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信報:
教義有益世道神迹神乎其神
「聖誕」以至元旦的悠長假期,是辛苦一年的人民應得的休閒假日,此一有一千六百、一千七百年的歷史已深入民間的傳統,即使政治力量介入,亦不能把之廢除。天主教千挑萬擇,不惜把耶穌的生日一改再改,配合其他宗教的節日,在一年將盡的此際大事慶祝,的確「大快人心」,因此為除了古巴、北韓以外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
筆者不是教徒,但不反對宗教,因為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導人向善;只要你能從信教中獲得內心安寧和喜悅,信教是很符合成本效益的靈性活動!不過,教義之外,一些與教主及「聖人」有關的傳說,神乎其神,牛鬼蛇神盡出,卻不可信。事實上,撇除這些荒唐荒謬的「故事」,宗教的價值不容忽視。
在恭賀耶穌誕辰之際,大家千萬不可弄假成真,因為許多附會在節日裏的傳說,都是虛構故事而非事實,這是必須向小輩們說清楚的。由於奉行唯物主義的中共是無神論者(豈止異教徒這麼簡單),在「五十年不變」年近一年的現在,於提倡通識教育的前提下,傳媒應盡析疑分辨真假之責,那等於做好和中國合體的軟體工程,是不容忽視不可掉以輕心的工作。
一、
這段期間內最常見的字Xmas,二歲孩童都知道是「聖誕」,其實非是,X是希臘文基督Xristos的第一個字母,Mass則為彌撒(天主教的聖體聖事禮儀),英語化的Xmas因此是「基督彌撒」;由於中古世紀基督教徒大都是文盲(天主教堂的壁畫描繪的均為聖經故事,目的在使教育程度不高的信眾「看圖識教義」),因而誤會希臘文的X為表示「不准」的符號,Xmas遂被異教徒借用為去基督的標籤;在十六世紀前後三四百年,保守的基督徒只用Christmas而不用Xmas,即使今天仍如此。
把Xmas譯為「聖誕」,顯示過去教會人才濟濟。
二、
「聖誕」是耶穌的生日,而「聖母」瑪麗亞如何生耶穌以至她的名字,看文獻真是一筆糊塗賬。Maria(或Mary)是人所共知「聖母」的名字,但在經典中更常見的是Mariam或Miriam。
瑪麗亞「無玷成胎」(Immaculate Conception),早有學者指出其謬。牛津出身的歷史作家(曾為慈禧作傳)瑪麗蓮.華納七十年代出版《處女瑪麗亞的崇拜與迷思》(《M. Warner: Alone of all Her Sex — The Myth & the Cult of the Virgin Mary》;筆者手上一本為一九九○年平裝版),對西方人膜拜「聖母」的背景作深入的探索,對於瑪麗亞如何受孕,作者便考出多種說法,有指天使領班(Archangel,任務是替上帝傳佳音)把「聖籽」(Sacred Seed)塞進她的耳朵,亦有說是「聖靈」(Holy Spirit)把它放進她的口裏,而據德國華茲堡(Wurzburg)大教堂的浮雕(相信成於一四三○年前後)的圖像,則為「天主」在天堂用長管把「聖籽」吹進瑪麗亞體內……。
奇怪的是,《聖經》對這類傳說並無任何交代。不知是否因為眾說紛紜,令有些教徒困擾,瑪麗亞「無玷成胎」終於在一八五五年成為天主教的信條。
對於瑪麗亞「無玷成胎」,「初版」的《聖經》並無提及,公元八十年左右才加進新約的〈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當時「聖母」已謝世多年。不過,基督教會向來對於「聖母」是否為處子並不太重視,直至公元二百年前後教會把肉體歡愉與罪惡掛鈎,才致力塑造她的處女形象(以為神父修女的表率)。由於天主教一教獨大(有一個時期且是政教合一),所有有關瑪麗亞受孕的俗世傳說,如耶穌「其實」是羅馬軍隊一名有名有姓的百夫長之子以至瑪麗亞與胞兄苟合成孕等,都在教廷強力禁制下成為絕唱。
值得注意的是,猶太人從不相信有瑪麗亞「無性生殖」這回事(對復活說更嗤之以鼻);然而,希臘、埃及及波斯神話則均有「處女生子」的傳說。
三、
小朋友最熟悉的「聖誕」動物為馴鹿魯杜夫(Rudoloph),牠因拖雪橇載「聖誕老人」環球派禮物而家喻戶曉;此馴鹿雖被冠上男性名字,有關文字亦以Him相稱,可是,動物學家指出雄性馴鹿初冬便脫角,雌性的角則直至春天生育後才脫落。在多種鹿類中,惟雌性馴鹿(Reindeer╱Caribou)有角並且每年換角—馴鹿的角每天長一寸多,是身體器官生長最快的哺乳動物。
如果魯杜夫是雄鹿,那麼,牠肯定是「太監」,森米(Sami,北歐各國的土著,此處指芬蘭)人有時會把雄鹿去勢使之更耐負重。被閹馴鹿的角不會脫落亦失換角機能。
四、
耶穌何時出生,《聖經》說得甚含糊,〈路加福音〉僅指牧羊人晚間聽到耶穌出生的消息;牧羊人開夜班照顧羊群,顯然時在春季,若在十二月,羊群早被關於欄內,毌須牧人照料;但一月一日、一月六日、三月二十五日和五月二十日,都曾在某段日子被教會指為「聖誕」。
十二月七日《聖經考古評論》(《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 www.bib-arch.org)有〈何以十二月二十五日成為「聖誕」〉的長文,反覆從歷史文獻爬梳以查找耶穌生日的記載,原始資料不少惟作者各自表述,並無定論。無論如何,至公元三百年前後,十二月二十五日才被確定。
何以選這一天為耶穌法定生日?答案不簡單,顯示了天主教會非常世故及有遠見。選擇一個與異教徒同歡的日子為「聖誕」,令它成為全民(教徒與異教徒)同慶因此熱鬧非凡,過節氣氛特別濃厚。公元二百七十四年,羅馬皇帝定十二月二十五日為「無敵太陽神日」,異教徒狂歡竟日,天主教見獵心喜,遂定此日為「聖誕」,大有騎劫「太陽神日」的用意。事實證實此舉十分成功,「太陽神日」早已消失,但如今連內地亦有很多商業主吹的慶祝活動,令在此日同歡的人愈來愈多。
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式成為羅馬人進而西方世界的「聖誕」,是在公元三百三十七年,這一年,君士坦丁大帝受洗入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