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星期二

香港的希望(2) by 蕭若元

建立真正民主右派


   經過董建華和曾蔭權的管治失敗之後,和世界上第三波民主思潮的興起,有七成香港人是鍥而不捨地認為香港應該推行民主政制,認為只有民主政制才能治理好香港。香港人在不同的示威和投票裏,也表示了這個意向,無論你用哄還是嚇,也沒辦法令他們動搖。

  由去年開始,北京已經擬定了一條界線,提出於二○一七年進行特首普選,並在二○一二及二○一六年逐步增加直選議席及減少功能組別席位,直至二○二○年立法會也正式全面直選。當有了時間表之後,泛民力爭民主的聯合陣線其實已經瓦解,自此他們與建制派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因為民主派也知道勉強爭取二○一二年全面直選是不切實際的,於是他們的時間表基本上與建制派差不多,餘下的只有技術上的差別。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二○○八年的選舉中,大家也不敢提及政改。建制派當時是「黃腫腳」不消提,泛民也變得不知從何說起,他們不敢提出除非二○一二全面直選否則會否決任何政改方案的政綱,因為這做法在二○○五年已嘗試過,並已證實失敗。在這種現實政治環境之下,香港的政治版圖便要重新劃定,在未來四年,誰佔據了有利位置,便可以在未來的十年至十六年後,走向執政之路。

河水不犯井水

  香港的民主右翼政黨的真正綱領有四條:  第一,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是唯有堅決站在香港人的立場上,站在一國兩制的立場上。即是說,在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等問題上,支持中央政府,但對內卻要爭取最大的民主自治。北京最初可能會對這個主張不高興或不能接受,但只要堅持十年八載,最終還是會讓北京覺得這是合情合理的立場。首先,這個立場其實是回歸鄧小平所說的「河水不犯井水」,在確立國家主權之後,我們不參與中國內政的同時,也希望中國不要干擾我們的內政。其次,為何中國不應參與香港的內政呢?因為,中國的官員是永遠沒辦法比香港人更清楚了解自己的需要,他們的價值觀與我們不同,處身的社會也不一樣,他們如何能知道香港需要怎樣的管治班子和管治政策呢?所以還是應該留給香港人自己搞好了。

  站在香港人本位立場上,右派政黨既不應像現時某些泛民人士般,要求平反六四,也不該像民建聯,稱事件為「八九年的那一場風波」。事實上,基於一國兩制的基本立場,我們不應對國內的政治問題作出任何論述。作為香港的政黨,去評述國內的政治生態是不適合的,因為這樣做會令香港捲入國內的政治鬥爭之中,對香港人的自治是不利的。

  第二個真正的右派綱領,就是「小政府、大市場」。在這個宏觀的問題上,我們要抑制政府功能和組織的無限增長,減少管制,這才是真正的右派綱領。在過去二十年,跟大部人所相信的不同,世界各地的選舉其實大多數是由右派勝出的。連英國的工黨其實也變成了右派,他們肯定了必需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現在已再沒有人相信國有化和計劃經濟這一套。市場主導的觀念席捲全世界的,還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大概只餘下北韓。因此,我們可以用市場的方法去改善行效率的,例如用學券制來與現在的教育制度並行,待它自然取代現在大鑊飯式的教育制度,然後達到一個更加多元的教育制度,又或是用房屋券去取代現在的公屋制度等。但現在的所謂右派政黨,包括了民主黨、公民黨和自由黨,都不明白這一點。

  一個真正的右派政黨,其實永遠是要與官僚作對的,即使是在列根和戴卓爾執政期間,也一樣是猛烈批評官僚主義的。附和官僚主義的人,永遠無法得到支持自由開放的人的衷心支持。

維護公平競爭

  第三,如果要經濟更有效率,就要打破目前社會上某些的壟斷,這並非透過制定一條公平競爭法就可以成功的。因為這些壟斷根本就是由政府蓄意地經過立法造成的,這是公平競爭法所不能管制的。舉例說,兩電的壟斷就有政府法案支持,還有大氣電波、貨運碼頭、公共交通等。這些壟斷的出現,在港英時代是要維護英國財團,後來特區政府則是為要維護大財團的利益,但現行政黨全部避免觸及。大家可以回想,電訊業解除壟斷之後,長途電話的費用下降了多少?所以,我們在製造出一個專利之後,再去用法例和立法會去管制它,其實並無意義。只要出現公平了競爭,你便會發現真實的費用可能只是原來的數個巴仙。同樣地,把政府製造的壟斷打破,我們便會見到生動的飛躍。

  香港的自由黨不明白,美國的右派政黨其實從來不是附和大商家,美國政府是反壟斷的,由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開始,就打擊洛克菲勒、微軟、IMB、AT&T的,因為大商家永遠都只佔少數,是與大部分中小企業作對,維護這些人的權益,永遠得不到大部分人民的支持。這其實就是自由黨的真正死因。

  另外一個更加大的壟斷就是專業壟斷,那些專業人士如律師、醫生等,透過專業認證的壟斷去排他。自九七回歸後,我們不准外國人來港執業,結果令香港成為律師和醫生收費全球最高的地方。這樣對大部分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就司法系統而言,最大的不公平就是錢少一點的人都不敢去打官司,因為打官司隨時要傾家蕩產,到最後,他們不是輸了給對方,而是輸了給律師。

  第四,就是核心價值的維持。右派政黨必須要旗幟鮮明地去維護言論自由、司法等,不讓它們慢慢被蠶食。但同時,它要照顧弱勢社群,因為在一個繁榮的社會裏,我們是不能容忍有人沒飯吃,沒衣服穿,這不但不文明,也會令社會秩序大亂。問題只是我們以什麼方法去照顧這些弱勢社群。當然,右派的綱領就是要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用現金津貼,而不是用官僚去製造出一套複雜的制度去告訴他們該怎麼做。事實上,只要一套負入息稅制度,便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即是說,只要一個人的收入少於某一個金額,政府便會按指定的比例向你付錢,讓所有人都有一定的生活水平,至於怎樣去運用那些錢,就由他們自行決定。當所有人都有一個合理的生活水平,一切合約和制度上的干擾都變得再沒需要,而最低工資、綜援等制度,也可由這一套系統全部取代。

  在財富轉移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容忍有錢人付出一百元,窮人收回九十多元,但我們不能容忍的是,是像現行的方法那般,有錢人付出一百元,到窮人手上時只剩下二十元,其餘八十元用來支付行政費用,落入官僚手中。

  總結來說,香港那些所謂右派政黨,如民主黨、公民黨和自由黨等,他們根本不懂得什麼才是右派政黨,也不明白右派的綱領。右派不是親建制,而是親自由,它反對的主要有數個方面:一、是反對工會,因為它認為工會破壞了自由議價效度;二、是反對官僚制度,認為官僚制度是經濟效率的剋星;三、是反對大型的壟斷財團,尤其是政府立法壟斷。左派的致勝綱領是不斷增加福利,他們問的問題是「Where does the money go」,說的是收回來的稅是花在哪裏。而右派的鋼領就是「Where the money come from」,說的政府任何支出最後都要由抽稅支付,因此,右派的必勝方法就是減稅。他們相信唯有減低政府的絕對體積,不讓政府花錢,方會有空間去減稅。同時,減稅可增加經濟活力和社會需求,令經濟更加繁榮,增加每個人的財富。

鼓勵青年從政

  香港過去沒有民主右派,造成這個情況有其歷史的因素,其中包括搞政治沒有前途,有才能的人都跑去當大律師、醫生。因為以往搞政治的人永遠無法掌握實權,但這情況現在已逐漸改變。第二,是香港很多黨派都是由壓力團體轉化而成,如工會、社會福利主義者等,他們先天上已經是左派。而由於他們慣於抗爭,所以在香港政治運動中特別觸目。相反,香港右派慣於享受政治分豬肉,又不習慣參與政治活動,因此在聲勢上大幅墮後。但在這個社會改變的重要時刻,我看見已有很多論文開始提出同一個論點,認為最終誰能夠將北京和香港人的要求有效地結合,令香港踏上一條長治久安之路,便只有建立一個真正的右派政黨。

  對香港的年輕人來說,投身建立民主右派是一個可為的事業。我們需要年輕人,是因為香港的民主右派要從無到有,取得北京的諒解和跟隨政制的推展,整個建立的過程是非常艱巨而且漫長的,非得付出十多年努力方會成功。當然,有付出必然要問收穫,正如只有安慰獎的六合彩不會有人投注,要吸引有能力的人才從政,單是能當一個立法會議員是不足夠的,因此,民主右派必須要以執政為最終目標。而有將自己貢獻給香港前途的熱情、打算投身於民主右派的年輕人亦要有使命感,他們必須認為這是解決香港問題的途徑,因為唯有這種民主右派的政治綱領,才有機會為北京和大多數香港人所接受,亦基本上能與國際接軌,使特區政府在這條軌跡上得到市民的授受性,然後才能解決香港在經濟和社會上的各種危機。

  因此,我希望那些有抱負的、三十多歲的年輕人能夠投入這個事業,而這又令我想起龔自珍的一首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香港的希望.之二.完

香港的希望(1) by 蕭若元

原刊於信報


香港的希望


  回歸之後,先是金融風暴,繼而沙士,兩番蹂躪之後再喘定,我們才經歷了兩年的好日子,正是好景不常,馬上又遇上了金融海嘯。

  曾蔭權的民望跌至同董建華齊平。大多數香港人認為今日的生活水平比九七前更差。我們可以為這情況找出一萬個原因,但一萬個原因中,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世界在變,這十年間變得尤其快,我們必須跟著變,方能適應這個劇變中的世界。

  這世界在世紀之交時,經濟方面所經歷的最大變局,是中國的崛起。這個佔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國家的經濟奇蹟性的增長,使世界的經濟布局出現結構性的變化,香港有沒有、能不能在政治上、經濟上作出相應的改轉變,去適應這個變化呢?答案是沒有,和不能。

  因為在此同時,我們陷入了政治的困局之中。我們的政治困局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政制正處於一個注定成為悲劇的故事腳本中。繼董建華失敗之後,曾蔭權再次失敗,而我們走在這條長長的隧道之中,前路看不到任何光明的。事實上,只要對香港的政制和現實環境稍作理解,便明白香港已變成了無法有效管治的地方:政治上的完全無能,政府動輒得咎,要推行政策時,永遠有既得利益者出現阻撓,令到施政寸步難行。

  香港的政治結構是行政主導,今日的特首的權力比昔日的港督還要大。但是這個特首的地位是怎樣得來的呢?他是由一個八百人的小圈子間接選舉出來的。由於傳媒效應,他在當選的一刻會能得到某些民意的支持,但這些支持,卻並不實在。他實質上缺乏了廣大市民的基礎,沒有提出過令到大部分市民同意的政綱,以保證他在執政時能排除別人的反對聲音。

政治任命官員拉雜成軍

  在特首之下,有所謂的政治任命官員,包括三司十一局,以及現副局長和局長助理一大堆,加起來大概是三數十人。這三數十人是一班烏合之眾,由董建華時代開始,從來都是臨時拉攏成班,沒有共同的政治信念,也沒有並肩作戰的經驗。這種拉雜成軍的組合導致的結果,就是毫無團隊精神,還會為了將來政治權力而鬼打鬼。

  結果,這政治任命的官員,完全受制於十六萬公務員及數萬公共機構的僱員。這三數十名官員進入政府體系裏,就等於將三數十隻雞丟進太平洋裏去,同魚蝦蟹一起生活。

  負責日常執政的一直是公務員,這個現實亦是董建華的問責制崩潰的底因。董建華末期,他任命的非公務員出身的局長紛紛中箭下馬,已令問責制名存實亡。董規曾隨,曾蔭權新任命的,也幾乎清一色是公務員出身,如此一來,與過往公務員執政的制度又有何分別呢?

  使用公務員亦有很大的問題。傳統上,香港的公務員只是命令執行者,決策階層是頂層的千多名英國官員和倫敦的相應機構。當這一班公務員失去政治指導之後,他們所做的事,就是盡量不做事,以避免出錯,尤其發現連特首也不保護他們,避免他們遭受立法會和輿論的攻擊。在這情況下,最佳的自保方法就是不做任何事,什麼也「扯牛皮」。

  公務員機制之外,還有立法會。

  立法會裏三十個由小圈子選出的功能組別議席不消說了,最大問題反而是直選議席。這三十個直選議員要面對選民的,凡有議題出現,站在選民的利益立場上,他們無法不窮追猛打。如果他們事事贊成政府,不替選民爭取,那麼他們下次選舉時的席位便十分危險。這解釋了一些親建制出身的議員諸如陳婉嫻、田北俊等,偶爾也要對抗政府,也解釋了民建聯、葉劉淑儀在出選時為何批評曾蔭權。

立會直選議員傳媒夾攻

  立法會組成的結構,使得由香港六成選民選出的泛民議員在立法會裏長期只佔議會中少數,在泛民選民和泛民立法會議員間,造成極大的不公平感和挫折感,使立法會變成一個壓力團體。但這仍然不是絕對悲劇產生的主要原因。

  絕對悲劇產生的主要原因,來自香港這一個開放社會,我們有七百萬不受管束的市民。香港人有主見,習慣享有自由,根本不會理會也不受政府所講的話所約束。另外,我們還有一班鯊魚群傳媒。鯊魚群在弱肉強食的定律下,只要嗅到丁點血腥的氣味,便會搶群起攻擊,只有互鬥狠辣,方能夠生存,只要任何人稍有出錯,傳媒便會群起爭相攻擊,直至被分屍方休。

  在這樣的政治局勢下,任何人當特首都是注定滅亡。更最大的問題是,正如文首所言,我們正處於一個急劇變動的時代,如果政府不能帶領社會,如果政府什麼也不做,我們又怎能去面對世界經濟環境的劇變,以及回歸以後的本地政治環境的質變呢?如果在香港要創立一個最終能夠執政的政黨,它必須結合到很多政治現實的因素。

  自從回歸以來,我們遇到的最大變化就是中國的經濟力量崛起,很多人需要回內地做生意,甚至很多專業人士,如會計界,也需要靠核內地公司的賬目維生。而且在中國漸漸變得更繁榮和開明的情形之下,既聰明又現實的香港人有超過七成認為必須要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

  但是,因為香港人對北京的某些措施,和以往的政治運動有很大戒心,加上港英教育多年來的薰陶,同時又有九成的香港人希望保持自己的核心價值。這些核心價值包括了媒體的開放、言論自由、司法的獨立、人生安全的保障、對公權力,尤其是警權的抑制和出入口的徹底自由等。

之一.明天待續

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

練乙錚談掟蕉, 及生果金

from 1020信報

從請官吃蕉談到福利八達通




   芸芸眾政治人當中,筆者認為黃毓民最能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上周直把《語錄》金句「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改作「革命是請高官吃蕉」,更可謂一擲中「的」!這個「的」,不是立法會講壇前站說話的曾特首,而是數以十萬計草根長者心中怒火。議事堂中「鬧革命」固然不雅,但毓民此次掌握民情準確無人能及,以致不少當權派也得拿香跟拜,開足火力批政府,御任行會成員譚耀宗更指特首的生果金方案是「倒行逆施」,此四字一向是反共分子攻擊共產黨時專用,譚以之罵曾,情何以堪?不過,高官依舊麻木不仁,未察民情都在毓民那邊,竟忙批評擲蕉之舉「教壞學生」,忘了如果把民意代表變成青年導師,則立會中的特級反面教材多的是,既有以中指辱人的「黃中指」,也有遲到早退的「寶哥哥」,司長只批毓民,不及此輩,亦親疏有別也。其實,擲蕉事關政策大事,故縱然不雅,實不可與其他二劣例相提並論,況古書中有「張良椎」、「擊賊笏」之擲物事蹟,皆以其主人公精忠節義視死如歸載入史冊而文文山之;擊賊笏一事,更亦是在議事堂前發生(《新唐書.段秀實傳》:「唐德宗時,朱泚謀反,召段秀實議事,秀實以笏擊泚,大罵,被殺。」)唐司長能品紅,下次開Lafite,何不拿本古書讀讀,能避免引喻失義也。一笑。

  言歸政策。「生果金」惹爭議,已成為每年兩度的「例牌」。年初財政預算案宣讀後,此議已然升溫。筆者對發放福利津貼設入息或資產審查,一般採支持態度,卻於今年二月二十九日在本欄寫了〈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生果金增潤方案〉,建議政府對所有今年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無條件每月發放一千元「生果金」,原因是此歲數或以上的長者,生於抗戰時期,經歷過香港淪陷、中國內戰、五十年代初期學位嚴重不足、六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血汗工廠林立等困苦階段;他們當中,窮的多,懶的少,因為當年不單只教育機會少,勞工保障也少,福利更少,絕大部分都是少有儲蓄、口停手停之輩,工作時間之長,勞動環境之惡劣,非今日年輕力壯之士紳特別是眾AO所能想像。對這批香港人,社會除了以安全網保證他們有起碼的生活水平之外,大有理由讓他們過得好一些,比較寬裕地安度餘年,故每月多給幾百元,並不為過。且此「生果金」增潤辦法因人口自然死亡而包含自動落日條款,成為法例之後,額外支出按年遞減,最遲於二○四三年左右完全消失,不會像曾特首所恐懼的那樣會成為後代的沉重包袱。今年六十五歲以下的香港人,可說是生在比較幸福的時代,故社會大眾對他們的關切,可視其他政策環節的需要而酌量增減;對他們而言,「生果金」暫時凍結,亦不為過(但應逐年按通脹率調整);在普及初中教育之後成長的一群,將來給他們的「生果金」實值更應下調。

  政府發放社會福利,一般應堅持入息或資產審查,但在「生果金」事上為區區三百元而引入此程序,不僅政治上不智,從成本效益看亦不化算,故曾政府的這項提議,還是收回的好。然則社會應如何體現資產審查原則呢?筆者認為政府應從全面考慮。

  大家知道,香港的社會福利制度,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一樣,是多年來因人因事七拼八湊而成,並無統一的全盤規劃,故不同環節有不同規矩,如住屋方面有嚴格入息、資產、住戶人數、居港權等方面的審查,但在醫療、教育等方面,基本上免審查(大學生申請獎助學金和貸款,則部分須審查)。這種狀況,完全欠缺理據,應該逐步統一。要注意的是,資產審查不一定意味福利金額減少;事實上,由於審查得法可節省福利開支,省下的錢可全部交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或用在開發新的服務種類方面。福利界不必一聽到入息或資產審查便跳腳,政府也別利用審查作省錢工具。社會應強調的是公帑要用得其所,資產審查是達此目的之重要手段,故社福界一些無原則的反對,以及政府守財奴般虎視眈眈為的是壓縮福利開支,都是錯誤而有害的態度。

  在統一的社會福利發放做法之下,我們可以設想,任何一個覺得需要社會援助的人或家庭,都可攜自己的入息、資產及其他私人資料,往政府部門申請一張「福利八達通」,由政府小心核證或更新;之後,一卡在手,只要合資格,要取得什麼福利都輕而易舉。而且,不只拿政府福利可以用卡,所有商界及非牟利非政府機構願意對長者、小童、學生、殘疾人士、新移民或其他有需要人士給予支援,皆可在卡上加碼發放。一次審查,百事可用,此亦有助減低「接受福利乃不體面事」的偏見或其傷害程度。

20分鐘就好……

在努力聽jt堂,不過聽著聽著還是拿了筆記出來抄寫,傷寒條文不熟、穴道不熟,單單一集太陽經,頭20分鐘就聽了四日。還沒有搞懂。

有機會把重點抄寫一下,現下太亂,怕抄錯了。

解釋桂枝湯及麻黃湯的用法分別,他說:「你看多精細呀。學傷寒論的話,你是沒有辦法去看西醫的啦!因為你會覺得這樣好粗哦!到最後大家都變成靠自己,但又剛好沒學得很好,然後就變成很麻煩。而且這個感冒一下子不管,治不好又會傳經……

但如果吃得對的話,治感冒20分鐘就好了!完全好哦!」

這句有鼓勵性!

---
所以說網絡也是很恐怖的,jt的傷寒導論及莊子導論,竟然給人上載到土豆了,還是視頻呢。太可怕了。
傷寒: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1-MfTnuH6c/
莊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nRKinR7jXs/

2008年10月18日星期六

形勢

───這個港府,是沒有救的了。

毒奶一事,大陸、台灣的高官都下台了,港官一錯再錯,竟然可施施然、慢動作擺出一副你不會死,也沒我辦法的姿態;雷曼一事,任志剛竟無恥得膽敢說自己先知先覺,到了如今民意幾乎有了定向,曾特首才跑出來,一副教訓銀行的姿態說:拖得太耐了,這星期就要回覆,不能再拖!(神氣得佢吖)

這是個真小人。可幸的他是個一眼就看得穿的小人,演技甚差。

───好的公司,幾乎看不到有管理,因為問題都解決了;社會好治安的話,固然不會在街上看到警察追賊,好的政府,毋須等民怨浮面才出手吧。我們的政府正在作反面示範。

以一事來說明:也就是近日最最最令本人勞氣一事──油站的加快減慢(聲明:本人並不駕駛),證據確鏧,不過先有環境局長邱騰華出來說”政府只能監察”(即是說政府也沒有辦法),再有曾特首出來說”感覺不到油站加快減慢”。(他是嫌民怨還不夠火嗎?)

這很難不使人懷疑我們父母官的誠意,或IQ、或能力。

也一定感受不到大家的憤怒、和民間疾苦。

負責監察的是傳媒呀,政府要做的是監管,不是監察!而事發了這麼久,這個政府卻連監察都還沒有做到,因為曾特首說之後要與星加坡作出比較,叫大家再等等。即現在還沒有科學報告,先別罵油公司住(但他隨即說感覺不到有加快減慢,即係點?!)

邱局長暗示沒有辦法,一是表達政府無能,二是暗示前朝政府早與商人達成不平等協議,亦即官商勾結,現下也沒有油公司辦法了。(而其實就算早有不平等協議,政府也能以發牌、增加競爭者等方法迫令油商老實一點。)

我對世間事物的要求已降得很低了,只要求合理,和老實,這個政府,合理嗎老實嗎?


───LSD(社民連)獲全港選民17%選票,一舉一動,無論激或不激,都注定打底先有83%選民(即全港大多數)傾向不支持。如今掟蕉後反應來計,似乎是6:4(反/支持)、5:5或甚至4:6之分,絕對是有賺了。

而17%投他們的選民,包括我,不是期望他們打架或掟蕉,而是在重要立場上,不能舉舉手輸掉就算。既然遊戲本來就已經不公平,當然要在規則以外作出抗爭,而且是盡了吃奶力去抗爭。

我自己向來不是守規矩的人。如果要假惺惺的說教壞細路,那我會說:你在教小朋友沒有公義感,對不公平學習默然啞忍。(我血內流的,是自小老豆教的「唔好怕蝕底,但人地明蝦你,就老虎蟹都唔忍得!」。李天命說的寧為玉碎,騎士精神也相通。)

LSD開始的遊戲,是要試大家(議會、輿論、傳媒)的底線,然後每次再微微踩過你的界。當掌握這個規則,他們要你立法程序停頓就停頓(信不信由你,we will see)。以此計,他們第一步成功了。


───看長毛早前在立法會上,先半罵半要求眾議員以良心投票,否則就是出賣市民,那一番話,是找我第一次聽他談話有點感動的。(片一)(片二)

起碼說的是人話,我們沒有聽人話好久了。

雖然有很多立場,我與他依然不同。


───傳媒的立場很好玩。

蘋果因為與毓民的私怨,又不知道怎拿準立場(讚還是彈好?),幾乎是完全放棄報道LSD在立會的「激行」。而其實,是自動放棄了全港17%讀者。

商台名叫商業電台,固然商業為先(最不商業的行為,就是炒了為公司賺很多錢的黃毓民!可見背後有更大利益)。這幾天,先有晨早節目找來毓民講施政報告,李慧玲再馬上找掟蕉者毓民上電台接電台聽眾電話,兩者恩怨忽然一筆勾消,當然是因為看清形勢,知道這是hit of the town,本周新聞人物之最!為了收聽率,肉酸點又何妨!對市場的把握,可比蘋果準確得多了。

形勢比人強嘛!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人體為甚麼不喜歡吃苦呢?據皮沙士說法:苦入心,降心火,身體自然抗拒多吃。日常飲食有甚麼是苦的?我想到的是涼茶及啤酒、苦瓜,都是夏天「恩物」,夏天以外為甚麼還要吃它們呢?我搞不懂,又其實夏天吃苦我都搞不懂,誰人心火真的盛了(不夠的才多)。

長期吃中藥的朋友,多留意一下自己的藥味。(我吃的通常是甜甜的,間中帶酸。留意苦味的藥不能長期吃,西藥就是苦的(也寒涼的),不信舔舔。)

以下copy from皮沙士良方十帖

所以五味的酸、苦、甘、辛、咸,甘是甜,甜對應到腸胃,後天營養的補貽(?聽不清楚)來自於甜味,所以只有甜味的東西才可以當保養藥,可以長期吃。只要是 苦的藥,那是入心,那是瀉火的,讓你愈吃愈沒有火,愈沒有能量,最後的下場就是貧血,就是尿毒。所以去年上新聞的一位中醫師,吃龍膽瀉肝湯吃了六年,就是 不懂這一句話,他吃到最後變尿毒,最後洗腎,結果被西醫藥廠拿來利用,以中醫師身份告訴你中藥有毒不可以吃,那就是他自己不懂。這個苦入心,心主血,會破 壞紅血球,苦瀉火,所以把能量瀉掉,最後就水克火(? 聽不清楚)變成尿毒,道理如此而已。

荒島,生物球,扮上帝

從前幾個賤賤格格的男生(我自然有份),無聊時總會說無聊笑話:如果得你同XX在荒島上,你食唔食得落先?

XX當然不是絕色美女。

無得揀,就係無得揀。

無得揀時,我相信人同蝦,其實一樣。蝦從虫部,也其實就只是一條虫。

來做個實驗:

扮演上帝,先製造一個地球(所謂的生物球biosphere,即closed eco system,如地球=60%水、30%空氣、1%土、有植物,就養到生物),然後我放一男一女落去,睇下佢地會唔會做阿當夏娃──偷食禁果先。(我這個上帝當然知佢會搞啦,但唔會判佢原罪喎。仲希望佢地百子千孫添)



我話,無得揀呢,其實人與禽獸一樣。

有得揀呢,人的選擇、際偶往往很難解釋──不可思議得難以解釋。

近日遭偶令我相信上天已寫好了劇本(或是早寫了在我們血內),只等我們好好演出。這個大的生物球外,可能也有對眼睛睇實我,一舉一動。

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

天使

在清理──細聽從前買下的唱片,這陣子電腦唱盤內常出現是這一張,Paul McCartney《Mccartney》。
世人都在讚頌John Lennon,大概是由於Imagine吧。

其實George Harrison的個人大碟出色極了,特別是那張double album《all things must pass》。

Paul因為在beatles寫了好一些經典情歌,80年代也很pop,早給人蓋棺定論,音樂是通俗,沒甚麼內涵等等,其實不論在人世間或是音樂,佢都最長命。

這是張好唱片呢。很70's,很浪漫的音樂,現世不再有人玩的音樂。給我聽motown音樂的樂趣。

聽來特別有點感觸,是openning的"the lovely linda",就是唱給當年妻子linda eastman(或稱linda mccartney),歌詞只有幾句(有youtube版):
La la la la la lovely linda
with the lovely flowers in her hair
La la la la la lovely linda
據Paul Sir說,Linda是他在Beatles解散後,惟一令他重新可投入工作的人。以我的定義,就是他生命中出現的天使吧。他說,與Linda一生的婚姻,只有一星期是分開的(80年因藏毒在東京被囚),即大家整整的共處/生活了29年(1969-1998),linda因癌症在1998年去世。

booklet內的paul及linda


一生人出現的天使總不會超過三個。(據楊德昌《一一》說)

真奇怪,這麼一段深刻的感情,他竟然可以在02年又再婚,老婆不過去了4年。而4年後,06年又分居,08年再離婚,現下又date緊Nancy Shevell(據wiki的資料)。期間還跟heather mills鬧得多醜多樣衰!也間接證明這女人水平極有限,遇過好女人的Paul Sir,怎會不懂得分Software的好壞?

除非是為了hardware。

所以都說繁殖力強的男人特別長命。

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

開課了

幾經轉折,在幾位朋友的協助下,終於收到了JT的59課錄音課程了,要好好努力。同道,加油。

只是近日身體好轉,很多心癮又起了。

人只可活一次呀。想做,快做。

(網友別跟我要錄音,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