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看世界﹕史家說現代
2011-08-14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
【明報專訊】史家描述資本主義的興起過程,就是描述現代社會﹕國族主義、民主共和與福利社會的過程。這些都是並行發生的事,交叉重疊,彼此影響,要理出一個線索,頗考驗史家的功力。
黃仁宇(一九一八——二)的《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是他著作中最厚的一本,也是寫得最明白曉暢的一本,讀此書最可以掌握黃仁宇畢生治學的方法,即是他的史學方法——羅列事件的各個片段,綜合考慮,理出一個長期的合理解釋。資本主義是「以一個現今的名詞去囊括相當長時間的歷史產物」,描述資本主義發軔之經過,非史家不可為,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政治家,都只得其一鱗半爪。黃仁宇對民國及中國的暴政都有冷酷的理解,他認為前者摧毁不合時宜的朝廷,建立中國的現代上層結構——中央政府,後者則摧毁不合時宜的民間宗法社會,建立現代的農村(公社)和村鎮,兩者聯繫起來,中國就上下貫通,具備雛形的資本主義社會結構了。這是史家透視世事變遷之冷酷,猶如王船山之透視秦始皇暴政,認為始皇帝摧毁周朝遺留的封建制度,建立郡縣制度(《讀通鑒論.卷一》)。
上下社會皆公道
然而,黃仁宇最不喜歡中共以馬列鬥爭哲學來取代歷史教育,盲目向國民灌輸一套粗疏的政治史觀,使國民不能掌握基礎事實,自己思量世事之嬗變,參與評價中國當前的資本主義。除了制度之外,思想自由正是資本主義形成時期所不可或缺之事。資本主義在威尼斯、荷蘭發端,在英國得其大成,除了英國是有國族本體可以保證資本主義的上層制度而行使公平之司法之外,也是由於英國有洛克(十七世紀)、阿當.史密斯(十八世紀)及馬克思(十九世紀)之資本主義理論研究,橫跨三個世紀。馬克思之資本主義批判,更令資本主義得以自我完善而長存於世。
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孟子.梁惠王上》)中國歷朝政治都以節制資本和抑制兼併為主,而中國王朝之司法也以平息紛爭而教之以忠孝節義為本,面對富者的特權與驕縱,只是採取抑制財富甚至抄沒富人家產的方法來逃避,卻不能發明一套成全利益之公平交易的社會制度及司法制度,令至人民之財富可以安全累積及再投入生產。黃仁宇的資本主義定義,也是解破這個中國社會不能解決的難題﹕「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和制度,內中物品之生產與分配,以私人資本出面主持。」為了方便私人資本之流通,除了貨幣和信用之外,必須要成立一個可以計算的司法系統(calculable legal system),使資本家冒的風險可以計算代價,這是韋伯的講法。貫徹這一套可以實施與任何人的司法系統,需要新的制度——憲政,而在王朝時代成立憲政,必須要冒險,克倫威爾弒君,推翻君權神授而成立英國之《大憲章》,是為打響資本主義的第一炮。王權推翻之後,執法就不再以君王的道德良知為本,而是以公平(equitable)為本,絕對的道德與天理問題,變成可以計算、可以量刑的人間技術。這樣,借貸和投資的風險才可以量度,鼓勵依靠信貸的商業冒險(如抵押借貸)和日常生活(如信用卡消費)。
忽視資本主義的平等權利
故此,資本主義往往與憲政共和同在,並非資本主義崇尚民主自由,而是資本主義無法容忍王室貴族那種阻礙商品公平交易之特權。由於執法能力必須要在一國之內強制執行,故此威尼斯之孤立城邦、荷蘭之鬆散邦聯都無法奠定資本主義,而只有英國才可以。
上下階層貫通,物資可以公平交易,產權得到保障,就是資本主義的精粹。前者是制度聯繫(institutional link),後者是法治,包括權利清單(Bill of Rights)及獨立司法。制度聯繫可以用君主立憲或民主共和來達致,使到上下利益一致,容許獲利及兼併,而不是各自抵制和防範。要有制度聯繫,國族建立(nation-building)乃無可避免之事。
黃仁宇描述資本主義初興時期的掠奪和殘暴行為,認為有助原始資本累積,但他認為這個階段已經過去,資本家學乖了,更好的制度訂立之後,這些侵略鄰邦和欺凌弱小的行為無可寬恕!自我完善的力量從何而來?黃仁宇認為資本主義的改良力量來自清教徒商人的虔誠良知與馬克思之資本主義批判,例如商人不再瘋狂剝削員工、嚴刑懲罰偷懶和處死盜竊的工人。
不斷推進的運動
於此,黃仁宇的史學訓練見底了,我認為必須輔以政治學及經濟學的專科知識,才可以完滿解釋資本主義的改良力量。首先,資本家尊重工人,是由於國族建設成功,人人皆為平等國民,不可欺侮——資本家之前虐待工人,是基於封建殘餘的貴族意識。此外,是產權意識之普及。資本家既有產權,工人之時間與健康,也是可以量度價值的私有產權,可以公平交易,但不可以無償侵害也!至於企業家何以可以給予工人福利、紅利股分甚至鼓吹企業民主,正是由於此可以提高士氣、促進創新(innovation),開發新的利潤來源,符合資本主義精神,這是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講的毁滅式創造(creative destruction)。
瑕不掩瑜,黃仁宇此書,是華裔史家的獨創貢獻,還資本主義以本來面目,而且認為資本主義可以批判自身,容納社會主義的主張。書的結尾,寓意深長﹕「它(資本主義)是一種組織與一種運動,不僅是利潤掛帥(It is more than letting profit take command)。」資本主義制度是具有恆久力量的組織(憲法、國會、法庭、銀行……),資本主義運動是不斷毁滅與再造的運動,這正是資本主義不死的原因。以此觀之,香港和中國的資本主義,遠未完善,還需改造也。
文 陳雲
QUOTE from :
回覆刪除陳雲Facebook留言:
黃仁宇追溯資本主義的源流,解釋資本主義如何形成,如何修正自己。
資本主義著重的司法獨立和上下平等,在香港有一點,在中國全無。
用黃仁宇的定義,我認為香港和中國的現在的,都不是資本主義,而是韋伯講的,資本主義的再封建化(Refeudalisierung;re-feudalisation)。
官商勾結,以土地為封邑(fief),將人民捆綁在土地房產上,剝削人民的財產及健康。這一點我以前寫過,見《
農心匠意》,這次篇幅所限,不再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