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0日星期一

家明:悼:最佳凡夫俗子——菲臘西摩荷夫曼

家明:悼:最佳凡夫俗子——菲臘西摩荷夫曼

《冷血字傳》 
馬年這麼不吉利?年初接連幾個影人離世。匈牙利以長鏡頭馳名的導演楊素(Miklos Jancso)、巴西紀錄片導演Eduardo Coutinho,兩位還算老牌,壽滿天年。更惋惜還有因為過量嗑藥致死的菲臘西摩荷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
才46歲,還是三個小孩的父親,大兒子10歲,小女不過5歲。荷夫曼的死令我想起River Phoenix及Heath Ledger,同樣因濫藥早逝,荷沒及他們年輕,說英年不誤。他的事業如日方中,影院不久前才放《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要知道,像《飢餓》這些blockbuster會看中荷夫曼或當奴修打蘭(Donald Sutherland),全因為他們演得,有條件令電影中看,加強對成年觀眾的號召力。七十多歲的修打蘭固是老戲骨,荷夫曼能與他並駕齊驅,別說年紀差倍,憑平凡的長相其實不容易。但他廿年來平步青雲,由獨立電影晉身blockbuster的綠葉,可見實力多強!

《女人香》
我確實有點物傷其類,荷夫曼只比我大幾年,身形跟我相若。我算看他的電影長大,第一齣便是1992年的《女人香》(Scent of a Woman)。《女人香》荷夫曼演的富二代很討厭,予人印象卻深。影片除了懾力逼人的阿爾柏仙奴(Al Pacino),就數荷最搶戲。事實證明,二十年後《女》的靚仔小生Chris O’Donell銷聲匿迹,蝙蝠俠的羅賓都換上第二代了,反而《女》的「歹角」荷夫曼演出不斷,穩佔「六十後」最佳演員席位。荷夫曼拍《女》時只23歲,剛在紐約大學念完戲劇;出道不久,他已經跟荷李活的傳奇演對手戲,除了《女人香》的柏仙奴,還有1994年Nobody’s Fool的保羅紐曼(Paul Newman),荷說紐曼是他的偶像。
 演鄰家男人最好看
值得留意的是,柏仙奴、紐曼及荷夫曼同來自紐約的「演員工作坊」體系。「工作坊」人才輩出,不同年代注入成荷李活新血,迸發出火花,重新定義演技。一九五○年代有占士甸、馬龍白蘭度,他們演叛逆少年,躁動火爆,充滿力量,演法至今不過時;七八十年代有羅拔迪尼路、阿爾柏仙奴,乘「新荷李活運動」之勢,拍窮街陋巷的販夫走卒或警匪,實感極強,人物更孤獨悲涼。九十年代至今,跟菲臘西摩荷夫曼同代的,鮮有人及他戲路縱橫。作為演員,外形是優勢也是束縛,荷夫曼比起很多青靚白淨小生,「勝在」其貌不揚,不修邊幅,身形肥胖(他經常赤膊演出),不用裝酷亦沒有包袱,活得自在(他上電視清談節目打扮樸素)。荷夫曼演鄰家男人、白領小職員最好看,形象往往離奇,帶點自嘲的冷幽默。九十年代以降他是獨立電影的寵兒,主演及客串過不少電影,不靠俊美外表而殺出「小男人」戲路,參演《職業特攻隊3》及《飢餓遊戲》已是後來的事。1997年的《一舉成名》(Boogie Nights)他只是個小角色Scotty,是小電影的收音師,個性張揚。Scotty買了新車向麥克華堡(Mark Wahlberg)索吻示愛,被他冷冷拒絕;Scotty在車內自責,不停說「我是他媽的蠢材」,叫人看着心酸。像Scotty這種loser,荷夫曼從影以來就演不少。
《大師》
 《大師》盡展可塑性
若荷夫曼是當今演員代表,《一舉成名》導演Paul Thomas Anderson就是這個時代的「作者」。荷夫曼當然非一夫當關,二十年來電影生態為他提供大好機會,拍名導、演名片。他與Anderson是慢慢走來的,兩人幾乎合作無間,到年前口碑大好的《大師》(The Master),可說是兩人事業的階段性總結。荷夫曼的極高可塑性,憑他在《大師》飾演宗教領袖Lancaster Dodd可見一斑;Lancaster比荷真實年紀大,舉手投足確像老者。除了Anderson,荷夫曼還伙拍過《大保齡離奇綁架》(The Big Lebowski)的高安兄弟,25th Hour的Spike Lee。《25th》是2001年「九一一」後首部談及事件的影片,自有言志的成分:荷夫曼的中學教師角色Jacob,來到在華爾街經紀好友的豪宅,剛好坐落在世貿中心遺址旁邊。Jacob頭帶紐約洋基隊的鴨舌帽,看着遺址入神,不禁長嗟短嘆。Lee並不濫情,故事說這個表面上道貌岸然的老師,當時瞞着女友,跟校內一個成熟、身材豐滿的女學生眉目傳情。
 可勝任領袖或智者角色
除此以外,荷夫曼還拍過薛尼盧密的遺作《賊兄弟連環劫》(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佐治古尼的《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像《大師》一樣,他犀利的目光、響亮的聲線,斬釘截鐵的語氣,令他可以勝任任何領袖或智者角色。可還記得1999年的《心計》(The Talented Mr. Ripley)?當時的麥迪文、Gwyneth Paltrow、Jude Law及Cate Blanchett個個芳華正茂。角色皆社會名流,偏偏只有荷夫曼演的世家子弟Freddie,一眼看穿Tom Ripley(麥迪文)的貪婪與詭計;只可惜Freddie過於招搖,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成了Ripley向上爬的犧牲者。1998年的《妙手情真》(Patch Adams),荷夫曼是個醫學院精英,不滿同班的羅賓威廉斯玩世不恭,後從羅身上體現,對人比對知識重要(今回看《妙》,發現橋段跟《作死不離三兄弟》接近)。電視劇《白宮群英》(The West Wing)著名編劇Aaron Sorkin寫的電影劇本,向來以考據精密、對白連珠炮發、人物聰明絕頂見稱,荷夫曼至少演過兩部,分別是2007年的《韋氏風雲》(Charlie Wilson’s War)及2011年的《魔球》(Moneyball)。兩片娛樂性豐富,荷形象百變,前者一頭油亮黑髮,是脾氣火爆的CIA特務;後者把頭完全剃光,從容淡定,永遠的交叉手臂,是喜怒不形於色的棒球領隊。戲分較少,然而甫出場便帶動畢彼特的節奏,變成畫面亮點。
《你快樂嗎?》
 凡人代表與孤獨聯想
不過荷夫曼還是演小人物較受注目,奧斯卡應該頒個「最佳凡夫俗子」給他。1998年《你快樂嗎?》(Happiness)的白領宅男,心儀鄰屋的蛇蠍美人(Lara Flynn Boyle),電話性騷擾不知名女性,躲在侷促的房間自慰。2002年的Love Liza,網絡設計師老婆自殺了,他染上了吸電油癮,要千方百計隱瞞。2003年加拿大片Owning Mahowny真人真事改編,荷夫曼是銀行分行副經理,他虧空公款豪賭,十八個月竟挪用一千萬加幣。這些片中的荷夫曼,有時穿起廉價西裝,有時衣著隨便,無論如何都是形單隻影。不約而同,電影很常拍他一個人在途上,垂頭走路、四野無人。「孤獨」似乎也是菲臘西摩荷夫曼的關鍵詞,怪癖、上癮不被外人道。荷在電視受訪說過:「人皆是謎」(everybody is an enigma)。單看《你快樂嗎?》的白領、Love Liza的程式員、Owning Mahowny的銀行經理表面,誰會想到他們的執迷、不可告人的身分?敢說荷夫曼以凡夫俗子的外表,比任何一代偶像帥哥更能為觀眾代言。生活本來瑣碎,生死離合從沒blockbuster般亮麗,我們都是荷夫曼演譯的平凡人、各有欲望與執迷。
《黃昏四重奏》
 得獎未必是最佳演出
荷夫曼年前導演的處女作(不幸亦是遺作)Jack Goes Boating也拍小人物故事。內向的轎車司機Jack認識了女朋友,不再故步自封,開始接受新事物,簡單如學會游泳及煮食,已大快人心。荷夫曼十多年來一直劇場、電影雙線發展,他當電影導演前已有豐富劇場執導經驗。難怪《Jack》是典型的actor’s director作品,casting及演出非常準繩,中段悲喜交集的飯局尤其犀利。按IMDB所載,荷夫曼演過六十多部片子,最好的是哪部?今天很多人說是2005年獲奧斯卡的《冷血自傳》(Capote),但1999年他便在《生命雄風》(Flawless)演過類似的陰柔人物,戲內對手是上一代actors studio代表羅拔迪尼路。荷曾在2000年出席Inside the Actor’s Studio節目,說他為了《生命雄風》跨性別角色Rusty下過不少苦功。影片最難在於Rusty是表演藝人,在台上意氣風發,跟現實判若兩人,所以荷是「扮演一個扮演別人的人物」(creating a person who was creating a person),難度不比《冷血》低。去年公映的《黃昏四重奏》(A Late Quartet),他演小提琴家很有說服力。影片滿好看的,四個音樂家在人生關口,面對健康、婚姻及工作的問題,議題沉重,調子卻溫和。《黃昏》cast了荷夫曼,已成功一半。
《腦作大業》 
 《腦作大業》追憶意味
我最喜歡的荷夫曼電影,倒是2008年由名編劇Charlie Kaufman自編自導的《腦作大業》(Synecdoche, New York)。荷演劇場導演Caden,完全夫子自道。影片的中年危機、創作的桎梏,混入超現實點子,意象凌厲(有點像《八部半》),故事中的戲劇虛實辯證非常有趣。Caden片中與女兒的關係無疾而終,教他苦苦思念,恰好像荷夫曼本人今天跟兒女不辭而別;《腦作》的他由年輕演到老,想不到他衰老蹣跚的樣子,只能在電影看到。《腦作》的編導演俱佳,堪稱美國當代一部劃時代的重要電影。當年拍攝沒想到,戲如人生,人生如戲,《腦作大業》幾年後隨着荷夫曼身故,竟然別具追憶、參考意味。
這幾天一下子重看、補看了很多荷夫曼影片。他的藝術世界頗灰,悲劇比喜劇濃厚(他打趣說兒女40歲前都不會看他的電影)。很同情荷夫曼,特別替他的親人、工作伙伴難過。美國影壇,從此少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演員。
《生命雄風》 
文 × 家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