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6日星期五

假學

諗大學時,曾喜歡到電影系旁聽,剛好遇上導師把劃時代鉅製《大國民》斬件,分了一個半月細細分析,自此開了我眼界,電影原來可以拍得這麼準蠅,彷佛用間尺度住來拍的,鏡頭內每一分鐘,鏡頭內擺放的每一樣事物,原來都有其內涵意義。不解不知,一解,原來內有三千大千世界,講者固然是高手當中的高手,又驚覺其他人都只是扮懂的戲子。這種震驚感,要到十多年後遇上講解太極的師兄,才再感覺到。

生果財經專欄作家尹思哲初寫時有驚喜,曾有傳他就是蔡東豪,我懷疑了半下,始終不信。因為他寫過太多「叻唔切」、教人升職的文章。關於財經,時高時平凡,平均來說在生果報已算是高手。但蔡生與原復生、孔少林是我心目中的真正高手。

懂與不懂,當你遇到就知道甚麼是真。而你前半身學的,都是假學。

之所以有「尹=蔡」這個傳言,是因為邪教教主肥佬黎。肥佬素來喜歡盡收天下兵器,這方面像極了《大國民》裡面的主角Charles Foster Kane,也就是一個報業大亨,片中,他被形容為"you like to buy things",他欣賞銷量第一報的編輯部,鏡頭一轉,那個編輯團隊都坐到他的辦公室內,而他的報紙已成了銷量冠軍。

近日曾智華在ltv cafe有談過肥佬請了人言報施立儀(不過只做了三個月),之前也請過包括現在在商台被稱為八婆玲的李慧玲(其實李慧玲寫文章比做主持好太多了)等等人。在蔡東豪(與他的團隊)不寫人言報後,有報道指肥佬太喜歡看孔少林,欣賞蔡生程度到想請佢返去做CEO,然後請了他回家吃飯。

肥佬喜歡用這一招:請人到他大屋食飯。他在《無間道》落畫一年多後,突然買了全套dvd看(可知有幾慢),然後突然驚覺香港有如斯水準高的編劇,馬上搵手下打電話給莊文強,請佢到大屋吃飯,一頓飯後,莊文強開始在《一周》寫稿。(再之後的結局是識寫劇本唔等於識寫散文,寫到一pat屎咁o既莊生兩個月後停了專欄)。figure王劉米高也被肥佬請過,原因係肥佬個仔好喜歡劉生,於是跟爸爸說「你要搵呢個人做野!」,據劉生講,他只到過將軍澳一趟就不理睬肥佬了。肥佬根本不懂潮流,也只好繼續做《便利》這種屎尿書。

尹思哲當然不可能是蔡東豪。

有看過蔡生金錢之王的都知道:他欣賞的金錢王,如陸東、如林少陽,都是價值型投資者。他又怎會寫出昨天《股 神 投 資 法 不 合 時 宜》如此低能的文章,然後在第二天,又改口說「Benjamin Graham 還 是 對 的」

價值投資於我來說,是真學問,也是理解市場的惟一準則。它講的是價值,而非價錢。如果全霉(不論是否財經版)能多講價值,而非價錢,就不會有那麼多小市民把股市當賭場了。

value investment必要領略的首兩個重點,是一:股價最終只會取決於一樣事情——盈利。這也是陸東最喜歡說的話。(老曹則喜歡寫:股價短期係投票機器,長期係評估機器)。而第二樣事情,是市場是沒有效率的(不是偏高就偏低)。尹思哲講完話佢唔work,又低b到,也在第二天quote番股神話:I'd be a bum on the street with a tin cup if the markets were always efficient.─ ─ Warren Buffett

這些不都是股市ABC嗎?

A股出現泡沫(偏高),然後爆破(之後偏低),這在歷史上循環出現,一次又一次,因為是人性。從前一百年是這樣,往後一百年科技多進步相信亦一樣,因為人性其實是不會進化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