體是貴了的,因為有些貨物或服務積壓在一起是無利可圖的,例如超市擺賣濕貨,設立鮮魚缸、豬肉檔之類,明明增加額外營運成本,但可廢掉消費者的能力,於是便照做可也。
市民不再踏足菜肉市場和雜貨店,如是者便失去交遊八方和收集訊息的能力,不能辨別優劣,也不敢探索新店。即使知道有些新店賣得便宜或有好貨,也不敢嘗試,例如覺得街市污穢而不敢踏足。街市生意少了,政府便振振有詞,要將街市私有化或託管,方便超市集團進駐。
連鎖集團用的經營方式,是與商場勾結,佔據有利舖位,趕絕中小企業。它們寧願付出高昂租金,也要趕絕中小企業的競爭者,目的是霸佔市場,之後便可加價剝削消費者,減薪剝削勞動者。再分身為幾個公司,扮多元化,格調士紳化,掠奪其他公司生意。例如快餐店早午及下午茶餐供應廉宜菜色,晚上卻供應迷你火鍋、小佛跳牆、龍蝦湯、鐵板肉眼牛扒及黑豬扒之類的貴價餐,除了增加盈利之外,也是令疲勞的上班族不再嘗試其他食肆,形成慣性依賴,一日三餐幫襯。
單一化損害消費者,還禍及僱員。香港工人並無集體談判權的保障,一般用跳槽來抗爭,積極一些的,只能用抵制、罷工或搗亂等方法來抗爭。企業的數量減少了,幾個聯營的大集團便可以在僱傭市場取得話事權,威逼打工仔就範。
僱主資本雄厚之後,也會用非技術化的手段對付員工,例如快餐集團在工場預製食物,將廚房機械化,將烹煮技術標準化及切割工序,令員工無法掌握手藝而隨時可以替換。
維護僱傭市場的多元化,是僱員自保的重鎮。即使有時中小商戶的服務和品質不一定好,也要給予機會生存。否則,供應者單一化之後,消費者便任人魚肉。
僱主單一化之後,勞動者便任人宰割。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樓下茶餐廳結業

陳雲
樓下茶餐廳結業
(2010年11月30日)

每逢新年之後,都有一次不走屋苑平台的特快通道,沿地下的街,走到火車站,說是領會一下在地的感覺,其實是業務考察。我的本職並非文人,自小熟悉的除了自家的農務便是親友的商務,文事是自己學來的。在大學讀的工商管理書比文學書多,在德國遊學期間,也是在商業代理行兼職。因此文章難免有些世俗氣。
年初走在街上,發現偶然幫襯的茶餐廳倒閉,事前毫無聲息。這年頭,也不祈求光榮退休、老闆移民、感謝貴客多年關照之類的告示了,連裝修、暫停營業之類的告示也省了,只是拉上鐵閘,確是令人納悶。明人沈明臣《凱歌》詩:「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
單家獨戶的茶餐廳,經歷了回歸之後兩次金融劫難,旁邊舖位的地產代理行和便利店都輪替了兩次,頂得住不斷的加租,依然屹立不倒,證明有其市場位置和營業之道。它的倒閉,應是地產商這回下了御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舖位,年頭荒廢到年底,證明找不到合適的租戶。也許地產商嫌棄它不是連鎖食肆的名牌,而且招呼的都是街坊老粗,與商場的偽中產格調不符。
街上的茶餐廳舖位,鄰接的是停車場入口、落貨位和貨運升降機的入口,經營街坊茶餐廳本來是唯一之選,連便利店也嫌棄貨車常在門口落貨擋住視線,不揀那個位置的。以前我在公園練功之後有汗,不敢馬上走入商場,便在此茶餐廳食飯。平日很多單車運動者、怕冷氣的老人、赤膊用飯的搬運工打躉,這是餐廳的客源了。
商場的大集團有經濟規模的優勢,有冷氣通道和廁所,連接火車站,截去了主要的人流。街上的茶餐廳,只能專注於自己的小眾市場(niche)。至於地產商盤算的,應該是街坊茶餐廳帶來負面效應,會將商場的格調降低,不能整體提升租值。
年前,商人盛智文收購業權而在中環的後街建設蘭桂坊的成功經驗,使人以為單一業主對於商業區的定位有利。另一個例子,是中環的環球商場由於分層出售,以致租戶雜亂,無法整體佈局,商場定位難以駕馭,於是連政府當年也妄想要將西九文化區判予單一地產商發展。
然而,蘭桂坊和中環商廈可以如此統整,但政府可以放任關乎民生的住宅商場和屋邨商場純以追求租值的方式經營嗎?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代母產子違反倫常

轉角 - 陳雲
代母產子違反倫常
(2010年11月23日)

古有代父從軍,今有代母產子。中文「代母產子」,令人誤解:不是代替母親產子,而是借助代母為人產子。本來應該用「代孕」產子的,然則民眾依然用「代母」。代母也是母。嬰兒從子宮而出,即使卵子不是出自該婦,嬰兒在其體內養育和出生,她就是母。故此借助代母產子,要代母簽署合約放棄孩子,也要辦理領養手續。儘管如此,代母日後討還孩子,打官司也有勝訴之可能。
十月底,富豪李兆基之子李家傑借助代母產下三子,轟動香港。李家傑單身而有三子,即是三子一出世便遭剝奪母親之身及母親之倫,令港人困惑,然則也有很多人爭相贊同。
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湯偉奇說「百行以孝為先」,謂李兆基年過八十,李家傑盡了孝親之道云云。 不少文人寫文章維護,說很多孩子也是單親,也有出生於不幸家庭的,母親虐兒的,倒不如沒了母親的好,有父親和祖父疼愛也是一樣嘛。更有說,自從發明避孕藥之後,人類的生殖便受到科技影響,借出子宮產子又不是販賣器官,代母的子宮可重複使用,並無一次過植入付款人的體內。
代母重複使用子宮和性工作者(妓女)重複使用陰道,並無二致。如果因為「出賣」身體而要受到批評,性工作者也該同樣受到指責啊。
代母二字,其重千鈞。代母也是母,即使是非商業性的代母安排,也是拆散骨肉,更何況絕大多數代母根本是商業安排,租借子宮,買賣孩子。古人是在窮困無依之下,怕子女餓死,才會出賣的。生殖牽涉世系繁衍,父母是親屬的來源。孩子要擁有父母雙親,而不能一開始就父母殘缺,斷了人倫。即使是領養孤兒,政府也規定要父母雙全的(一對同性戀者也可以)。孩子一出生就離散母親,是為無孝,一開始就被剝奪母親一方的親屬,是為失倫。
父母雙全而植入親母體內的試管嬰兒是醫療協助父母生育,符合倫常;代母卻是商業買賣,奪子之母,違背倫常。
至於用代母與妓女比擬,也是不合常識:妓女千方百計避孕,就是要避免誕下孩子,禍及後代。她們被逼借出陰道,卻拒絕借出子宮。
道理顯淺不過,可是很多人被財勢蒙蔽,失了方寸。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飯鐘錢不是白給的

轉角 - 陳雲
飯鐘錢不是白給的

(2010年11月16日)

天下沒有白食的免費午餐,也沒有白給的飯鐘錢。飲食業競爭激烈,必須機關算盡,才可以立足,然而為何很多餐廳依然贈予員工膳食及「白付」食飯時間的工資?難道如工業總會主席孫啟烈說的,要鼓勵「不勞而獲」?
近日有經濟學家評論,說顧客的觀念改變,要求企業具備社會責任,當個良心僱主,企業只得順從潮流,滿足市場 ;另說公司應做企業公民,關懷員工及社群感受,不能只顧盈利 。
做生意不是開善堂,中場用膳的非勞動時間付酬,有其經濟理性。本欄上周略論,餐廳員工食飯稍息之後馬上復工 ,一如勞動期間上廁、坐下稍息或舒展筋骨一樣,都是恢復生產力的時間,而恢復的生產力是全部回饋到工作崗位的,因此應該付酬。有些公司甚至鼓勵工人飯後伏案午睡片刻,也是基於同一道理:休息可以維繫生產力。
精細論述,必須回到時薪的合約安排。不同的勞動環境,有些用件工,有些用時薪,有些用周薪或月薪。計算勞動報酬,以「件工」最清晰,按完成的件數付酬,多勞多得。餐廳的煎蛋炒菜、掃地洗碗都可以按件付酬。然而件工容許自行調節速度,可以快做或慢做,由於餐廳的工作必須同步(synchronize),隨機反應,無法實行件工制,必須用時薪。打烊之後的洗碗,慢慢來,不須同步工作,原則上可以用件工,然而餐廳也付時薪,不按碗碟之數計酬。原因是點算碗碟太花時間 ,付出過多信息費用,不若用時薪的簡便。
用時薪計算,也有麻煩,老闆與員工都在博弈,各自心中有一把尺:同是一個小時,老闆期望多做一些,員工期望少做一些。付酬方面,老闆以清閒鐘點為準,自己要少付錢;員工則以忙碌鐘點為準,要老闆多付錢。時薪可以分開忙鐘與閒鐘付酬,但一般是支付平均值,免去區分忙與閒的麻煩。平均算值可以減少老闆與員工的博弈,為了減低平均算值的爭吵,最好是將忙與閒的差別模糊起來,假若在忙鐘、閒鐘之餘,再加一個空鐘——休息時間,可令員工感激老闆「蝕讓」時薪給工人,便不斤斤計較鐘點之忙閒。然而,這空鐘其實依然列入平均值的計算之內,應該算是閒鐘。不過在觀感上,員工好像不勞而獲,撿了便宜,這令勞資關係和諧起來,減少爭執,提高效率。工人獲得飯鐘錢,甚至按月付薪,是因為老闆要減少爭執,珍惜與工人的和諧關係。這是本於經濟理性,不算是甚麼社會責任。
天啊,工作間哪有不勞而獲的事?有老闆提出不勞而獲的歪論,只是說明,香港很多老闆根本沒經濟頭腦。沒經濟頭腦,卻可以在香港大發特發,指點江山,這是香港的經濟奇蹟了。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盂蘭節不可兒戲

轉角 - 陳雲
盂蘭節不可兒戲
(2010年11月02日)
哈囉喂過去了。但凡哈囉喂前後,崇洋辱華的人循例挖苦中國風俗。這些人不學無術,對中西宗教之學不清不楚,便胡亂比附,說同是鬼節,西洋的萬聖夜比中國的盂蘭節有多一些寬容、幽默和童趣,連鬼也是西洋的比中國的可親。
中國的盂蘭節滿街燒衣,鬼氣蕭森。西洋的哈囉喂可以變成遊樂節目,而中國的盂蘭節卻不可兒戲,此間有正統宗教與異教風俗融合的原因。哈囉喂的鬼節祭祀,是凱爾特人的舊風俗,基督教進入英倫三島之後,鬼節成了異教(pagan)風俗,與基督教不可相容。基督教可以將鬼節排斥,列為迷信,也可將之納入教儀,與萬靈節(11月2日)結合,成為悼亡儀式。
在庭院點燃南瓜燈,叫鄰居代為禱告,使亡靈安息,也有鄰居見了南瓜燈,憐憫人家新喪而貧窮,便在燈下放幾枚布施的銅錢。後來,悼亡的風俗疏淡了,頑童也有偷銅錢去買糖果的,於是哈囉喂風俗便變成獎賞夜遊小童的節日:在庭院或門口擺放點了蠟燭的南瓜燈,示意小孩可以上門討糖果,也有索性在南瓜燈前放糖果的,方便小孩取食。
哈囉喂變成鼓勵小孩夜遊的風俗,類似中國的中秋提燈夜遊,或廣東舊時年三十晚小孩提燈外出,帶了紅雞蛋、有芽芋仔和香火出外「賣懶」,邊走邊食,唱賣懶歌謠,直至村口或鎮外的水井,將香火插在井欄而回。
盂蘭節並非異教風俗,而是佛教本身的祭禮,道教吸收盂蘭節而成的中元節也是視為己出,同是超渡孤魂野鬼的大慈悲之祭。盂蘭節由教義引申而出,故無法俗化為玩樂節慶,也少有童趣。然則,與盂蘭節教義略近的廣東的太平清醮,有兒童飄色和搶包山之遊藝,也算開了點禁,但也僅止於此。
同理,聖誕節也原本是羅馬人的冬節慶典,故此基督教也將之納入教儀,變成聖誕節,而且容許俗化,成為贈送禮物和飲食狂歡的日子。
至於復活節,是基督教本有的神聖日,除了復活兔、復活蛋、十字包之類有一點童趣之外,絕不容許俗化,也沒有商家謀算復活節的狂歡生意。何時盂蘭節可以玩樂消費?那要等到佛法消沉的末法時期了。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盂蘭節不可兒戲

轉角 - 陳雲
盂蘭節不可兒戲

(2010年11月02日)
哈囉喂過去了。但凡哈囉喂前後,崇洋辱華的人循例挖苦中國風俗。這些人不學無術,對中西宗教之學不清不楚,便胡亂比附,說同是鬼節,西洋的萬聖夜比中國的盂蘭節有多一些寬容、幽默和童趣,連鬼也是西洋的比中國的可親。
中國的盂蘭節滿街燒衣,鬼氣蕭森。西洋的哈囉喂可以變成遊樂節目,而中國的盂蘭節卻不可兒戲,此間有正統宗教與異教風俗融合的原因。哈囉喂的鬼節祭祀,是凱爾特人的舊風俗,基督教進入英倫三島之後,鬼節成了異教(pagan)風俗,與基督教不可相容。基督教可以將鬼節排斥,列為迷信,也可將之納入教儀,與萬靈節(11月2日)結合,成為悼亡儀式。
在庭院點燃南瓜燈,叫鄰居代為禱告,使亡靈安息,也有鄰居見了南瓜燈,憐憫人家新喪而貧窮,便在燈下放幾枚布施的銅錢。後來,悼亡的風俗疏淡了,頑童也有偷銅錢去買糖果的,於是哈囉喂風俗便變成獎賞夜遊小童的節日:在庭院或門口擺放點了蠟燭的南瓜燈,示意小孩可以上門討糖果,也有索性在南瓜燈前放糖果的,方便小孩取食。
哈囉喂變成鼓勵小孩夜遊的風俗,類似中國的中秋提燈夜遊,或廣東舊時年三十晚小孩提燈外出,帶了紅雞蛋、有芽芋仔和香火出外「賣懶」,邊走邊食,唱賣懶歌謠,直至村口或鎮外的水井,將香火插在井欄而回。
盂蘭節並非異教風俗,而是佛教本身的祭禮,道教吸收盂蘭節而成的中元節也是視為己出,同是超渡孤魂野鬼的大慈悲之祭。盂蘭節由教義引申而出,故無法俗化為玩樂節慶,也少有童趣。然則,與盂蘭節教義略近的廣東的太平清醮,有兒童飄色和搶包山之遊藝,也算開了點禁,但也僅止於此。
同理,聖誕節也原本是羅馬人的冬節慶典,故此基督教也將之納入教儀,變成聖誕節,而且容許俗化,成為贈送禮物和飲食狂歡的日子。
至於復活節,是基督教本有的神聖日,除了復活兔、復活蛋、十字包之類有一點童趣之外,絕不容許俗化,也沒有商家謀算復活節的狂歡生意。何時盂蘭節可以玩樂消費?那要等到佛法消沉的末法時期了。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南瓜燈

轉角 - 陳雲
南瓜燈
(2010年10月26日)

十月將盡,西洋鬼節又到。
Halloween只是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的萬聖節或諸聖節的前夕,是民間風俗,與基督教義無關。舊時香港將兩者混淆,近年已用英文原名或中文音譯「哈囉喂」稱之,不再妄稱萬聖節或萬聖夜。哈囉喂與萬聖節的混淆,有如羅馬帝國將原有的冬節(冬至之後的太陽節)與聖誕節混合,消解本土風俗與外來宗教的隔閡,順便定下了耶穌的誕辰,由根據《聖經》推測的十月份,改了做十二月二十五日。
萬聖節是慶祝諸聖的感恩之日,與世俗的鬼門大開之日,無法苟合,於是各有各慶。民俗學家考證,哈囉喂大概是混合天主教的萬靈節(Hallowmas十一月二日)及凱爾特(Celtic)風俗的Samhain日(十月三十一日);再古老的,可以追溯到羅馬人的豐收節及亡靈日,可解釋瓜菜與鬼魂結合的原因。萬靈節前夕,乞丐沿門為亡靈代禱,領取救濟;Samhain為人間和冥界的交界日,是日鬼門大開。門前掛鬼面具或庭院雕瓜作鬼面的風俗,是嚇鬼用的。流傳下來,變了兒童拍門討糖果和門前雕瓜燈。
哈囉喂變成校園玩樂和商業消費之前,只在凱爾特風俗流行的英國(特別是愛爾蘭)、北歐和美國的愛爾蘭移民區流行。香港在十幾年前,只在國際學校和蘭桂坊流行,後來海洋公園為了與香港迪士尼樂園競爭,復興荔園的鬼屋概念,舉辦哈囉喂之夜,加上哈利波特小說的巫術宣傳,令西洋的鬼域和巫術變成少年遊藝,店舖才在十月擺賣西洋鬼節物品,打破華人怕鬼、不惹鬼上身的禁忌。西洋鬼節最可愛的,是南瓜燈。以前村裡叫南瓜做金瓜。童年亂丟瓜種,在田頭的糞堆裡長出一叢金瓜苗,結了瓜,個個十幾斤重。
當年父老認為認為金瓜濕熱,不宜多食,摘了幾個之後,其他擱在田頭爛了。歐洲的《灰姑娘》童話有南瓜車,中國古代的兵將也用金瓜錘做武器,如《說唐演義》的鰲魚太子,《封神演義》與哪吒對陣的蝦兵蟹將。銅錘不造成球形或狼牙形,偏要造成金瓜樣。
南瓜原產北美洲,明朝傳入中國,《封神榜》是明朝之書,《說唐》是清初之作。這些通俗小說,最有童趣了。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朱義盛

轉角 - 陳雲
朱義盛
(2010年10月12日)

乍看題目的文字,看官意會不到是何物,還以為是個歷史人物,聽讀音——豬耳繩或豬已醒,老一輩便知道是仿真首飾的代稱。音轉而義轉,是粵語的奧秘。至於下一代,即使讀書面音的朱義盛還是轉音的豬耳繩,也是茫無頭緒的了。
童年初聽朱義盛,真的以為假金耳環、假玉鐲之類的俗稱是「豬耳繩」。粵語和客家話有「豬乸戴耳環」的諺語,自以為好靚,醜人多造作,便叫豬乸戴耳環。給豬乸戴的耳環,當然是假耳環啦。我要到二十幾歲,從水上人家口中,才知道朱義盛是廣州以前專門賣仿真首飾的一家公司,香港賣朱義盛的公司名叫老實公司,店在油麻地上海街,一九八八年搬至油麻地新填地街。以前的人婚嫁或壽宴,負擔不起真金首飾,便用鍍金的金牌、金手鐲、金壽桃之類充當門面,討個吉利意頭。
朱義盛賣的是首飾,也不是假的首飾,而是用來充當意頭的門面貨,不是存心造假騙人,故此不能說是假首飾,勉強可以說是仿真首飾,但仿真首飾的名稱又太科學了。說是人造首飾,也不通,幾乎所有首飾都是加工打磨或鍛造的,都是人造,天然的首飾只有原始部落社會的石頭鍊墜之類吧。無以名之,便叫朱義盛好了。這是庶民命名事物的智慧。
據說清朝道光四年(西元一八二四年),朱義盛在佛山筷子路開「朱義盛號」,用紫銅鍍金,製仿真首飾,工藝細緻,幾可亂真,買不起真金的平民,紛紛幫襯。朱義盛後來在廣州開店,鄉下人到廣州,買些假金飾回鄉,供妻女穿戴玩樂。如是粵人便以朱義盛代稱假首飾。發明人或新產品推廣人,往往可以成為產品的代稱,例如蘭克施樂(Xerox)代稱影印機。產品不再時興,或同行增多,代稱便不再流行了。我這一代因店舖仍在,即使誤解為豬耳繩,一經提點,仍可分辨名物。九月底,老實公司結業了。再向下一代說人造首飾,仍會理解的,向他們說朱義盛,便大惑不解。
 年前有閑,不時到油麻地看佛像、餐具和木器,也買些檀香回家。路過新填地街,看到招牌「老實公司」,裡面有些婆子在挑選飾物,記起童年舊事,總會微笑一回。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喪賣壽包

轉角 - 陳雲
喪賣壽包
(2010年10月05日)

友人招飲,酒家生意興旺,等位時間漫長,無聊起來,遊目四顧。集團式經營的大酒家,在等位區設了櫃檯招攬生意,賣曲奇餅、點心、蓮蓉壽桃包之類。都是尋常食物,然而酒樓為了炫耀他們知書識字,寫上大字標貼。於是,發現最不該的錯:壽桃寫了做「壽包」。
後生一代,不明風俗,錯說壽桃是壽包,情有可原。經營酒樓,該有些風俗知識,自己不怕邪,也該尊重怕邪的顧客吧?莫非酒樓老闆做了喪家,要賣壽包祈福?過了一星期,再去飲茶,標貼仍在。要是發喪,也該脫喪了。顯然,酒家老闆不是日日喪親,只是寫錯標貼,頗令我舒了口氣。都怪自己多心,香港酒樓的名字都很吉利,有些更是天天報喜的,怎會哭喪呢?
俗傳王母娘娘瑤池賀壽,以蟠桃饗眾仙,以增福壽,《漢武帝內傳》及《西遊記》俱有記載。蟠桃既有長壽意頭,民間乃以蟠桃入年畫,又以蟠桃之形,製作蓮蓉包,在賀壽宴、慶生會食用,稱為壽桃包,簡稱壽桃。
壽包也吉利。喪事完結之後,喪家擺「解穢酒」,平復哀傷,慰勞親友,順便解除墳地之污穢不祥,便在席上食蓮蓉包,包上有福字或壽字,稱為「壽包」,有祈福延壽之意。壽包白色或紅色都有,齋菜店有售,因屬齋菜,也可拜神祭祀。以前齋店避忌,叫齋包,不叫壽包。齋包作解穢之用,始稱壽包。
王亭之大師記述一段民國異聞。話說廣州當年有一軍長在北園酒家為母親擺壽酒,酒酣飯飽,乃上壽桃賀喜。一伙計失言,說「上壽包」,眾人愕然,面面相覷。席中一軍人,情急智生,拔槍向天連射,說是燒爆仗,化解不祥。酒家主人道歉,宴席分文不收,翌日再擺壽酒賠禮,為太夫人「添壽」云云。 此事真假莫辨,應是酒家訓誨伙計之警惕故事(cautionary tale)。
香港很多做生意的人壟斷市場之後,盤踞寶座,財源廣進,不再用心經營。今日之酒家,非但不警惕伙計慎言,還大字告白,聲明自己賣的壽桃是壽包。幸好,集團式酒樓向顧客賣壽包,顧客食了也是增福延壽,酒樓老闆找自己晦氣而已。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孔明燈

轉角 -

孔明燈

(2010年09月28日)


中秋夜自上水坐車回沙田,車窗外望,孔明燈在天際飄,自南向北,一路不絕。大陸工廠製造的便宜貨,往往令風俗失真,今日的孔明燈像肥皂泡一般的輕賤,誰都可以隨便放幾個上天。

孔明燈如孤星,要孤要高才好,太多便是胡鬧。舊時孔明燈製作艱巨,要待到隆冬農閒之際,幾個男人無事,便拿竹篾、棉紙或布袋做燈身,用鐵線紮燈座,棉線做燈心,蘸上火水點燃,幾個人按住,之後便一飛沖天。如兒童放紙鷂,大人放孔明燈,只用來玩,不祈甚麼福。

祈福要到廟堂,或者當天燒香稟告上帝。這些年有人時興在燈上寫字祈福,或者將祈福字句寫在字條上,拋擲上樹,只顯示近年識字的人多了,卻沒了信仰,也不懂得開口說話,向神靈親自稟告。

兒時的孔明燈,見於冬夜,從大埔點燃,飛越高山,冉冉來到我八鄉山村的上空。一盞兩盞暗紅的孤燈。燈光明滅,如火星,隨風之向,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從東向西,令人迷惑。漢朝稱火星為熒惑,有熒熒火光,眩惑人心。

《晉書.天文志》說預言朝廷興亡的童謠是熒惑星化身為紅衣小兒所授:「凡五星盈縮失位,其精降於地為人。歲星降為貴臣,熒惑降為童兒,歌謠嬉戲……吉凶之應,隨其象告。」《丹鉛雜錄》說:「史謂童謠乃熒惑星為小兒造謠。」孔明燈漫天飛舞,之後紛紛下墜,是凶險之象。

孔明燈又名天燈,傳說是諸葛亮發明。諸葛亮被司馬懿困於平陽,無法向外求援,便造大燈籠,底部繫以字條,算準風向,內燃火,灌以熱氣飄出。又說燈籠外形如諸葛亮戴的帽,因而得名。

然而,《三國演義》中,並無孔明燈,只提過孔明在八月中秋用七星燈祭天延壽,見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

李約瑟也考證出,元朝太宗(窩闊台)年間,西元一二四一年,蒙古軍隊在李格尼茲戰役(Liegnitz)中用過龍形天燈傳遞信號。

孔明燈大概如很多傳統工藝一樣,乃無名工匠所造,歷代改良。說是諸葛亮發明,我看是除了紀念蜀漢丞相工巧多智之外,也因為諸葛亮的名字,諸葛名亮,字孔明。


陳雲:孔明燈

轉角 -

孔明燈

(2010年09月28日)


中秋夜自上水坐車回沙田,車窗外望,孔明燈在天際飄,自南向北,一路不絕。大陸工廠製造的便宜貨,往往令風俗失真,今日的孔明燈像肥皂泡一般的輕賤,誰都可以隨便放幾個上天。

孔明燈如孤星,要孤要高才好,太多便是胡鬧。舊時孔明燈製作艱巨,要待到隆冬農閒之際,幾個男人無事,便拿竹篾、棉紙或布袋做燈身,用鐵線紮燈座,棉線做燈心,蘸上火水點燃,幾個人按住,之後便一飛沖天。如兒童放紙鷂,大人放孔明燈,只用來玩,不祈甚麼福。

祈福要到廟堂,或者當天燒香稟告上帝。這些年有人時興在燈上寫字祈福,或者將祈福字句寫在字條上,拋擲上樹,只顯示近年識字的人多了,卻沒了信仰,也不懂得開口說話,向神靈親自稟告。

兒時的孔明燈,見於冬夜,從大埔點燃,飛越高山,冉冉來到我八鄉山村的上空。一盞兩盞暗紅的孤燈。燈光明滅,如火星,隨風之向,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從東向西,令人迷惑。漢朝稱火星為熒惑,有熒熒火光,眩惑人心。

《晉書.天文志》說預言朝廷興亡的童謠是熒惑星化身為紅衣小兒所授:「凡五星盈縮失位,其精降於地為人。歲星降為貴臣,熒惑降為童兒,歌謠嬉戲……吉凶之應,隨其象告。」《丹鉛雜錄》說:「史謂童謠乃熒惑星為小兒造謠。」孔明燈漫天飛舞,之後紛紛下墜,是凶險之象。

孔明燈又名天燈,傳說是諸葛亮發明。諸葛亮被司馬懿困於平陽,無法向外求援,便造大燈籠,底部繫以字條,算準風向,內燃火,灌以熱氣飄出。又說燈籠外形如諸葛亮戴的帽,因而得名。

然而,《三國演義》中,並無孔明燈,只提過孔明在八月中秋用七星燈祭天延壽,見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

李約瑟也考證出,元朝太宗(窩闊台)年間,西元一二四一年,蒙古軍隊在李格尼茲戰役(Liegnitz)中用過龍形天燈傳遞信號。

孔明燈大概如很多傳統工藝一樣,乃無名工匠所造,歷代改良。說是諸葛亮發明,我看是除了紀念蜀漢丞相工巧多智之外,也因為諸葛亮的名字,諸葛名亮,字孔明。


陳雲:孔明燈

轉角 -
孔明燈
(2010年09月28日)

中秋夜自上水坐車回沙田,車窗外望,孔明燈在天際飄,自南向北,一路不絕。大陸工廠製造的便宜貨,往往令風俗失真,今日的孔明燈像肥皂泡一般的輕賤,誰都可以隨便放幾個上天。
孔明燈如孤星,要孤要高才好,太多便是胡鬧。舊時孔明燈製作艱巨,要待到隆冬農閒之際,幾個男人無事,便拿竹篾、棉紙或布袋做燈身,用鐵線紮燈座,棉線做燈心,蘸上火水點燃,幾個人按住,之後便一飛沖天。如兒童放紙鷂,大人放孔明燈,只用來玩,不祈甚麼福。
祈福要到廟堂,或者當天燒香稟告上帝。這些年有人時興在燈上寫字祈福,或者將祈福字句寫在字條上,拋擲上樹,只顯示近年識字的人多了,卻沒了信仰,也不懂得開口說話,向神靈親自稟告。
兒時的孔明燈,見於冬夜,從大埔點燃,飛越高山,冉冉來到我八鄉山村的上空。一盞兩盞暗紅的孤燈。燈光明滅,如火星,隨風之向,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從東向西,令人迷惑。漢朝稱火星為熒惑,有熒熒火光,眩惑人心。
《晉書.天文志》說預言朝廷興亡的童謠是熒惑星化身為紅衣小兒所授:「凡五星盈縮失位,其精降於地為人。歲星降為貴臣,熒惑降為童兒,歌謠嬉戲……吉凶之應,隨其象告。」《丹鉛雜錄》說:「史謂童謠乃熒惑星為小兒造謠。」孔明燈漫天飛舞,之後紛紛下墜,是凶險之象。
孔明燈又名天燈,傳說是諸葛亮發明。諸葛亮被司馬懿困於平陽,無法向外求援,便造大燈籠,底部繫以字條,算準風向,內燃火,灌以熱氣飄出。又說燈籠外形如諸葛亮戴的帽,因而得名。
然而,《三國演義》中,並無孔明燈,只提過孔明在八月中秋用七星燈祭天延壽,見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
李約瑟也考證出,元朝太宗(窩闊台)年間,西元一二四一年,蒙古軍隊在李格尼茲戰役(Liegnitz)中用過龍形天燈傳遞信號。
孔明燈大概如很多傳統工藝一樣,乃無名工匠所造,歷代改良。說是諸葛亮發明,我看是除了紀念蜀漢丞相工巧多智之外,也因為諸葛亮的名字,諸葛名亮,字孔明。

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

海豚灣

去看《海豚灣》吧。

1.這是部關於動物的電影,紀錄海豚被殘殺的電影。
2.這是部關於日本文化的電影。它紀錄的是日本文化黑暗的一面。
3.這是一個十分激烈的抗爭手段,也許是我近年見過最強而有力的抗爭,看得人嘆為觀止。

它剛奪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奧斯卡很大美國很保守,但這部戲沒有難頂的大美國、溫情的。有朋友很擔心他血量太多,其實也不會,有血的鏡頭只有不到五分鐘,而且見血不見肉,你想像一下吧,震撼但不可怖的。

電影充滿了戲劇元素。它們為了揭露日本太地每年殘殺萬計海豚,組成了十多個專業高科技偷拍團,深入敵陣偷拍,再公諸於世。觀影經驗就像看特務片,你知道任務會成功,但更震撼,因為一切都是真實的。

更震徹人心的,不是血,而是片中那位老先生──當年美國片集《Flipper》中與海豚合演的演員的故事。當年全世界海豚熱就是他引起的,他因片集大紅,當年掛住買跑車,但慢慢發現海豚不能屯養,更驚人的是他發現海豚有自我意識──牠們知道鏡中那一個就是自己,海豚更會自殺,其中一隻因為活得不愉快,結果死了在牠懷中。之後幾十年救海豚,對他來說就是個救贖。

我不知道這些海豚(有自我意識)知識有幾多經過了科學驗證,但我相信是事實。海豚聰明是公認的,人類歷史也屢傳海豚救人的故事,電影中有一名滑浪好手,就憶述曾有鯊魚游近,結果一尾海豚游近,向鯊魚肚部猛力一撞,擊走了惡鯊。私以為,有些動物是不能吃的,例如牛,例如狗及貓。小時候父親告訴我故事:他孩童時在鄉間放牛,每次大人告訴他要上山把牛拖回來殺,他一上山,牛就知道了,不願跟他走,更會流下淚來。聽過這故事之後我就一直想戒牛肉了,後來借有病在身,把它戒了。

年少時看過一些佛門文章:為甚麼植物也有生命,佛教中人也吃了,因為植物是無情之物。既然如此,海豚、貓狗牛這些有沒有情呢?大概真的是見仁見智了──告訴我上述故事的父親,只會煮一個菜:「亂棍打死牛魔王」(豆角炒牛肉)。




2010年12月3日星期五

愛李不愛李.楊鳴章

(*我不認為自己反耶。若有上帝或神或whatever你稱祂甚麼名字都好,祂可不會因為你列了眾多教條,好些對祂的形容上帝就會改變,甚至變成你的一個,我的是另一個的。上帝就是上帝,也就是同一個。再多的形容越幼稚,而這種幼稚的工作,就是教會日常做的,在我眼中,教會只是宗教包裝的企業,它也追求盈利的,只是不如一般企業,每年都要有明顯增長,教會有教會獨特的營運作式。教會由甚麼人來營運?就是這文章的主角──楊鳴章之類的人物。從前我讀教會學校,這種有權有勢又偽善的人,是法利賽人。法利賽人掌管教會?我是這麼認為的,雖然我不會以為所有教會高層都是如此混帳。

好了,說了這麼「大逆不道」之事,如有人以為我是反耶,本人也不會抗辯的。)



陳勝藍︰愛李不愛李.楊鳴章

文︰陳勝藍
《壹週刊》.非常人語,
2010年11月11日
__________________
網上有個笑話,兩夫妻離婚,打官司爭孩子撫養權,女方說:「我十月懷胎生BB出來,而他只付出了一粒精子!」男方懶洋洋地說:「我將銀仔放入汽水機, 罐汽水跌出來,你說汽水屬於我還是汽水機?」

楊鳴章神父抨擊李家傑借肚生三子,也用汽水機比喻人:「如果汽水不出來怎辦?搖它(汽水機),叫負責人開機還錢,要不然踢它,打它(這個神父很暴力),它是機器,你有權;但人不是,自己兒女不聽話就是不聽話。」結論:「所以我覺得(借肚)肯定是對人性的踐踏!」
同樣評「李」,他對李嘉誠讚不絕口。話說羅國輝神父仗義執言,以魔鬼諷刺李嘉誠,楊鳴章作為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幫「李」不幫親,在報紙上說:「李嘉誠視野廣闊,成功非僥倖。」叫羅神父為自己言論負責。

他是香港教區第一代公關,記者以為他無所不談,試圖探個究竟,為何對兩位李生一褒一貶,親疏有天淵之別,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只恨沒聽他說:「我不適合做公關。」


猛獸李家傑
訪問一開始,楊鳴章已經顯得很了解記者,「今日社會的人最大問題——但我知你不會寫,完全不吸引人——人人滿足自己,無人愛講犧牲二字。」又說:「現在我們都想做有錢人——這樣說,你會寫我仇富仇商——個個想搵錢,不想講犧牲,為什麼?我能賺一百,為何只賺七十、五十?」
如此這般,他主動談到代母事件:「最近甚囂塵上的,都是為了一己私慾。」何以見得李家傑沒為三個兒子犧牲?「我不覺得他有想過三個小孩的將來,他為什麼突然間想做三個人的爸爸?為什麼他可以將生命當成他的工具,玩具,還是寵物?他要滿足他爸爸的心意,啊,他爸爸沒孫子,只有孫女,所以整三個仔!
「中間好多問題,我們需要反省,是人的自私,慾望,超越了道德範圍,於是化而成為猛獸,最後惡果要自己承受。」有何惡果?「孩子他日成長有好大欠缺,不但沒有媽媽,媽媽是誰也不重要,機器都得,搞到你出來就得!如果人去到這地步,人的尊嚴在哪?
「今日我能夠尊重你,不是因為你完全受我控制,而是你有你自己。」記者後來才知,他很不滿我有我自己。「如果你一切受我控制,便跟這部機(錄音機)無甚分別,一按便動,再按便停;按燈掣,燈便亮。」又說了汽水機比喻。
「人非常之狂妄,他想決定別人生命。用胚胎製造生命,需要精子卵子,卵子哪裡來?要人捐卵,沒有人無端端捐出來,於是有人會賣,生命已是買賣,我們覺得生命無可能是買賣。拿粒卵子,放入自己的精子,如果佢自己唔掂,可能要搵另一個人捐精!」
他說教宗立場並不保守,只是當年擔任信理部部長,必須慎言,「所以我說,每個人說話,要看他背景,現在在哪位置。」楊神父除了做副主教,也擔任明愛總裁,說話恰如其分。


李嘉誠先生
剛才他主動炮轟李家傑,此刻又自動波歌頌李嘉誠:「我都好尊重李嘉誠先生——,證明我不是仇富仇商——李嘉誠先生對自己一切行為非常之檢點。」他很有禮,訪問三小時內,未嘗提起「李嘉誠」而不稱呼「先生」。
他滿臉讚嘆欽佩之色:「一個有錢人,他不覺得有錢大晒,他自己做事,樣樣都好低調,謹慎處理他的錢,有什麼罪?我不覺得這方面可以怪責他。他要搵錢,有什麼罪?你現在也正在搵錢!」
《聖經》說積聚財富有罪嗎?「《聖經》不是說積聚財富有罪,而是愚蠢,因為無人永遠攬得住財富……我不是說李嘉誠先生啊!李嘉誠先生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而且他說他很公道,很正義啊!君子愛財,君子取財之外,他說他自己也取之有道義。」
還記得《李嘉誠傳》將這個人捧上天,連「龍種李嘉誠」都寫得出,看書時雞皮疙瘩跑了出來,此刻又相見。「現在你是不是想問李嘉誠先生的問題?如果問我,我對他正面o架,有咩問題?」無問題,請放心,記者無意找他抨擊李嘉誠(先生),「我無抨擊佢,我唔使唔放心!」
香港地產商常搵教會笨,教徒不滿,唯楊神父滿口稱讚李先生,總有原因。他擔任香港明愛總裁,《蘋果日報》報導,長實企業策略部總監馬勵志,也擔任明愛法團屬下委員會成員;這天我問,因為李嘉誠捐錢給明愛?「不是,如果說他捐錢給明愛,非常之少。」
明愛向晴軒呢?「向晴軒……老實講,向晴軒有一些project,他在地方提供一些熱線,對他來說真是九牛一毛,我估一毛都無,少到不得了。李嘉誠先生捐最多錢到汕頭大學,港大醫學院一捐十億,我們這邊好少,完全不是因為誰捐錢給我(明愛),我就讚誰;誰不捐給我(明愛),我就貶誰。」
兩年前李嘉誠捐過幾百萬給向晴軒增熱線,遷新址,添人手,可惜沒有其他數字,楊鳴章可以放心,「你成日叫我放心,我無唔放心呀,陳生,你亂咁寫我就唔放心!」


讀心神父
楊鳴章年輕時,一天經過永別亭殮房(現在理大位置),見男屍躺在棺裡,妻兒在旁,他立志當神父,「這一幕我想了很多,那男人是否為了家庭犧牲?那小孩不懂事,嘻嘻哈哈,我想,o靚仔,你大禍臨頭了,如果你媽嫁人,你點算?如果那女人堅持守寡,要犧牲幾多?」
記者不知哪裡得罪了他,他突然動怒:「昨晚你說想問我為何當神父,其實你沒興趣問,我說到這裡你就想轉話題,轉啦轉啦轉啦,轉啦轉啦(說了五遍)!」記者無意轉話題,他誤解我了。「我不是誤解你,我覺得你是可以輕鬆傾偈的人,就這樣傾;如果你要serious,我可以好serious咁傾,或者唔傾!」
剛才他指控我轉話題,原來只想表現輕鬆,是我誤解了他。「人有時係會誤解。」如他願意,請談下去。「我沒什麼特別題目想繼續談。你問了問題,我預備跟你談這問題,但我也知道,你們時常有hidden agenda,表面想問某些問題,事實想問別的。」
我只想問家人怎樣反對他當神父。弟弟叫他證明上帝給他看,楊鳴章說:「你要證明一件事,已經不是信,信仰不可證明,正如你(記者)現在非常不滿意,不開心,棟篤坐在我面前,毋須證明,我感覺到。」
做神父犧牲了什麼?「我現在犧牲自己的時間!你別以為你現在做這訪問好唔開心,做得唔開心,唔好做啦!」他已說了兩次,到底記者哪裡表現不快?「你不停吸氣,呼氣!」我跑新聞十二年,還是首次被人投訴呼吸。
記者挖空心思,構思刁鑽問題,呼吸便深,打擾了他,很對不起。「我不是教你做記者,你跟對方鬥刁鑽嘛,對方這樣說,你就兜個圈再挖囉!」剛才他指控我有hidden agenda,此刻卻怪我不會兜圈。
楊神父又教攝記拍照:「我以前最想做導演,最重要框框裡面有什麼。我最鍾意坐這裡,有教宗張相;如果坐這邊,我知道會反光,影到我面黑;為何不坐這裡?影到電視機,咁殘舊,會俾人笑。」
早前某報訪問過他,這天他多番指責那記者不是。據我所知,那行家很專業,有操守,絕不是楊鳴章說的那麼不堪,本文不公開有關批評;他數落我之處,則毋須隱諱,例如談到他當神父前有女友,「她應該好慶幸沒跟我結婚,現在她的丈夫比我更好,更愛她。你問聖召,就是問一個這樣的問題?這問題太垃圾!」
記者又道歉,又觸動他神經,「你很apologetic,」他化身林保怡:「我所受的教育,當一個人很apologetic,我要特別小心!」


聖‧代‧母
我們來到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門外拍攝開版照片,記者如他所願,兜個圈再挖:聖母明明有丈夫約瑟,卻替上帝誕下耶穌,那麼,她算不算是代母?「不是,聖母直情係佢(耶穌)媽媽。」今次那代母不是該三個孩子的媽媽麼?
記者無意美化代母,畢竟買賣人命,難以稱善,但若天父也借了馬利亞的肚,天主教哪有資格指責人找代母?「但聖母不是代人產子,聖母的確十月懷胎,懷了耶穌出來,耶穌從她誕生。」
聖母不是代人產子,卻是代神產子,僱主身份不同而已;任何代母也是十月懷胎產子,而非二月懷胎,三月懷胎。「但(代母)用人工受孕,聖母馬利亞不是這樣,是天主聖神的神能降臨她身上,使她懷孕生耶穌。」
人工受孕還是聖靈懷孕,技術問題而已。「一個全能的天主可以創造世界,為何不能使童貞女誕生他的兒子?他們非經過婚姻,非經過人的交配,而是天主神能降臨,使她能夠單獨因聖神德能懷胎。」只准州官放火。
宗教即使不可證明,但總容得下討論,尤其聖母是不是耶穌代母,必也正名乎,免得他剃人頭時,自己事頭婆也被剃頭。我只知道,一般代母受孕產子,收錢交人,反觀馬利亞誕下耶穌後,養育成人,耶穌受難,她也在旁,這不是親母子的關係是什麼?馬利亞的確借肚給天父,但她超越了代母角色。
丟人淺見,還望有識之士指正,定然勝過什麼聖母超越了代母角色,什麼十月懷胎、不是人工受孕。
「昨日我已說明,《壹週刊》不是《明報月刊》、《信報月刊》,你一定要問些趣味性的,而我是很悶的人。」記者不覺得《明報月刊》、《信報月刊》不講趣味。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轉貼)牛奶、優酪乳的真相

***以下文章是讀書會同學frd給我的,叫大家轉發給大家,不如貼出來大給大家參考好了。我一向是反對牛奶,並認為「牛奶有益」為史上最大謊言之一──縱使我還沒有完全戒掉了奶茶。:p

最後一段寫到:
科學研究一再證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嚴重。例如大米、小麥、甘蔗原本是很好的營養食品,但經過多道工藝加工成精大米、精麵粉、精白糖之後,就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了。
形以下為陰,形以上為陽;dead body與活人的分別就是少了一絲陽氣。愚見以為,吃農藥(chemical)大的農作物陰多陽少,就像吃junk food大,身形巨大卻外強中乾的美國人。健康的糧食有陰有陽,是以不用農藥種植的organic food外形往往比用農藥的細小。中醫講的是氣(能量),那是看不見的,但吃得出的。


-----------
牛奶、優酪乳的真相

科學家終於找到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確實證據 ~ 太重要了(轉寄告知)
千萬不要把牛奶、優酪乳當好東西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並不新鮮的新聞:科學家終於找到牛奶致癌的確實證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發現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島素的生長因數就是牛奶內的主要致癌物質。

加拿大的腫瘤專家建議:除了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營養不良的成人,一般人並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該新聞轉發給一些朋友看。
我想測試一下人們對牛奶的認識,遂問:“你知道奶牛為什麼會一直產奶?
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產奶能叫奶牛嗎?”
我問請問你是否常產奶呢?
怎麼可能?
我笑了,說:“人是只有懷了小孩才會產奶的。但牛跟人一樣都是哺乳動物。哺乳的意思就是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產奶只有一個原因……”
不停地懷孕生小牛?
她吐吐舌頭,說:“怎麼可能呢?”
我說:“確實是這樣的。但並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時候都能懷上孕。現代農場的解決方法是給奶牛打高劑量的荷爾蒙,讓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聞所說的各種激素就是這樣來的!
現代奶牛從兩歲開始就有九個月的時間用於懷孕。小牛出生後就會被關進小木箱並餵以毫無營養的飼料,不能動彈,以保證人們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媽媽就被千方百計擠出一頭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過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

我常想起BBC製作的一個畜牧業的專輯:奶牛在鏡頭前走過,一步三跛,好像所有關節插了一根針。我想,人們即使是心如鐵石,認為那些動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無關係,但希望自己能從這些病態的牛隻體內吸收到什麼營養和健康,那已非緣木求魚,而是飲鳩止渴了。當然,在商業廣告中,你會被告知飲鳩的各種好處。

許多人認為牛奶能補鈣,但眾多實驗和資料顯示,牛奶內含有鈣,但人體是很難吸收的。喝牛奶,往往還會讓體內的鈣質流失得更快。其實許多蔬菜的鈣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黃花菜、蘿蔔纓、莧菜、雪裡紅、薺菜、香菜(芫荽)不必等春暖花開,就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更關心蔬菜和糧食吧!

牛奶的謊言在中國還要維持多久???
資訊技術已非常發達的今天,中國人得悉事實的真相是並不困難的,但真相一旦傷及勢力強大的利益集團,問題則絕非簡單。

T.柯林.坎貝爾博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被譽為世界營養學界愛因斯坦。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腸癌等系列癌症
近三十年來,營養學有突破性進展,關於牛奶的研究已累積大量文獻,下面我信手拈幾則關於牛奶致癌的研究報告。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項牛奶與癌症的研究,研究證明,大量飲用牛奶導致婦女患卵巢癌。他們對61084名年齡在38歲至76歲的婦女跟蹤13年調查,確診愛喝牛奶的266名婦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確診。每天飲用4次以上乳製品的婦女,卵巢癌的發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婦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學醫學院、牛津大學和臺灣醫科大學的科學家聯合研究發現,牛奶中的激素物質IGF-I加速和加強了氯化鉀離子在細胞壁之間的交換,導致人類卵巢癌細胞的繁殖和宮頸癌細胞的加速生長。

200410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報告。丹麥的研究人員對117000名婦女調查發現,牛奶對乳腺癌的促發有很大影響。研究人員認為,近50年來全世界乳腺癌發病率的大幅提高與人們飲食結構中牛奶及乳製品消費增加密切相關。研究? H?{為,大量飲用牛奶會增加人體中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IGF-I)的水準,已經有多項研究表明,幾乎每一種癌症都與IGFI有關聯,IGF-I是一種促使癌細胞生長和繁殖的關鍵性因素。
美國費城的研究人員通過近1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證實,乳製品會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

美國波士頓一研究小組對20885例美國男性醫師進行了長達11年的隨訪調查,食用乳製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統計分析發現,每天從乳製品攝入600毫克鈣的男性血漿中維生素D3濃度顯著降低,發生前列腺癌的危險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發佈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與幾乎不食用乳製品的男性相比,經常食用牛奶、優酪乳等乳製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風險會高出60%左右研究結果表明,飲用牛奶最多的調查物件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是幾乎不飲用牛奶的調查對象的1.53倍,而且飲用量越多,患癌風險越高食用優酪乳多的調查對象患前列腺癌風險是幾乎不食用優酪乳的! 調! 查對象的人1.52倍。

在此,我很樂意講一個牛奶致癌的有趣故事與讀者分享。
英國地質化學家簡·普蘭特五十歲的時候患乳腺癌,雖然經過無數次治療,十年間癌症總是不斷回來與她作伴。當第五次復發的時候,一個半個雞蛋大小的硬塊長在她的脖子上,醫生說她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絕望而又堅強的普蘭特教授不再相信醫生,相信醫生也沒有用,人家已判了她的死刑。

她靠自己拯救自己,她閱讀最新的醫學論文,得知素食可以抗癌回想起三十年前到過中國,那時中國農村婦女不喝牛奶而幾乎沒有人患乳腺癌,從而得到啟發,戒掉每天必吃的兩盒優酪乳,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脖子上的腫瘤在六個星期之後奇跡般的消失了。

普蘭特教授是英國地質局的首席科學家,同事們目睹了她反復患病到痊癒的曲折過程。當同事們的親朋好友患了癌症的時候,都紛紛來向她求援。普蘭特教授通過改變患者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癌症患者得到了痊癒。
為什麼素食和戒掉牛奶就能夠治癒癌症?普蘭特教授下功夫進行研究,她得出結論牛奶中的IGF-1(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導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產出的牛奶中含量較低。自從人們用激素催發母牛大量產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數倍至數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險當然就很厲害了。她認為牛奶的危害比香煙還嚴重。
善良而樂於助人的普蘭特教授為了幫助更多的人遠離牛奶的危害,放下自己的研究課題,特意寫了兩本書《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牛奶與乳腺癌教程》,還創辦了宣傳網站,網址是:www.janeplant.com,懂英文而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流覽。

美國著名醫學教授新谷宏實(美籍日本人)經過四十多年的行醫實踐,以醫療實證為依據,充分證明牛奶會導致婦女乳腺癌。他發現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愛喝牛奶的女人。新谷宏實教授在當代醫學史上有突出貢獻,他創造了醫治無數癌症,而沒有一例復發的醫療奇跡。他有什麼法寶能夠使每一個接受治療的患者不再復發呢?他在《不生病的生活》中告訴人們,他的法寶就是在患者作了腫瘤切除術之後,至少五年禁食牛奶和肉魚蛋。

牛奶為何會導致多種腫瘤病變?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坎貝爾是癌病學的研究權威,特別在致癌學研究領域有非常突出的貢獻,曾被美國癌症研究所授予“終生研究成就獎他的研究給人們找到了答案。坎貝爾證實牛奶中的蛋白質是一種非常強的促癌劑其致癌能力甚至超過化學物質。他說:在控制癌症發病方面,營養比化學致癌物甚至比極強的致癌物的影響更大。……哪些蛋白質有比較強的促癌效果呢?
一個是酪蛋白,這種蛋白質占牛奶蛋白組成的87%。這種蛋白質促進各階段的癌症
高酪蛋白(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質)膳食使更多的致癌物進入細胞,使更多危險的致癌物衍生物結合在DNA上,引起更多的突變反應,使得細胞突變為原癌細胞的可能性增大,這些細胞一旦啟動,就會形成更多的腫瘤。

牛奶致少年兒童I型糖尿病
牛奶不但能使成年人患II型糖尿病,還可能使孩子患I型糖尿病。限於篇幅本來不想談這個問題,但喝牛奶的孩子太多,I型糖尿病終身難治,一個孩子一旦變成I型糖尿病人,在他以後的生命中,不得不依賴外源的胰島素注射,太可怕了。因此不能不談。牛奶是如何使兒童患I型糖尿病的?坎貝爾在《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中作過論述,我把論述摘錄如下:
“在I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統攻擊產生胰島素的胰腺細胞。這種破壞性的、無法治癒的疾病主要發生在兒童之中。它給年輕的父母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艱難的經歷。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種疾病和我們的膳食有關係,特別是我們每天攝入的乳製品。牛奶中的蛋白質誘導I型糖尿病的發生,很早就見著於文獻。其過程很可能是這樣的:
嬰兒接受母乳餵養的時間不長就開始喂以牛奶蛋白質,很有可能是嬰兒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質。牛奶進入小腸後,被分解成氨基酸碎片。對於某些嬰兒來講,牛奶不能完全被消化,於是這種原初蛋白質的氨基酸小鏈或片斷就存留在小腸當中。這種沒有完全被消化的蛋白質片段被吸收進了血液。免疫系統識別了這些片段,將它們作為外來的入侵者,並開始破壞它們。不幸的是,這些蛋白質片段和產生胰島素的胰腺細胞完全相同。免疫系統喪失了識別牛奶蛋白質片段和胰腺細胞的能力,並開始攻擊兩者,導致兒童的胰島素生成功能的破壞。在12? ! a14歲以下兒童中,牛奶攝入量與I型糖尿病發病關係的調查發現,兩者之間存在非常好的線性關係。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牛奶攝入量越多,I型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在芬蘭,I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是日本的36倍。同時,牛奶的平均攝入量芬蘭也是最高的,但在日本這一數值是非常低的。針對牛奶危害兒童健康問題,1994年美國兒科協會強烈建議:如果家族成員糖尿病比較常見的話,那麼這個家庭中出生的嬰兒最好兩年內不要服用任何牛奶。在此我要特別強調指出,牛奶除了導致癌症和糖尿病外,還會導致其他一系列慢性疾病。坎貝爾說:科學證據確鑿無疑,研究結論令人震驚:動物蛋白,尤其是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能顯著增加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病、腎結石、骨質疏鬆症、高血壓,自內障和老年癡呆症等的患病幾率。

牛奶危害健康是許多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奶農,奶場主,乳製品企業的員工,牛奶是他們的飯碗;奶品製造商,奶品銷售商,奶品包裝商,牛奶是他們的搖錢樹。他們又怎麼能面對這樣的現實呢。我也不希望這是事實。可是令人沮喪得很,迄今為止,世界上沒有一例科研成果能夠證明牛奶沒有危害。

談到牛奶的無情現實,坎貝爾說:“我本人是在奶牛場長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長大的,我很不願意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須要告訴大家,這是事實。”

牛奶越喝越缺鈣
這個問題可以講兩點。
(一)牛奶含鈣並不高。100克牛奶之中含鈣110毫克,而100海帶鈣含高達1177毫克,鈣含量比牛奶高出11倍。許多蔬菜的鈣含量遠遠高於牛奶。例如,芝麻的含鈣量比牛奶高過9倍,蕨菜的鈣含量比牛奶高8倍,豆腐、大頭菜、小白菜、油萊、莧菜的含鈣量比牛奶高1.53倍。在蔬菜中,紅蘿蔔的含鈣量算是比較低的了,但100紅蘿蔔也有33毫克鈣,比牛奶的鈣少不了多少。隨便挑一種綠葉蔬菜,鈣含量都不會低於牛奶。只要吃蔬菜就不會缺鈣。
如果小孩面前有西瓜和芝麻,小孩肯定挑西瓜,因為西瓜比芝麻大。人們選食物補鈣,假如面前有海帶、豆腐、牛奶,人們很可能徑直選牛奶,而不知道選擇價廉物美、含鈣豐富的豆腐海帶。是人們智商不如孩子嗎?不是,是人們誤信一句每天都在重複的謊言牛奶補鈣

(二)喝牛奶反而會缺鈣。例如,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個國家——國、芬蘭、丹麥、瑞典,缺鈣最嚴重。在這些國家發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厲害的美國婦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質疏鬆症。
不喝牛奶的民族反而不缺鈣。西方科學家在非洲調查,發現非洲斑圖婦女從來不喝牛奶,鈣質的獲取完全來自蔬菜。斑圖婦女一生當中平均生育10個子女,每個孩子都哺乳一年以上,母親們以乳汁哺育小孩,每天消耗大量的鈣,但斑圖婦女並沒有缺鈣。

三十年前中國人很少喝牛奶,特別是農村人口從來不喝牛奶,而缺鈣的情況聞所未聞。八十歲的老農民能挑很重的擔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堅。

從上述事實可知,正常飲食五穀蔬菜的人根本不會缺鈣,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現缺鈣。因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體液、血液變酸性,呈鹼性的鈣元素便從骨頭中被釋放出來,以中和酸性,鈣完成使命後,變成廢物從尿道排出來,鈣這樣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體質越嚴重,鈣流失就越厲害。可見,越喝牛奶越缺鈣。
牛奶連牛都不能喝
牛奶連牛都不能喝,這句話似乎說得太過分。但是在中國而言,這句話絕對不會錯。在西方國家的市場上有大量鮮奶,乳汁濃郁,沒有摻水,走近牛奶就能聞到飄逸的天然奶香。如果說這樣鮮奶牛不能喝,肯定是不對的。然而,中國的奶品市場哪里有這樣的鮮奶呢?中國市場的奶全部都是加工奶,而加工奶品確實牛都不能喝,甚至會把牛毒死。愛丁堡的約翰·湯姆森曾用孿生小牛作試驗,一隻喂鮮奶,另一隻喂加過工的奶,吃鮮奶的小牛生長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60天內死亡。試驗重複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樣的結果。

國際知名營養學家雷蒙德·弗郎西斯在《選擇健康》中說:用生牛奶喂的小牛犢會保持健康,但是,用加熱殺菌過的牛奶餵養的小牛犢通常在八個星期之內就會死掉

著名醫學家新穀弘實在《不生病的活法》中指出:如果用市面上銷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來哺育小牛,那麼小牛四五十天就有可能死掉”。科學家研究認為,加工奶經過均質化工藝和高溫滅菌處理,乳脂和生物?被破壞,並變成了有害物質。這樣的奶實際是一種變質物牛吃了吸收不到營養,並會慢性中毒,不久就會死亡。

科學研究一再證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嚴重。
例如大米、小麥、甘蔗原本是很好的營養食品,但經過多道工藝加工成精大米、精麵粉、精白糖之後,就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