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3日星期一

請教:關於生/熟地

醫師一直說我血虛,既言之成理,也完全附合我體出現的狀況。於是本人在看他的期間(情況好轉後大概一個月才覆診一次),一邊學補藥篇,一邊吃,進度不錯。

但奇怪的,是當歸補血湯吃下去沒甚麼感覺,到天氣轉變時,血還是不敷應用。坦白從寬,我是在病情轉好後變得夜睡了,這多少有影響。但相對來說,同時吃過”桂枝牡犡龍骨湯”就很強,大概吃一星期左右身體有明顯變化,證明我脾胃可以,身體也吸收到陽藥,有補進去。此方老師說長期吃能改善體味,甚至變成有魅力,我是相信的。

血虛,於是想到曹穎甫的療血湯:
大熟地一兩、潞黨參五錢、川芎、當歸各四錢、龍骨、牡犡各一兩。

老師說此方需用六蒸六曬的熟地。想問一問會路經這邊的師兄,腎氣丸/腎氣湯我們可以改用生地,但以酒浸藥以驅其寒氣。在香港我未知那裏可買得好熟地,以上療血方是否也可先用Sake浸生地來使用?

26 則留言:

  1. 大口仔先生:請問你仲係睇s醫師,定L醫師呀?你俾些評語好嗎?你有中醫知識,識得分醫師夾唔夾你,思路對不對,但普通人真係唔識喎.

    回覆刪除
  2. 我後來轉了看看陳醫師

    中醫老師說得很明白
    當年仲景在書中也提到
    寫"傷寒"不是為了濟世
    而只是不想給庸醫害死
    我也抱同一想法去學

    回覆刪除
  3. 補充:
    根據朋友們看病粗略計
    S醫師治愈率較高
    陳醫師的醫治效率又更快一些

    朋友怎生稱呼?

    回覆刪除
  4. 大口仔先生:可不可以告知陳醫師及s醫師的診所電話之類呀,s醫師好似又改診所啦,另外,你有關中醫的筆記,可不可以另開專欄張貼呀,無咩中醫知識,想學野的,好多時候都唔係好睇得明,有系統咁跟住,可能會好些.謝謝.

    回覆刪除
  5. 醫師資料不方便公開
    其中一位一早表明了不喜歡這樣

    筆記方面
    不是在讀的應該看不懂吧
    尤其是我們讀書會的同學一人做一些
    我們另外在google開了group
    單看這些, 外人看起來是斷斷續續的
    早看可以先看另一邊的
    http://jtarticle.blogspot.com/

    回覆刪除
  6. 我們這等無知的門外漢在香港找好中醫也真的不易,外父被西醫診斷為糖尿病己有好幾年,一直按時覆診吃藥,但身體卻越來越差,幾經我兩夫婦苦勸,才肯去試看中醫,卻被某大學的中醫教授一句說:"糖尿病中醫不能治!"而令我前功盡癈,不再肯再看/信中醫.

    回覆刪除
  7. 用Sake配來吃,思路上是沒錯的,
    只是喝Sake會加快藥的行進速度.
    看你選擇囉,或問問你的主治醫師

    回覆刪除
  8. 謝謝師兄指點
    讓我再想想
    我吃補藥沒告訴醫師的, 哈
    他不大贊成吃補藥的

    回覆刪除
  9. TO Ken:
    中醫沒辦法馬上把學糖降下,
    但可根治糖尿病.

    您外父是像老外暴飲暴食嗎?
    假使不是,那西醫的方法很難治療.

    回覆刪除
  10. 你假如有學太極或武術
    當然不贊成

    像現代人
    大口喝冷飲,大口吃肉.喝酒
    小建中湯.理中湯
    就不可少了~

    回覆刪除
  11. 師兄,
    方便留個網名/稱呼嗎?
    只是想表示尊敬

    ken,
    據老師說糖尿不是不吃糖
    反而要吃高品質糖
    但就是親人, 我也沒有把握叫他們嘗試這個, 所以這真的是個很大的困境

    回覆刪除
  12. 師兄,
    為甚麼有學武不贊成?
    我是學太極拳的

    我的醫師雖然用頗多經方
    但補藥方面的見解似乎與叔叔不同
    朋友去看, 他都說你這個年經不用吃腎氣丸
    女生的話他連當歸都不贊成, 說上火或甚麼的, 通常他會叫女生吃八珍湯, 紅棗水, 這方面我沒學過不敢評論, 而朋友們初試, 我也未知道效用如何

    回覆刪除
  13. 另, 我覺得補藥篇真的值得學
    不停的聽中基課, 發現我應該吃吃實脾散(二便不實, 臉浮腫) , 再試理中湯吧

    回覆刪除
  14. 就當我是您的學弟,不用尊敬啦,
    沒有google帳號,
    留名字,被冒用,
    恐會造成大家的困擾吧~

    假使不是暴飲暴食,而血糖高,
    那就是身體吸收不到糖分的抗議,
    屆時喝碗紅糖水,

    而不是不吃糖,
    不吃糖身體醫一樣抗議.

    還有不能用過於精緻的白砂糖,
    紅糖.黑糖.冰糖...都可

    但這些話只能在中醫門內說
    跟門外的人說.
    他們會問:你很恨我嗎?

    回覆刪除
  15. 不贊成是因為
    1.會走火或上火
    2.氣充血足沒必要

    JT那套還是過於深,
    我覺得"五行"還可以再講多一點,
    不一定補脾,
    所謂母能使子強,補心脾就會強.(或洩肺使脾強)

    回覆刪除
  16. 因為醫師明明是說我氣血, 特別是血不夠, 我的證也是這樣> 血不夠

    說到上火, 我除了二年前初吃腎氣丸,之後吃補藥是沒有上過火的, 吃桂枝龍骨牡犡沒有, 吃當歸補血湯也沒有

    所以我覺得在補氣藥方面, 概念方面, 我們南中國(我醫師在廣州畢業)就是學經方的, 也跟台灣的不一樣(我知道台灣也算南方啦, 但香港/廣州流行的, 真的都是祛濕降火, 經驗上就是用經方的, 也會這樣)

    也有點奇怪的是, 我有朋友明明是桂枝湯證, 因為她手上沒有桂枝湯(香港沒有科中賣), 我叫她吃葛根湯, 結果也有效, 但我這個醫師桂枝湯太熱, 叫她吃秋冬葛根湯就好 , 夏天吃銀翹散

    回覆刪除
  17. 我還是覺得有証,需要補,就補~

    --------------------------
    看您怎麼抓主證吧
    有些人是看在哪一個時間點來治,
    就是
    陽→太陽,少陽,陽明
    陰→太陰,少陰,厥陰

    而且您用用葛根湯是正確的
    那是太陽病的代表性處方,
    在日本還把它稱為「葛根湯醫生」呢

    -------------------------------
    消渴之因,
    乃燥.熱之起.
    忌煎.炒.炸所烹之物即可

    回覆刪除
  18. 偶然經過你的blog, 導我入中醫之門,獲益良多,謝謝。

    你的醫師不大贊成吃補藥,或者是因為擔心補能戀邪吧。
    如邪氣不去而補之, 是關門逐賊, 瘀血未陰而補之, 是助賊為殃。

    我想,血虛大概就是冬天會手腳冰冷吧。
    如果你不是吃素的話,冬天吃豬腳姜做食療也不錯啊。

    i

    回覆刪除
  19. 你的醫師不大贊成吃補藥,或者是因為擔心補能戀邪吧。如邪氣不去而補之, 是關門逐賊, 瘀血未陰而補之, 是助賊為殃。
    > 就我了解不是的, 他也補, 只是補法很溫和, 桂枝湯對他來說太熱當歸也去。另外, 以我所學, 現在不是感冒吃腎氣丸引邪入內, 因此說甚麼邪補能戀邪也沒有道理

    至於血虛, 很嚴重的才會手腳冰冷,昏到吧, 一般程度是燥熱, 皮膚乾燥等

    回覆刪除
  20. 大口仔先生:脾虛,就算想補,吃什麼都無什麼用,是吧?在這種情況下,是什麼先搞脾胃,等脾胃改善後,再補肝腎呢?另外,可不可以談談你吃小建中湯的反應呀.你吃的是jt叔叔的初試版份量,還是原份量呀.還有容易上火的話,理中湯會不會太燥?

    回覆刪除
  21. 補脾可先看這個
    http://shelovestabo.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20.html

    你可以先吃健脾丸兩個月,然後再吃五味異功散,慢慢再吃四君子湯,然後再吃理中湯。一路吃過來,每二十天吃一罐,一個療程也不過120天,不會很久,三個月就會把脾胃調得不錯。

    或找關於"補土派"的文章來看
    脾胃好甚麼都易辦很多吧

    小建中我先喝減量, 然後吃了十多劑足量的, 吃得很好, 吃睡俱佳, 只是嫌香港買到的飴糖不夠好

    回覆刪除
  22. 邪不只一種。我們最常說的「外邪」是其一,即風、寒、暑、濕、燥、火。
    致病的另一大原因是內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引致臟腑失調。舉個例子,思傷脾,脾失健運,飲食不化,水濕鬱內,痰濁內生。身體內的痰濕不是邪嗎?

    以一個普通的香港人來說,一出世by default 打了不少防疫針,自少給父母帶去看西醫,身體裡面有陳邪也不出奇。

    血液的生化涉及不同的環節,是原料不足?生血的動力不足?血液運輸有障礙?…你要知道自己血虛的原理,找出問題出在哪個環節上面,則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p.s.
    上次留言有個typo:
    瘀血未除而補之, 是助賊為殃。

    i

    回覆刪除
  23. 找到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這個當然

    但你說到我醫師的說法, 何解他不支持如腎氣丸, 當歸補血湯的補法, 則是另一種思維, 這個我一定比你了解

    回覆刪除
  24. 請教一下
    第一次吃補藥就直接吃腎氣丸嗎?(生元?),還是已經經過JT叔叔說過的流程呢?

    另外曉得那裏有在賣健脾丸呢? 感謝~~

    回覆刪除
  25. allen,
    脾胃好, 應可直接吃腎氣丸
    但初吃量不要太多
    如果身子寒很易上火
    我初吃時, 每天/晚吃五顆都上火
    (早晚五顆是李可教的)

    脾胃不好, 甚麼補藥都不易補進去
    所以可花幾個月, 先把脾胃調好先
    最壞的脾胃, 由健脾丸吃起
    否則可用理由湯調理/補養

    健脾丸方面, 如果你住香港, 國貨公司應該有售(我見過蘭州佛慈有出品)

    回覆刪除