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野田廢(野田惠/上野樹里)喎(不能太循規蹈矩,依足樂譜彈。懶練功,不大合群,時覺得有自己想法,不想因循)。
一班「吊車尾」學生被安排組成管弦樂S團(Special),並要跟成績最好的A團比賽,苦練苦練都不滿意,到最後發覺這班人都有一共同點,個個看來甩皮甩骨,功夫都不太好,個性又不太守規矩,卻原來是因為都另有想法,另有天賦。結果換了個方法練習,不重音色,取道自然,竟成大器。這一刻令我想起了《少林足球》。
是的,我們會另覓蹊徑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保護罩,有些人是用惡、有用cool、有搞笑不認真來掩飾自己,總之不會輕易給你看真身,給你打開就更加麻煩了。無料之人要掩飾,有料的更加要掩飾,這是個有料會被指扮扮高深,講思想會怕肉麻,反智才能「團結」的年代。活在豬的共和國,有時總得把思維向下調校,同情地了解。
迷糊了,到底是原作者只是想寫個搞笑故事,再加插點點生活哲理,還是他根本是個哲人,只是用低B無聊橋段來包裝(收藏)自己?(你不會懷疑星爺是前者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