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日星期二

陳雲:飯面蒸餸

轉角 - 陳雲
飯面蒸餸
(2011年03月01日)

煎炒煮炸炆燉蒸。前四者是慶典之食,後三者是尋常之食。分別在於有油與無油,多油與少油。往日貧民,油脂不足,煎炒煮炸便只能是慶祝之食。煎是慶祝,例如往日仍不算太貴的曹白鹹魚,蒸是家常菜,煎則是下酒物。香煎鹹魚送燒酒,是工人晚飯之後的妙品,三兩知己,蹲坐街巷談鬼說妖,便可消磨一晚。

蒸餸最簡便的做法,是將鹹魚加生油、薑絲之後,放在缽頭,立上銻架,置於飯煲之內,用煮飯的蒸汽,將之蒸熟。有了電飯煲之後,洗米、加水再加鹹魚缽,飯餸一齊煮,之後便可大喊「開飯」。當然,最簡便的仍是鹹蛋和臘腸,丟在飯面蒸熟即可,連缽頭都節省了。鹹蛋和臘腸不須冷藏,連放入雪櫃的勞力也省去。

這是往日平民或貧民之食。飯面蒸的,除了鹹魚、臘肉之外,童年家裡也曾一度喜食蝦膏,大概是雜貨攤老闆介紹的吧。當年叫「糜蝦」,有時叫鹹蝦,磚狀的用膠袋,漿狀的在玻璃樽,磚狀的較便宜,當年便只食磚狀的。

霉是奇味之一,愛食醃製食物的人,喜的就是霉味。從鹹魚臘味到泡菜到西班牙火腿,都有霉味。蝦膏之味,集鹹、香、霉於一體,味之烈,可以肥膏對敵。蝦膏加肥豬肉同蒸,霉香黃花筒蒸肉餅,乃霉味菜色之大者。

有時家裡實在無物可以佐餐,便浸濕隻乾魷魚,加幾滴油,放在飯面蒸熟,解決一餐飯。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香港沿岸海產豐富,魷魚乾很便宜,客家話叫「吹筒仔」,也隨本地人叫「吊片」。九龍吊片是當年土產,戲院側邊的小販檔,便常有炭燒吊片賣。去歲年宵,沙田花市去罷,回程見幾個表情羞澀的青年,躲在街角擺賣炭燒吊片,寒風蕭瑟,也不知他們生意如何。

如今,人口眾多,而水土敗壞,農漁產品價格騰貴,加上高地價政策之下,居所狹窄而趕絕鄰居聚集,工人的工作時間過長,而舉家之人又要外出工作,平常人家已無法在家舉炊,轉而就餐於快餐店。

快餐店為求降低成本,都用急凍肉食,於是用厚味煎炸之法烹煮。是故今日之貧民,餐餐都可以食粟米炸石斑塊與酥炸滷水雞翼。炆燉蒸之餸,成為富人的功夫菜色。

香港通脹肆虐,小民苦不堪言。曾俊華宣讀完那份刻薄民眾的財政預算案之後,出席電台聯播節目《財政司司長熱線》,聽眾問他「一碟粟米斑塊飯要幾多錢」,他答不出來。

毫不為奇,煎炸之物,今日已是貧民之食了。


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