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8日星期一

陳雲:﹕菲莉蘭一日遊

世紀.文字江湖


文章日期:2011年8月8日


【明報專訊】「你們周末去哪裏玩了?」禮拜日早上我們一起回哥廷根的家,房東老太太見了我們便問。德國人愛旅行,有很多名目,一日短遊,叫Ausflug,類似英文的outing。

「去菲莉蘭(Friedland)玩了一趟喲。」我們好像孫子哄祖母似的。菲莉蘭有很多蘋果樹,只有一條街,一個難民營,營內有紀念猶太人被殺戮的自由紀念碑。其餘的時間,隨便拿啤酒,找些人聊天,不住怎的打發了一個下午。

「你們竟去了菲莉蘭?」房東老太太笑逐顏開。德國人戀土懷鄉,最喜歡外國人去他們的村鎮遊玩,我們去了漢堡或法蘭克福,她倒不在乎,去了市郊的菲莉蘭、都杜鎮(Dudelstadt)、維珍莊(Witzenhausen),她卻是滿心歡喜。她還介紹我們到艾亨壁(Eichenberg)去玩一下,山水秀美,是她童年常去的地方,如去可帶她女兒同往。

Eichenberg就是橡山的意思,Friedland就是太平鄉之意,都是尋常的名字,以此命名的德國村鎮很多。房東太太的名字也很尋常,好像是Weber,如今記不清了,矮矮胖胖的婦人,小腿浮腫(這是德國老婦人的通病),他丈夫倒是長得魁梧,但也年華老去,七十開外了。我不住在他們家,租住的是一位廣東來的同鄉,在外邊餐館打工悶了,從民主運動的研討會上認識了我,便寫信到哥廷根託我租地方住,學幾個月德文,順便有我作伴。我在學生會壁布板看見招租廣告,找到市中心郵政局後街的一棟舊屋,月租四十五馬克,電費不計。一九九三年,馬克兌港元是一乘以五,就是二百二十五港元,便宜得很。朋友分配到兩個房,睡房在花園側的小石屋,另一房在主人家內,用作客廳和煮食,木板地,要小心看顧電爐。

房東有一位女兒,四十來歲了,人長得標致,卻是癡呆的,搬進他們家,第一日就看見她女兒在走廊用大浴盆洗澡,我見了不為怪,她也很自在。租金便宜,是老人想找個伴,與他們談話,也幫忙做點擔抬的工作。這都在租屋之前講好了的。他們也毫不客氣,例如訂貨送啤酒飲品來了,堆在門前,房東先生便會吩咐老友搬運,剛好我在,也一起動手。事後房東先生送我們每人一樽啤酒,我們當面飲了。我面有難色,老先生呵呵笑道:「你們不知道老派的德國人有飲暖啤酒的習慣麼?」原來啤酒不凍,也能飲的。

也有一次,深秋了,他提早一日叫我們幫忙。原來是一年一次的疏浚溝渠工作,老先生給我們每人一個長柄鐵勺,將後花園的明渠和屋中心的暗渠都疏浚了。事後累得很,也是獎賞每人一樽暖啤酒,半公升裝的。三個男人,坐在花園木椅上共飲。食飯倒是各自分開,住了半年,都是各有各食,聖誕節也是一樣,規矩分得清清楚楚。

一晚,我去找同鄉,屋內愁雲慘霧,老先生提早睡了,剩下房東太太,見了我來,勉強談了一回。原來當日清晨,老先生在花園樹上吊頸,同鄉見了,救了下來。我眺望花園的枝椏,滿是霧水,在街燈下發光。老太太說,他丈夫久不久就鬧上吊。大概生了個癡呆女兒,家運不濟吧。年底,同鄉的德文班完結,要回杜塞多夫的餐館繼續打工,我幫房東在學生會的壁布板貼了招租廣告。臨行的時候,她女兒追了出來,說我們應承了與她一起去艾亨壁遊玩的。我安慰她說,我仍未畢業,仍要留在哥廷根好幾年,改日帶她去。

[文/陳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