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插咀談春嬌


沒寫一陣子了。在學一些新東西,很花時間,然後把舊東西改掉(即改form),舊有的習慣要改是更花時間。如果有看過tiger woods改form打高球的新聞,大概會明白此理。他本已是世界第一,但還想再上一層樓,結果把幾十年的打球習慣都改掉了,改form初期打得很差,但之後成績果然有突破。做了幾十年人,有些東西是改不了的,例如說話寫字的方式,但如打拳是能改的。武術最公平之處,是他很科學,能用不能用,一試馬上就知曉。

也許年紀漸大,看戲很挑剔。《春嬌與志明》人人讚好,我看了,覺得還可以,但絕對是過譽了。當然彭導很勇,他拿大陸資金,這本是合拍片,但拍出來百份百是套港產片,講食字gag,講廣東粗口,我一邊看字幕,一邊懷疑內地觀眾懂不懂笑。看罷上網一查,電影在內地的票房並不算好,只查到"中港票房(加起來)勢破億"等之類。

懷舊是中年人特權。我一邊覺得它比《非誠勿擾》等好,好得太多,內地還沒有導演懂中產是甚麼,一邊覺得這種電影還是不夠水準。《春嬌》想寫兩個普通人的相戀,他們普通到一個程度,是兩人都很沒水準,男的在情場被罵人渣,女的坦言自己工作上是hea王,又很沒志氣的忘不掉自己愛上的一個人渣。電影是種又花錢又短小的藝術形式,愛情電影,通常沒空間描寫「為甚麼」愛上一個人,而只有空間寫「多麼」多一個人,結果大家一邊看他們分手,另結新歡,一邊看著他們又重遇,然後暪著「正室」偷食。因為電影以有缺點的普通人為target audience,你我都有缺點,你我都偷食(或想過偷食),於是會投入/同情偷食的那對戀人。

我只能怪自己「過期」了。電影比繪畫/舞蹈等藝術形式要說得多,因為要講故事,所以導演少不免在敍述一種價值觀。我們從前看的那些愛情電影,描寫主角成長,描寫他們挫敗,但學習了,其中滲透一種價值觀,你認同,就覺得好看。

在《春嬌》中,我只看到一個人渣愛上一個港女,人渣忘不了港女,所以一邊與北方美女拍拖,一邊偷吃舊菜港女;港女也忘不了賤男,是以與北男拍拖,又送免費餐給賤男。這一段很現實,本來是個死局,但照實情發展就沒戲劇性,沒有搞頭,而happy ending的電影既可製造高潮,票房一般又較高,是以必須扭出一個結局。劇情的安排,是中四以後都沒有成長的港男,突然「成長」了,而他的成長,亦只是扮女人,拍了一段mv去lum前女友。這樣子會happy ending嗎?太不現實了吧?電影如果多描寫3-6個月,這男人一定又故態復萌了(他去拍了一個扮女人MV就成長了嗎?)。談過戀愛的人都明白。那個結局,其實易預期,沒驚喜,所謂驚喜所謂好笑,只是導演把他搞掂港女的理由,一直暪著觀眾。這電影心地不好,它訴說的價值觀是甚麼?是有「真愛」,你有權偷食,另一半會原諒你,觀眾(社會)也會原諒你。

心地不好,是我沒法代入的原因。

兩個內地角色,被飛起了,但都是好人。這樣的設計,一是由於電影講「真愛,不等於愛好的。一生人最愛的可能就是人渣。」,二,估計,是由於怕得罪內地觀眾,難道寫楊幂臭脾氣難頂嗎?追到春嬌的那個男人,更是濫好人,富有、專一、深情、體諒,相信是很多剩女觀眾心目中的超級筍盤,結果他倆,也是最最最平面的人物設計。楊幂是怎樣的一個女人?怎麼會愛上志明?她之前的男友都是一些怎樣的人?她戲名其實不少,但都沒有描寫。

好浪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